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9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包括使用相同介质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热介质槽和加热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冷介质槽和冷却器,该系统在化工生产开车时,将冷却设备的冷介质转换为热介质使用,将冷却介质受热后起到预热设备的作用。正常生产后,冷介质脱离热源,只做冷却使用,避免了易固化介质通过冷设备时,造成设备堵塞、流通不畅问题,同时同一载体冷热交替使用,提高利用率,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
本技术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属于煤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常见化工生产工艺中所用热介质与冷介质为同一载体,热介质作原料加热保温用,冷介质作产品采出冷却使用,存在能源浪费和设备复杂。列管式换热器管程为多程结构时,冷热介质存在放净不彻底,在换热管内物料易粘壁等问题,换热器作冷却器使用,且被冷却物料为易固化物料时,化工生产开车会导致流通不畅问题,严重时可造成设备堵塞,影响生产。热介质在长期加热过程中,温度容易超标,需要及时进行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该系统在化工生产开车时,将冷却设备的冷介质转换为热介质使用,将冷却介质受热后起到预热设备的作用。正常生产后,冷介质脱离热源,只做冷却使用,避免了易固化介质通过冷设备时,造成设备堵塞、流通不畅问题,同时同一载体冷热交替使用,提高利用率,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包括使用相同介质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热介质槽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置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热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的加热器第一进口,所述加热器出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原料槽入口,另一路连接高温循环泵和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出口管路连接原料槽入口,所述原料槽出口管道连接加热器第二进口;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冷介质槽和冷却器,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冷却器进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上设置风冷器和低温循环泵,所述冷却器出口管道连接冷介质槽第二入口和热介质槽入口,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还管道连接原料槽出口;所述加热器第二进口的管道上设置第一开关调节阀,所述冷介质槽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调节阀和第三开关调节阀,所述热介质槽的入口管道上设置第四开关调节阀。所述加热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的管路上,以及冷介质槽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器出口管路和加热器出口管路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所述加热器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与所述加热炉并联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化工生产开车时,本技术将冷却设备的冷介质转换为热介质使用,将冷却介质受热后起到预热设备的作用。正常生产后,冷介质脱离热源,只做冷却使用,避免了易固化介质通过冷设备时,造成设备堵塞、流通不畅问题,同时同一载体冷热交替使用,提高利用率,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热介质槽1,加热器2,原料槽3,高温循环泵4,加热炉5,冷介质槽6,冷却器7,风冷器8,低温循环泵9,温度传感器10,第一开关调节阀11,第二开关调节阀12,第三开关调节阀13,第四开关调节阀14,过滤装置15,过滤网16,水冷装置17,第一进口21,第二进口22,第一入口61,第二入口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包括使用相同介质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热介质槽1和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上设置第一进口21和第二进口22,所述热介质槽1出口管道连接的加热器第一进口21,所述加热器2出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原料槽3入口,另一路连接高温循环泵4和加热炉5,所述加热炉5出口管路连接原料槽3入口,所述原料槽3出口管道连接加热器第二进口22;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冷介质槽6和冷却器7,所述冷介质槽6上设置第一入口61和第二入口62,所述冷介质槽6出口管道连接冷却器7进口,所述冷介质槽6出口管道上设置风冷器8和低温循环泵9,所述冷却器7出口管道连接冷介质槽第二入口62和热介质槽1入口,所述冷介质槽6上的第一入口61还管道连接原料槽3出口;所述加热器第二进口22的管道上设置第一开关调节阀11,所述冷介质槽的第一入口61和第二入口62的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调节阀12和第三开关调节阀13,所述热介质槽1的入口管道上设置第四开关调节阀14。所述加热器的第一进口21和第二进口22的管路上,以及冷介质槽第一入口61和第二入口62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冷却器7出口管路和加热器2出口管路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5,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16,所述过滤网为铁网或不锈钢网。所述加热器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水冷装置17,所述水冷装置与所述加热炉并联设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内管和盘设与内管外壁的外管,所述内管内通入冷却循环水,所述外管两端连通加热器出口管路。在化工生产开车时,将冷却设备的冷介质转换为热介质使用,将冷却介质受热后起到预热设备的作用,正常生产后,冷介质脱离热源,只做冷却使用,将冷介质切换为热介质时,关闭风冷器,打开第二开关调节阀和第四开关调节阀,调节第一开关调节阀和第三开关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使热介质槽与冷介质槽内液位平衡,将冷介质通过加热炉受热后转换为热介质,从而实现预热冷却器的功能。生产正常后,打开第一开关调节阀和第三开关调节阀,关闭第二开关调节阀和第四开关调节阀阀门,打开冷介质的风冷器,从而实现冷介质冷却功能。当热介质过热时,关闭加热炉,打开第二开关调节阀和第四开关调节阀,调节第一开关调节阀和第三开关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使热介质槽与冷介质槽内液位平衡,将热介质通过风冷器降温后转换为冷介质,从而实现降温加热器的功能。生产中无法调用冷介质时,使用水冷装置对热介质进行降温。长期热交换过程中,介质会产生一些杂质,杂质很容易堵塞循环管路,导致生产停工,过滤装置能将杂质过滤,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本技术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相同介质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n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热介质槽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置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热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的加热器第一进口,所述加热器出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原料槽入口,另一路连接高温循环泵和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出口管路连接原料槽入口,所述原料槽出口管道连接加热器第二进口;/n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冷介质槽和冷却器,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冷却器进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上设置风冷器和低温循环泵,所述冷却器出口管道连接冷介质槽第二入口和热介质槽入口,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还管道连接原料槽出口;/n所述加热器第二进口的管道上设置第一开关调节阀,所述冷介质槽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调节阀和第三开关调节阀,所述热介质槽的入口管道上设置第四开关调节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介质转换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相同介质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热介质槽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置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热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的加热器第一进口,所述加热器出口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原料槽入口,另一路连接高温循环泵和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出口管路连接原料槽入口,所述原料槽出口管道连接加热器第二进口;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冷介质槽和冷却器,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连接冷却器进口,所述冷介质槽出口管道上设置风冷器和低温循环泵,所述冷却器出口管道连接冷介质槽第二入口和热介质槽入口,所述冷介质槽上设置第一入口还管道连接原料槽出口;
所述加热器第二进口的管道上设置第一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舟张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豪仑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