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常见的换热器有管壳式、翅片管式、管套式、螺旋板式、板式换热器等,然而在这些换热器中具有实现多股流换热的结构非常少,板式换热器是其中一种,但目前板式换热器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其板间密封垫圈材料主要为橡胶,在运行中承受压力和温度而且受工作工质的侵蚀,当垫圈在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下会使其劣化发生脱垫、断裂等故障。受限于密封垫圈的性质,换热板间工质的温度不能过高,板式换热器的适用环境与温度上限受到密封垫圈制约。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多种介质同时换热,如双热源热泵、自然冷却系统、化工工艺等。现有的三介质换热器不仅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而且换热面积较小。如果仅采用一般的两介质换热器,则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占用较大的空间,如果采用板式换热器又会面临板间温度上限受至于密封垫圈的问题。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常用的多介质换热器使用受限于密封材质耐热度及设计空间工艺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包括多块换热板及穿过所述换热板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用于容纳第一换热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均设置有波浪状凹凸纹路,相邻换热板边缘封闭,板间用于容纳其他换热工质;相邻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相贴,所述换热管组的直管部分均紧贴穿过换热板的凸起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包括多块换热板及穿过所述换热板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用于容纳第一换热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均设置有波浪状凹凸纹路,相邻换热板边缘封闭,板间用于容纳其他换热工质;相邻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相贴,所述换热管组的直管部分均紧贴穿过换热板的凸起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呈圆形平台状,相邻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均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换热管组的直管部分与所述安装通孔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板式多介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与所述换热板的凸起位置液压膨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陈健勇,陈颖,罗向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