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61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包括与汽轮发电机连通的分汽缸,分汽缸的进汽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汽管路和第二进汽管路对应与第一烧结环冷锅炉和第二烧结环冷锅炉连通,第一进汽管路上设有第一出汽支管和第一进汽支管,第二进汽管路上设有第二出汽支管和第二进汽支管,第一出汽支管及第二出汽支管均与补热锅炉的进汽口连通,第一进汽支管及第二进汽支管均与补热锅炉的出汽口连通。有益效果为,根据发电站发电生产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性的将补热锅炉接通入第一进汽管路和/或第二进汽管路,从而择一或同时对第一进汽管路和第二进汽管路中的蒸汽进行补热获得过热度足够的蒸汽以保证汽轮机组正常稳定的运行。

A heat supplement stabl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dual sintering line for sintering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烧结余热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余热发电站设有两条烧结线时,不可避免的会经常有单条烧结线运行的情况,单条运行时,环冷锅炉经常烟温不足,造成蒸汽过热度不够,造成汽轮机组不能正常稳定发电,机组频繁启停,额外损失巨大。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产生,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补充热量以保证汽轮机组稳定发电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绕结线余热发电时单条线运行时蒸汽过热度不够而影响汽轮机组稳定发电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包括与汽轮发电机连通的分汽缸,所述分汽缸的进汽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汽管路和第二进汽管路对应与第一烧结环冷锅炉和第二烧结环冷锅炉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上设有第一出汽支管和第一进汽支管,所述第二进汽管路上设有第二出汽支管和第二进汽支管,所述第一出汽支管和第二出汽支管上分别独立设置有出汽调节阀,所述第一进汽支管和第二进汽支管上分别独立设有进汽调节阀,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位于所述第一出汽支管和第一进汽支管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进汽管路位于所述第二出汽支管和第二进汽支管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出汽支管及第二出汽支管均与补热锅炉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支管及第二进汽支管均与所述补热锅炉的出汽口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分汽缸上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汽调节阀、进汽调节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为电动阀,所述蒸汽温度传感器、出汽调节阀、进汽调节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蒸汽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分汽缸内过热蒸汽的温度,从而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情况,适时适当调节知调节阀和各截止阀,以调节出可以让汽轮机组正常发电的蒸汽;各调节阀及各截止阀均为电动阀并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则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准确性好、安全性高且大大节省了人工。进一步,所述补热锅炉为高炉煤气锅炉,其自产过热蒸汽量为8-10t/h,额定过热蒸汽压力为0.65MPa,额定过热蒸汽温度为310±10℃。进一步,所述补热锅炉的长×宽×高为14m×10m×16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证实,上述功率和尺寸的补热锅炉适用于绝大数厂区的双烧结线余热发电生产的补热,其为低参数高炉煤气锅炉,综合投入成本在可控范围内,提高汽轮发电机组效率的效果好,投入产出比好。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的DCS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补热系统与汽轮发电机运行情况之间的通讯连接,实时自动调整,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保证长期平稳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适当控制出汽调节阀、进汽调节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等的启闭,可选择性的将补热锅炉接通入第一进汽管路和/或第二进汽管路,从而择一或同时对第一进汽管路和第二进汽管路中的蒸汽进行补热获得过热度足够的蒸汽以保证汽轮机组正常稳定的运行;设置PLC控制器与汽轮发电机DCS系统电连接后,可实现对上述各调节阀及截止阀等进行自动控制,从而自动平稳的向汽轮机组供给过热度足够的蒸汽,保证平稳发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分汽缸;2、第一进汽管路;3、第二进汽管路;4、第一出汽支管;5、第一进汽支管;6、第二出汽支管;7、第二进汽支管;8、进汽调节阀;9、出汽调节阀;10、第一截止阀;11、第二截止阀;12、补热锅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包括与汽轮发电机连通的分汽缸1,所述分汽缸1的进汽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汽管路2和第二进汽管路3对应与第一烧结环冷锅炉和第二烧结环冷锅炉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上设有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上设有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二出汽支管6上分别独立设置有出汽调节阀9,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和第二进汽支管7上分别独立设有进汽调节阀8,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位于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一截止阀10,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位于所述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二截止阀11,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及第二出汽支管6均与补热锅炉12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及第二进汽支管7均与所述补热锅炉12的出汽口连通。进一步,所述分汽缸1上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汽调节阀9、进汽调节阀8、第一截止阀10和第二截止阀11均为电动阀,所述蒸汽温度传感器、出汽调节阀9、进汽调节阀8、第一截止阀10和第二截止阀11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补热锅炉12为高炉煤气锅炉,其自产过热蒸汽量为8-10t/h,额定过热蒸汽压力为0.65MPa,额定过热蒸汽温度为310±10℃。进一步,所述补热锅炉12的长×宽×高为14m×10m×16m。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的DCS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添加本技术的被热稳定发电系统前的一个双烧结线余热发电站的蒸汽情况如下:烧结锅炉蒸汽:4*2=8t/h,5-8kg/cm2;环冷锅炉自产蒸汽:20-35t/h,5-8kg/cm2;转炉饱和蒸汽:40t/h,5-8kg/m2;由于两条烧结线经常单条运行,环冷锅炉经常烟温不足,造成蒸汽过热度不够,不能正常稳定发电。因此,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方案增设补热锅炉,其主要参数如下:增设补热锅炉后,转炉饱和蒸汽经过环冷锅炉出来后最大约75吨/时左右,与烧结锅炉出来的过热蒸汽合并(约8吨/时),最大共计83吨/时,温度约200℃,走旁路取50吨/时送补热炉过热到310℃,并且锅炉自产过热蒸汽约10吨/时,共计93吨/时一起送入蒸汽管网,以提高汽轮发电机组效率,届时发电能达到16300kw/时。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加装加热炉后,作为补助燃烧调节会大大提高余热发电稳定性,以后无论是环冷温度低还是单条烧结线检修运行,发电机组都将能稳定工作;为此既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包括与汽轮发电机连通的分汽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汽缸(1)的进汽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汽管路(2)和第二进汽管路(3)对应与第一烧结环冷锅炉和第二烧结环冷锅炉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上设有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上设有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二出汽支管(6)上分别独立设置有出汽调节阀(9),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和第二进汽支管(7)上分别独立设有进汽调节阀(8),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位于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一截止阀(10),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位于所述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二截止阀(11),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及第二出汽支管(6)均与补热锅炉(12)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及第二进汽支管(7)均与所述补热锅炉(12)的出汽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余热发电双烧结线的补热稳定发电系统,包括与汽轮发电机连通的分汽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汽缸(1)的进汽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汽管路(2)和第二进汽管路(3)对应与第一烧结环冷锅炉和第二烧结环冷锅炉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上设有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上设有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二出汽支管(6)上分别独立设置有出汽调节阀(9),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和第二进汽支管(7)上分别独立设有进汽调节阀(8),所述第一进汽管路(2)位于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和第一进汽支管(5)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一截止阀(10),所述第二进汽管路(3)位于所述第二出汽支管(6)和第二进汽支管(7)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第二截止阀(11),所述第一出汽支管(4)及第二出汽支管(6)均与补热锅炉(12)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支管(5)及第二进汽支管(7)均与所述补热锅炉(12)的出汽口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清武陈水龙占建波瞿五一尉永恒孙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弈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