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4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基础,所述气膜建筑基础的顶面设置有采光带及建筑基础,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的表面均匀布置有采光带,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在除了采光带的面积以外布置有气膜不透光区域,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的一侧边粘接有避光内膜,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的中间位置镶嵌有保温棉,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在远离避光内膜的一侧粘接有避光外膜,所述采光带与气膜不透光区域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内外膜焊接处,所述采光带在避光内膜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外膜,所述采光带在远离透光外膜的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内膜,所述透光外膜和透光内膜之间位置设置有密闭空气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气膜建筑运营成本。

A new type of daylighting belt and air film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指的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气膜建筑工期短、经济、安全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队迅速提供超大的集结空间,亦可成为各种军事设施的"外衣"。气膜建筑系统的内部空间中,所有因素:气压、温度、湿度、新风量、照度等,皆可按需控制,提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因此,气膜十分适合于各种体育场馆的建设。充气膜结构具有造价低廉、工期短、方便安装拆迁、跨度大、空间利用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运动场、展览馆、等大空间、大跨度的民用建筑。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气膜建筑膜采用不透光膜材或者全透光膜材,无法做到既能节约照明成本又能不增加室内空调能耗。采用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气膜建筑日常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通过针对现有气膜建筑日常运营成本过高的缺陷,同时在能源消耗方面使得大大增加,不利用现在的节能环保理念,提出以下解决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基础,所述气膜建筑基础的顶面设置有采光带及建筑基础,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的表面均匀布置有采光带,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在除了采光带的面积以外布置有气膜不透光区域,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的一侧边粘接有避光内膜,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的中间位置镶嵌有保温棉,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在远离避光内膜的一侧粘接有避光外膜,所述采光带与气膜不透光区域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内外膜焊接处,所述采光带在避光内膜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外膜,所述采光带在远离透光外膜的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内膜,所述透光外膜和透光内膜之间位置设置有密闭空气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采光带的面积占采光带及建筑基础面积的30%,且采光带具有透光性和隔热性。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外膜的透光率为13%,透光内膜的透光率约为30%。进一步的,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扣接在气膜建筑基础的顶面,且气膜建筑基础和采光带及建筑基础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内外膜焊接处采用软性焊接连接,且采光带与气膜不透光区域在内外膜焊接处的焊接下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密闭空气隔热层的内部包裹有空气,且空气为纯净无污染性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气膜建筑室外光照可以穿过采光带照射到气膜建筑室内,补充气膜建筑室内照明,在气膜建筑非营业时间、清洁打扫时间、室内维护整顿时间不开或少开室内照明灯而不影响气膜建筑室内作业,可以节约气膜建筑运营成本。2、通过透光外膜与透光内膜之间有密闭空气隔热层,在利用气膜建筑室外光照的同时也保证气膜建筑室内空调能耗不会额外增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附图1示出了本技术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俯视图;附图2示出了本技术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立面图图;附图3示出了本技术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采光带剖面图;图中:1-采光带、2-气膜不透光区域、3-气膜建筑基础、4-采光带及建筑基础、5-避光内膜、6-保温棉、7-避光外膜、8-内外膜焊接处、9-透光外膜、10-透光内膜、11-密闭空气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基础3,气膜建筑基础3的顶面设置有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扣接在气膜建筑基础3的顶面,且气膜建筑基础3和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为中空结构,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的表面均匀布置有采光带1,采光带1的面积占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面积的30%,且采光带1具有透光性和隔热性,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在除了采光带1的面积以外布置有气膜不透光区域2,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一侧边粘接有避光内膜5,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中间位置镶嵌有保温棉6,气膜不透光区域2在远离避光内膜5的一侧粘接有避光外膜7,采光带1与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内外膜焊接处8,内外膜焊接处8采用软性焊接连接,且采光带1与气膜不透光区域2在内外膜焊接处8的焊接下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采光带1在避光内膜5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外膜9,采光带1在远离透光外膜9的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内膜10,透光外膜9的透光率为13%,透光内膜10的透光率约为30%,透光外膜9和透光内膜10之间位置设置有密闭空气隔热层11,密闭空气隔热层11的内部包裹有空气,且空气为纯净无污染性质。使用时,通过采光带1均匀布置在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上,为了既能有效利用气膜建筑室外光照,又不能造成气膜建筑室内能量往外大量流失,要求布置采光带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布置采光带的面积约占整个气膜建筑外膜面积的30%。采光带1包括透光外膜9,透光内膜10以及透光外膜9与透光内膜10之间密闭空气隔热层11。白天,太阳光照射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外表面,气膜建筑不透光区域2将室外光照反射出去,只有部分光照可以穿过采光带1的透光外膜9,透光外膜9与透光内膜10之间密闭空气隔热层11,透光内膜10照射到气膜建筑室内,补充室内照明,节约气膜建筑照明成本。同时,采光带1所用的透光外膜9与透光内膜10导热系数低,透光外膜9与透光内膜10之间密闭空气隔热层11能有效阻止气膜建筑室内能量从采光带往外流失,从而保证了气膜建筑室内空调能耗不会增加。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基础(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基础(3)的顶面设置有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的表面均匀布置有采光带(1),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在除了采光带(1)的面积以外布置有气膜不透光区域(2),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一侧边粘接有避光内膜(5),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中间位置镶嵌有保温棉(6),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在远离避光内膜(5)的一侧粘接有避光外膜(7),所述采光带(1)与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内外膜焊接处(8),所述采光带(1)在避光内膜(5)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外膜(9),所述采光带(1)在远离透光外膜(9)的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内膜(10),所述透光外膜(9)和透光内膜(10)之间位置设置有密闭空气隔热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基础(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基础(3)的顶面设置有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的表面均匀布置有采光带(1),所述采光带及建筑基础(4)在除了采光带(1)的面积以外布置有气膜不透光区域(2),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一侧边粘接有避光内膜(5),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中间位置镶嵌有保温棉(6),所述气膜不透光区域(2)在远离避光内膜(5)的一侧粘接有避光外膜(7),所述采光带(1)与气膜不透光区域(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内外膜焊接处(8),所述采光带(1)在避光内膜(5)的同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外膜(9),所述采光带(1)在远离透光外膜(9)的一侧边设置有透光内膜(10),所述透光外膜(9)和透光内膜(10)之间位置设置有密闭空气隔热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采光带以及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志勇王斌王旭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