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庆利专利>正文

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72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包括胶粉仓、胶粉预热提升装置、软化剂加热罐、油粉混合输送装置、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胶粉仓的底部设有胶粉输送搅龙,胶粉仓中的胶粉依次经过胶粉输送搅龙和胶粉预热提升装置进入油粉混合输送装置,齿轮泵将软化剂加热罐中的软化剂泵入油粉混合输送装置,油粉混合输送装置中的混合物料依次通过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实现脱硫塑化和捏炼;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精准上料,避免人为干预,为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油粉混合输送装置在实现混料功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保温功能,简化了设备结构,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

Waste rubber recycling continuous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橡胶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
技术介绍
2019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目录》明确鼓励废橡胶循环再利用的技术及应用,鼓励建设区域性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基地,并明确再生橡胶除“常压连续脱硫”工艺以外的生产装置,均为限制类,目的在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485914A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废旧橡胶再生生产线,此种生产线即为常压连续脱硫连续生产线,包括物料承重装置(胶粉称和助剂称)、混料装置(高混机)、物料保温装置(保温料仓)、上料装置(保温提料机)、加热塑化装置和降温捏炼装置,此种废旧橡胶再生生产线存在如下缺点:上料过程中废旧橡胶的生胶粉与软化剂的混合通常在混料机中完成,混合物料的保温通常在保温料仓中完成,设备占地面积大,生胶粉与软化剂在混合前需要分别承重,需要人为干预,并非真正的连续上料;加热塑化过程一般通过传统搅龙缓慢输送,转速慢,转速大约为5~20r/min,基本难以体现搅拌的效果,从而导致物料受热不均,易产生碳化现象,影响后续加工工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包括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加热塑化部分的出料口与降温捏炼部分的入料口密封连接,还包括胶粉仓、胶粉预热提升装置、软化剂加热罐、油粉混合输送装置;所述胶粉仓的出料口处设有胶粉输送搅龙,胶粉输送搅龙用于将胶粉仓中的生胶粉输送至胶粉预热提升装置的进料口;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包括管道和搅拌输送搅龙,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管道上设有胶粉进料口、软化剂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胶粉预热提升装置包括管道和搅龙,胶粉预热提升装置的出料口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胶粉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软化剂加热罐通过齿轮泵、管道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软化剂进料口密封连接;胶粉预热提升装置的管道和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管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塑化部分的进料口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塑化部分包括按照进出料次序依次密封相连的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和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的入料口与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降温捏炼部分的入料口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降温捏炼部分包括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的入料口与加热塑化部分的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的入料口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胶粉输送搅龙的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均包括管道和新型搅龙,所述新型搅龙包括轴A、螺旋叶片A和若干小连接板A,螺旋叶片A的内接圆柱的直径大于轴A的外径,螺旋叶片A与轴A同轴,并通过若干小连接板A焊接成为一体,螺旋叶片A的内壁与轴A外圆柱壁之间形成通道M,螺旋叶片A与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道N;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的新型搅龙的电机为变频电机,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和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的管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的管道上均设有水冷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搅龙的螺旋叶片A的厚度为20mm~80mm。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搅龙的螺旋叶片A的厚度为40mm。进一步地,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搅拌输送搅龙包括轴C和若干螺旋叶片C,若干螺旋叶片C等间隔焊接在轴C上,相邻的螺旋叶片C之间设有搅拌棒,搅拌棒焊接在轴C上。进一步地,所述胶粉预热提升装置、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的管道的内壁表面通过镀硬铬工艺镀有铬镀层。进一步地,所述胶粉输送搅龙、油粉混合输送装置和新型搅龙的螺旋叶片的外表面通过镀硬铬工艺镀有铬镀层。进一步地,所述胶粉仓1的底部设有自动称重计GA,所述软化剂加热罐4的底部设有自动称重计GB。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胶粉仓、胶粉输送搅龙和胶粉预热提升装置的匹配使用,实现了生胶粉的连续上料,通过软化剂加热罐和齿轮泵的匹配使用,实现了软化剂的连续上料,避免上料过程的人为干预,精准上料,为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2)胶粉预热提升装置的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提前对生胶粉进行预热,提高其与软化剂的混合性能;3)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在实现混料功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保温功能,且可以保持出料温度均衡;4)新型搅龙中通道M的设置,为物料回流提供了通道,在控制塑化出料流量的同时可以实现物料回流,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新型搅龙的转速,提高幅度可以高达现有技术中搅龙转速的5~10倍,同时实现送料和搅拌的双重功能,有效避免物料碳化现象;5)加宽螺旋叶片A13的厚度之后,物料在通道N中可以实现循环挤压、揉搓,获得类似捏炼机的挤压、揉搓效果,塑化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粉混合输送装置、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搅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道M和通道N的示意图;图5是常规搅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油粉混合输送装置的搅拌输送搅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粉仓,2-胶粉输送搅龙,3-胶粉预热提升装置,4-软化剂加热罐,5-齿轮泵,6-油粉混合输送装置,7-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8-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9-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10-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11-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12-轴A,13-螺旋叶片A,14-小连接板A,15-管道,16-轴B,17-螺旋叶片B,18-轴C,19-螺旋叶片C,20-搅拌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包括胶粉仓1、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软化剂加热罐4、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加热塑化部分、降温捏炼部分和控制系统。胶粉仓1的出料口处设有胶粉输送搅龙2,胶粉输送搅龙2用于将胶粉仓1中的生胶粉输送至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胶粉输送搅龙2的电机为变频电机,胶粉仓1的底部设有自动称重计GA。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包括管道和搅拌输送搅龙,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管道上设有胶粉进料口、软化剂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输送搅龙包括轴C18和若干螺旋叶片C19,如图6所示,若干螺旋叶片C19等间隔焊接在轴C18上,相邻的螺旋叶片C19之间设有搅拌棒20,搅拌棒20焊接在轴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包括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加热塑化部分的出料口与降温捏炼部分的入料口密封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胶粉仓(1)、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软化剂加热罐(4)、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所述胶粉仓(1)的出料口处设有胶粉输送搅龙(2),胶粉输送搅龙(2)用于将胶粉仓(1)中的生胶粉输送至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包括管道和搅拌输送搅龙,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管道上设有胶粉进料口、软化剂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包括管道和搅龙,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出料口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胶粉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软化剂加热罐(4)通过齿轮泵(5)、管道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软化剂进料口密封连接;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管道和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管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塑化部分的进料口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包括加热塑化部分和降温捏炼部分,加热塑化部分的出料口与降温捏炼部分的入料口密封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胶粉仓(1)、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软化剂加热罐(4)、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所述胶粉仓(1)的出料口处设有胶粉输送搅龙(2),胶粉输送搅龙(2)用于将胶粉仓(1)中的生胶粉输送至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包括管道和搅拌输送搅龙,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管道上设有胶粉进料口、软化剂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包括管道和搅龙,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出料口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胶粉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软化剂加热罐(4)通过齿轮泵(5)、管道与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软化剂进料口密封连接;胶粉预热提升装置(3)的管道和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管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塑化部分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塑化部分包括按照进出料次序依次密封相连的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7)、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8)和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9),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7)的入料口与所述油粉混合输送装置(6)的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9)的出料口与所述降温捏炼部分的入料口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降温捏炼部分包括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10)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11),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10)的入料口与加热塑化部分的出料口密封连接,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10)的出料口与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11)的入料口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胶粉输送搅龙(2)的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第一段加热塑化装置(7)、第二段加热塑化装置(8)、第三段加热塑化装置(9)、第一段降温捏炼装置(10)和第二段降温捏炼装置(11)均包括管道和新型搅龙,所述新型搅龙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利
申请(专利权)人:杨庆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