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61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铸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压铸装置包括:套筒(30),熔融金属被供给到套筒(30);以及模具(10、20),所述模具(10、20)被构造成形成空腔(C),其中,被供给到套筒(30)的熔融金属通过浇道(R)注入到空腔(C)中,所述浇道(R)将套筒(30)与空腔(C)连接。多个突出部(22)被设置在浇道(R)中,多个突出部(22)在熔融金属流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浇道(R)的宽度方向上以梳齿布置进行布置。

Die ca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铸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铸装置。
技术介绍
如在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第2015-193031号中公开的那样,在压铸装置中,在熔融金属被供给到柱塞套筒之后,柱塞末端在柱塞套筒的内部向前移动,使得熔融金属被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当熔融金属被供给到柱塞套筒时,熔融金属的已经与柱塞套筒接触的一部分被冷却并固化。因此,初始固化片被形成在熔融金属和柱塞套筒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如果这些初始固化片在柱塞末端被向前移动到柱塞套筒的内部时从柱塞套筒脱离,并且被与熔融金属一起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则它们可能造成铸造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坚持不懈地研究了上述问题,以减少由通过压铸装置制造的铸造件中的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并且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以下问题。专利技术人在使柱塞套筒与模具的空腔连接的浇道(即,用于熔融金属的通道)中设置圆柱状突出部以尝试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并且已经发现这些突出部具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这样的铸造缺陷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初始固化片与突出部碰撞并且被粉碎,或者初始固化片被由突出部导致的熔融金属的流动的紊乱粉碎。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因为突出部具有圆柱状形状,在所以突出部被高压熔融金属反复挤压时,它们容易被破坏,并且模具的耐用性不足。本公开已经针对上述情形做出,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能够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并且所述压铸装置的模具具有优异的耐用性。第一示例性方面是一种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套筒,熔融金属被供给到所述套筒;以及模具,所述模具被构造成形成空腔,其中被供给到所述套筒的所述熔融金属通过浇道被注入到所述空腔中,所述浇道将所述套筒与所述空腔连接,并且多个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浇道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熔融金属流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浇道的宽度方向上以梳齿布置进行布置。在根据本公开的压铸装置中,多个突出部被设置在浇道中,并且在熔融金属流动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当突出部被高压熔融金属反复挤压时,突出部也不太可能被破坏。因此,模具具有优异的耐用性。此外,多个突出部在浇道的宽度方向上以梳齿布置进行布置。因此,包含在熔融金属中的初始固化片被突出部或由突出部导致的流动的紊乱粉碎,并且因此能够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即,根据本公开的压铸装置可以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并且所述压铸装置的模具具有优异的耐用性。多个突出部的高度可以等于浇道的深度。通过上述构造,能够更进一步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个突出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形状,在所述三角形形状中,突出部的基部的宽度大于突出部的顶部的宽度。突出部的基部被稳定化,并且例如与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突出部相比,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突出部较不可能被破坏。多个突出部可以被形成在与模具接合的插入部中。当突出部被破坏时,能够仅更换其中形成突出部的插入部,因此就维护而言,使得模具优异。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能够减少由初始固化片导致的铸造缺陷并且所述压铸装置的模具具有优异的耐用性。从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变得更全面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描述和附图仅通过说明方式给出,并且因此不被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压铸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2是压铸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3是压铸装置的示意横截面;图4是固定模具20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的压铸装置中的固定模具20的一部分的前视图的照片;并且图7示出由突出部的形成导致的熔融金属的流动的变化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应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以下示出的实施例。此外,以下描述和附图被适当简化以使解释明晰。(第一实施例)<压铸装置的总体构造>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铸装置的总体构造。图1至图3是压铸装置的示意横截面。注意的是,无需多言,为了解释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便,示出图1和其它图中所示的右手xyz正交坐标系。一般地,z轴正方向是竖直向上方向,并且xy平面是水平面。这些事实可适用所有图。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铸装置包括可动模具10、固定模具20、柱塞套筒30和柱塞40。注意的是,图1至图3示出压铸装置的操作。图1示出熔融金属M被供给到压铸装置中的柱塞套筒中的状态。图2示出压铸装置中已经完成熔融金属M到空腔C中的注入的状态。图3是示意横截面,示出铸造件50已经被从压铸装置中的模具(可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20)取出的状态。可动模具10是能够以滑动方式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模具。同时,固定模具20是被固定到压铸装置的模具。如在图1中所示,在可动模具10在x轴正方向上移动并抵靠在固定模具20上时,在可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20之间形成空腔C,空腔C的形状与待铸造的产品的形状相符。如在图2中所示,在空腔C被填充以熔融金属M时,如在图3中所示的铸造件50被铸造。然后,如在图3中所示,在可动模具10在x轴负方向上移动并且被从固定模具20拆卸下来时,铸造件50可以被取出。可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20例如由用于热模具的合金工具钢制成。注意的是,可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20中的每个均可以是镶块模具。例如,如在图1中所示,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具有与x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通孔被形成在固定模具20中。筒形柱塞套筒30被接合在该通孔的内部。柱塞40在柱塞套筒30的内部在x轴方向上滑动。在柱塞套筒30的在可动模具10侧上的一端处(即,在x轴负方向侧上的一端处),在柱塞套筒30的上侧上,浇道(即,用于熔融金属的通道)R被形成在可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20之间。浇道R使柱塞套筒30与空腔C连接并且将熔融金属M引导到空腔C中。柱塞套筒30是具有与x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筒形构件。如上所述,柱塞套筒30被接合在被形成在固定模具20中的通孔的内部。熔融金属M被馈送到柱塞套筒30中。用于将熔融金属M浇入柱塞套筒30中的熔融金属入口31被形成在柱塞套筒30的上表面上靠近该柱塞套筒30的后端(即,靠近x轴正方向上的一端)的区域中。通过例如使用钢包等(未示出),熔融金属M通过熔融金属入口31浇入柱塞套筒30中。柱塞套筒30例如由用于热模具的合金工具钢制成。柱塞40包括柱塞末端41和柱塞杆42。柱塞末端41是与包含在柱塞套筒30中的熔融金属M直接接触的圆柱形构件。柱塞末端41通过作为具有与x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杆形构件的柱塞杆42被连接到驱动源(未示出),并且可以在柱塞套筒30的内部在x轴方向上滑动。如在图2中所示,当柱塞末端41在x轴负方向上从柱塞套筒30的后端滑动时,已经被馈送到柱塞套筒30中的熔融金属M被注入空腔C中。<压铸装置的操作>接着,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装置,包括:/n套筒,熔融金属被供给到所述套筒;以及/n模具,所述模具被构造成形成空腔,其中/n被供给到所述套筒的所述熔融金属通过浇道被注入到所述空腔中,所述浇道将所述套筒与所述空腔连接,并且/n多个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浇道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熔融金属流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浇道的宽度方向上以梳齿布置进行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8 JP 2018-1235791.一种压铸装置,包括:
套筒,熔融金属被供给到所述套筒;以及
模具,所述模具被构造成形成空腔,其中
被供给到所述套筒的所述熔融金属通过浇道被注入到所述空腔中,所述浇道将所述套筒与所述空腔连接,并且
多个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浇道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熔融金属流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浇道的宽度方向上以梳齿布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泰良井上裕二小椋真吾田中佑太山田敏光吉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