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93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复数块层板,每块所述层板上设有复数条横向通槽,每块所述层板的顶面上均布有复数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放料空间;其特征在于:每组放料空间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拉板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复数条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所述横向通槽设置,所述拉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前侧相连,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放料空间的层板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宽度,所述拉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操作人员对培养基更换的劳动强度。

A kind of mushroom cultur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市面上售卖的食用菌都是人工培育。例如金针菇、香菇等菌菇类,一般情况都是利用培养基接种之后进行培育,在培育的时候,都是放在菇房的培养架上面进行培养。其中,同一培养架上面需要放置很多培养基,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但是,在培养基放置或者更好的时候,操作人员要将培养基一个一个的放入到培养架内部,而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培养架之间的层高不是特别高,这样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取放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架,通过使用该结构,便于食用菌培养基的放置及更换,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复数块层板,复数块所述层板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支架上,每块所述层板上设有复数条横向通槽,每块所述层板的顶面上均布有复数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放料空间;每组放料空间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拉板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复数条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所述横向通槽设置,所述拉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前侧相连,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放料空间的层板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宽度,所述拉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后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所述层板宽度的1.5倍~2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正下方还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为所述支撑板长度的1/3~1/2,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限位板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相连,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对应层板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后推状态下,所述拉板的后端面低于对应所述层板的前端面上,所述支撑板前拉状态下,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低于对应所述层板的后端面上,且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正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厚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在放料空间的层板上放置支撑机构,直接将支撑板放在层板上面,利用拉板及连接板的设置,这样在培养基取换的时候,能够抓住拉板将支撑板拉出层板,直接将培养基从支撑板上面进行取换,方便快捷,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取换便利性;2.本技术中在连接板的前侧设置限位板,这样在支撑板前端拉出层板的时候,能够利用限位板及连接板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这样支撑板前端受重之后支撑板也不会脱离层板,保证支撑限位质量,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机构与层板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拉板后推状态下);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机构与层板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拉板前推状态下)。其中:1、支架;2、层板;3、横向通槽;4、隔板;5、放料空间;6、支撑机构;7、支撑板;8、拉板;9、连接板;10、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支架1及设置于支架1上的复数块层板2,复数块所述层板2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支架1上,每块所述层板2上设有复数条横向通槽3,每块所述层板2的顶面上均布有复数块隔板4,相邻隔板4之间构成放料空间5;每组放料空间5内设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板7、拉板8及连接板9,所述支撑板7上均布有复数条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所述横向通槽3设置,所述拉板8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7的前侧相连,所述连接板9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7的后侧相连,所述支撑板7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放料空间5的层板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宽度,所述拉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后侧。其中,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所述层板宽度的1.5倍~2倍。在现有技术中,同一培养架为了放置更多的培养基,在保证不影响食用菌培养的前提下,相邻层板之间的间距是尽可能的缩小,这样在培养基进行更换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操作人员身体稍微倾斜探入一部分到相邻的层板内,这种方式中,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在需要更换的时候,操作人员抓住拉板,将支撑板向前拉动,使支撑板的前端外露在层板的前侧外部,这样操作人员直接将培养基放在层板上,更换完成之后,直接将拉板向后推动,使培养基和支撑板移动到放料空间内即可,这样操作人员更换方便快捷,还能够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时候需要观察培养基的培养情况,可以直接将支撑板外拉,便于观察。参见图2、3所示,为了防止支撑板外拉之后,培养基放在支撑板上面支撑板倾斜从层板上面掉落,通过在所述支撑板7的正下方还设有一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的长度为所述支撑板长度的1/3~1/2,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限位板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相连,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对应层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后推状态下,所述拉板的后端面低于对应所述层板的前端面上,所述支撑板前拉状态下,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低于对应所述层板的后端面上,且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正下方。所述拉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厚度。这样在支撑板前拉状态下,即使在层板前侧外部的支撑板受重放有培养基,这样也能够通过限位板卡住层板,防止支撑板脱离层板,保证限位质量。而且,支撑机构可以在原有培养架的基础上面进行对应尺寸的制作,在不需要更换原有培养架的基础上面进行增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使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复数块层板,复数块所述层板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支架上,每块所述层板上设有复数条横向通槽,每块所述层板的顶面上均布有复数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放料空间;其特征在于:每组放料空间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拉板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复数条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所述横向通槽设置,所述拉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前侧相连,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放料空间的层板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宽度,所述拉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复数块层板,复数块所述层板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支架上,每块所述层板上设有复数条横向通槽,每块所述层板的顶面上均布有复数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构成放料空间;其特征在于:每组放料空间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拉板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复数条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所述横向通槽设置,所述拉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前侧相连,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放料空间的层板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层板的宽度,所述拉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层板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雄刘安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泰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