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检测装置及竞赛遥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86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8:13
一种声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3),壳体(1)具有空腔(11),声感应器件(3)包括麦克风(31),麦克风(31)通过减振组件设置在空腔(11)内。该声振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进行声音和振动的检测。还公开一种竞赛遥控车(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声振检测装置及竞赛遥控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振检测装置及竞赛遥控车。
技术介绍
麦克风通过声电转化过程,能够将外界的声音和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对声音进行获取和识别。目前,在一些车辆或者其它自控设备上,为了感应外界带来的振动和撞击,通常可以通过设置麦克风来进行检测。当外界有物体撞击在车辆上时,声波的振动会传递至麦克风,并由麦克风进行检测和识别。通常的,麦克风可以将内部振膜受到的振动转化为电容或者电感变化,当外界有声波振动时,声波即可通过进入麦克风内部并推动振膜产生形变,此时麦克风所形成的电容或者电感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随声波变化的电压改变,此时即可通过读取电压而对声波变化进行识别。然而,麦克风在采集外界撞击而产生的声波振动时,由于外界振动的能量较大,振动会传递至麦克风上,并使麦克风内部振膜产生过大的振幅,从而丢失原先的信息,造成声音无法被准确检测和还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检测装置及竞赛遥控车,能够准确进行声音和振动的检测和还原。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壳体具有空腔,声感应器件包括麦克风,麦克风通过减振组件设置在空腔内。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竞赛遥控车,包括车体和如上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车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护板,护板的外表面为受打击面,声振检测装置位于护板的背离受打击面的一侧,用于检测护板受外部投射物打击时所产生的声音振动。本专利技术的声检测装置及竞赛遥控车,声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壳体具有空腔,声感应器件包括麦克风,麦克风通过减振组件设置在空腔内。这样声振检测装置中的减振组件能够过滤和减少传递至麦克风上的振动和冲击,让麦克风实现对于声波振动的准确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声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声振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柔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声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竞赛遥控车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3—声感应器件;11—空腔;12—底壳;13—上盖;21—柔性套;22—第二柔性减振件;31—麦克风;32—电路板;100—竞赛遥控车;101—车体;103—护板;211—容纳部;212—柔性变形部;213—安装部;321—安装孔;2131—卡槽;103a—受打击面;212a—第一连接段;212b—第二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声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声振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声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3,壳体具有空腔11,声感应器件3包括麦克风31,麦克风31通过减振组件设置在空腔内11。具体的,声振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独立的装置和设备中,并用于检测装置或设备所受到的外界撞击或者是振动。为了检测来自外界的声音和振动,声振检测装置中包括有可以采集声音的声感应器件3。当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或者振动时,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声音,此时,声振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声感应器件3检测到由于撞击或振动而产生的声波,并相应的转化为电学信号,以后后续进行处理和计算。其中,声感应器件3中主要可以通过麦克风31进行声音的采集,以及声波和电学信号之间的转化。此外,声感应器件3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电路和元件等。同时,为了安置麦克风31,声振检测装置中还包括壳体1,壳体1为具有空腔11的中空结构,因而麦克风31可以设置在空腔11中,并被壳体1的壳壁所保护。此时,一方面,壳体1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承受外界的撞击、冲击或者振动,并将声音振波传递至麦克风31处,从而使麦克风31避免直接承受外界冲击和振动;另一方面,壳体1能够遮挡在麦克风31的外侧,从而隔绝外界的水汽和杂质,让麦克风31免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当麦克风用于检测日常声音,例如人的语音或者其它分贝数较小的声音时,麦克风通常为敞开式结构,以提高麦克风的灵敏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声振检测装置中的麦克风31主要是用于通过声波检测来自外界的强烈冲击和振动。此时,冲击所引发的振动一般较为强烈。由于冲击带来的能量过大,高分贝(大于130分贝)的声波传递至麦克风31后,麦克风31内部的振膜等部件会产生过大的振幅,超过原来固有的线性区间,导致麦克风31所检测到的信号与原始声强的线性关系模糊,进而致使一部分信息丢失,降低了对原始声强的区分度和声音还原度,使得原始声音和振动难以得到准确的还原。为了避免高分贝的声波振动超出麦克风31的原有线性区间,对麦克风31内部的振膜等部件造成损坏和寿命降低,需要降低传导至麦克风31处的声音和振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在麦克风31和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能够过滤和消除来自于壳体的一部分振动和冲击,这样传递至麦克风31处的振动和声波的量会较少,无法激励振膜等部件产生大幅振动,因而能够让麦克风31保持在原有的线性区间,实现对于声波振动的准确检测。此外,为了减弱来自外界的冲击振动,避免麦克风31因冲击振动过于强烈而受损,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让声振检测装置的壳体1为密闭壳体。这样外界的声音振波无法直接进入密闭壳体内部,而只能以壳体1的壳壁作为传播介质实现间接的振动传播。此时,声音振波因为遇到不同的传播介质,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且大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去,因而来自冲击和振动会得到大幅的衰减,使得透射进麦克风31的声音振波较少,避免麦克风31内的振膜振幅过大,有助于麦克风31实现对于声波振动的准确检测。而为了减少由壳体1传递至麦克风31的振动,减振组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及实现形式,以下进行具体说明。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声感应器件3还包括电路板32,麦克风31设置在电路板32上,并与电路板32电连接。具体的,为了安置麦克风31,同时便于麦克风31和其它电路元件实现电性连接,在声感应器件3中可以设置电路板32,并以电路板32为麦克风31的设置基础,将麦克风31以及其它电路或者是元器件设置在电路板32上,从而实现对于麦克风31的物理承载以及与其它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一般的,麦克风31可以通过固定结构设置在电路板32上,且麦克风31的引线与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声感应器件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减振组件和声感应器件,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声感应器件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密闭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感应器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麦克风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柔性减振件,所述第一柔性减振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麦克风和所述第一柔性减振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减振件为中空的柔性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包裹在所述麦克风的除声音检测面之外的其它外表面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套顶端的容纳部和位于所述容纳部下方的柔性变形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麦克风的空腔,所述柔性变形部可产生柔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变形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相互交叉,以构成可折叠或可伸展的弯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柔性变形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穿设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环形卡槽,且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周向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软质连接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减振件为硅胶件。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减振件,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抵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背离所述麦克风的一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的不同部位抵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相对于所述麦克风对称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环绕在所述麦克风的外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为球状减振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减振件为硅胶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开口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位于面向所述麦克风的一侧;或者所述上盖位于背离所述麦克风的一侧。


2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声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印制电路板。


29.一种竞赛遥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声振检测装置,所述车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的外表面为受打击面,所述声振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护板的背离所述受打击面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陈洢铭匡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