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46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45
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构成相位补偿电路的辅助晶体管的栅极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之间具有偏移电压源,即使在输入输出电压差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相位补偿动作。

Pressure reg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压器,更详细而言,涉及稳压器的相位补偿电路。
技术介绍
图3是示出现有的稳压器的电路图。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现有的稳压器200具有误差放大器21、基准电压源22、输出晶体管23、分压电路24、电阻25、电容器26、辅助晶体管27、输入端子101以及输出端子102。在误差放大器21的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有基准电压源22的输出端子,在非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有分压电路24的输出端子。输出晶体管23的源极与输入端子101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102连接,栅极与误差放大器21的输出端子连接。分压电路24连接于输出端子102与接地端子103之间。电阻25和电容器26连接于输出端子102与分压电路24的输出端子之间。辅助晶体管27的源极与输入端子101连接,漏极与电阻25和电容器26之间的连接点连接,栅极与误差放大器21的输出端子连接。像以上那样构成的稳压器200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相位补偿,即,由电阻25、电容器26和辅助晶体管27构成相位补偿电路,将通过流过辅助晶体管27的电流和电阻25生成的相位补偿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由电容器26返回误差放大器2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稳压器200为了得到期待的相位补偿效果,当输出晶体管23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时,辅助晶体管27也需要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因此,必须使辅助晶体管27的源极漏极间电压Vds比过驱动电压(Vgs-Vth)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133号公报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稳压器中,辅助晶体管27的源极漏极间电压Vds成为比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下降与电阻25的压降相对应的电压后的值。因此,为了得到期待的相位补偿效果,需要使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增大与电阻25的压降相对应的电压,以使辅助晶体管27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因此在输入输出电压差较小的情况下,难以稳定地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即使在输入输出电压差较小的情况下也稳定地进行动作的相位补偿电路的稳压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稳压器的特征在于,该稳压器具有:输出晶体管,该输出晶体管的源极与输入端子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连接;分压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误差放大器,在该误差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在该误差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子,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相位补偿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辅助晶体管,该辅助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漏极与所述相位补偿电路连接,所述辅助晶体管的栅极经由偏移电压源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稳压器,由于在构成相位补偿电路的辅助晶体管的栅极处具有偏移电压源,因此即使在输入输出电压差较小的情况下,相位补偿电路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稳压器的电路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稳压器的相位补偿电路的一例的电路图。图3是示出现有的稳压器的电路图。标号说明11:误差放大器;12:基准电压源;14:分压电路;18:偏移电压源。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稳压器的电路图。本实施方式的稳压器100具有误差放大器11、基准电压源12、输出晶体管13、分压电路14、电阻15、电容器16、辅助晶体管17、偏移电压源18、输入端子101以及输出端子102。在误差放大器11的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有基准电压源12的输出端子,在非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有分压电路14的输出端子。输出晶体管13的源极与输入端子101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102连接,栅极与误差放大器11的输出端子连接。分压电路14连接于输出端子102与接地端子103之间。电阻15和电容器16连接于输出端子102与分压电路14的输出端子之间。辅助晶体管17的源极与输入端子101连接,漏极连接于电阻15与电容器16之间的连接点。偏移电压源18连接于误差放大器11的输出端子与辅助晶体管17的栅极之间。稳压器100利用误差放大器11对通过分压电路14将输出端子102的输出电压Vout进行分压而得的反馈电压与基准电压源12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对输出晶体管13的栅极电压进行控制,从而使输出端子102的输出电压Vout保持为期望的电压。电阻15、电容器16、偏移电压源18和辅助晶体管17构成相位补偿电路。相位补偿信号通过流过辅助晶体管17的电流和电阻15而生成。误差放大器11通过使相位补偿信号经由电容器16向误差放大器1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反馈,来进行相位补偿。若将输入电压设为Vin,将输出电压设为Vout,将阈值电压设为Vth,将栅极源极间电压设为Vgs,则通过数学式(1)来表示用于使输出晶体管13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的条件。(Vin-Vout)≧(Vgs-Vth)(1)同样地,若将偏移电压源18的偏移电压设为ΔVos,将阈值电压设为Vth,将电阻15的电阻值设为Rm,将流过电阻15的电流设为Im,则通过数学式(2)来表示用于使辅助晶体管17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的条件。(Vin-Vout-Im×Rm)≧(Vgs-ΔVos-Vth)(2)根据数学式(1)和数学式(2),通过将偏移电压ΔVos设定为电阻15的压降(Im×Rm)以上,能够使辅助晶体管在与输出晶体管相同的输入输出电压差下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因此,相位补偿电路能够在更宽的输入输出电压的条件下得到期望的相位补偿效果。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稳压器的相位补偿电路的偏移电压源18的一例的电路图。偏移电压源18使用串联连接于输入端子101与误差放大器11的输出端子之间的电流源和电阻而构成。在偏移电压源18中,电流源与电阻之间的连接点的输出端子与辅助晶体管17的栅极连接。在像图2那样的偏移电压源18中,若将电流源的电流值设为Ib,将电阻的电阻值设为Rb,则通过数学式(3)来表示偏移电压ΔVos。ΔVos=Ib×Rb(3)在像图2那样构成的偏移电压源18中,能够通过微调等方法调整电流源的电流值和电阻的电阻值,从而能够将偏移电压ΔVos设为期望的值。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稳压器的相位补偿电路,能够在更宽的输入输出电压条件下得到期待的相位补偿效果,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Vout。另外,对于偏移电压源18的电阻而言,即使使用使栅极以恒压偏置的MOS晶体管,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若将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值设为Ron,则通过数学式(4)来表示该情况下的偏移电压ΔVos。ΔVos=Ib×Ron(4)另外,对于偏移电压源18的电阻而言,即使使用二极管、栅极与源极共同的MOS晶体管,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若将二极管的正向电压设为Vf,则通过数学式(5)来表示该情况下的偏移电压ΔVos。ΔVos=Vf(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稳压器具有:/n输出晶体管,该输出晶体管的源极与输入端子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连接;/n分压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n误差放大器,在该误差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在该误差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子,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栅极连接;/n相位补偿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n辅助晶体管,该辅助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漏极与所述相位补偿电路连接,/n所述辅助晶体管的栅极经由偏移电压源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7 JP 2018-1221051.一种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稳压器具有:
输出晶体管,该输出晶体管的源极与输入端子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连接;
分压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
误差放大器,在该误差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在该误差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连接有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子,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相位补偿电路,其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范行
申请(专利权)人: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