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7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尾门推杆使用噪音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包括球头组件、固定管、减速电机、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管端部与球头组件固定,所述减速电机和第一固定座位于固定管内,所述球头组件与减速电机间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减速电机与第一固定座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相固定,所述减速电机与固定管间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形成有轴向贯穿以供丝杆通过的通孔,所述减速电机被限制在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之间,所述减速电机周向侧与固定管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门推杆,具体涉及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尾门推杆内设有电机,电机运行时会产生震动以发出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尾门推杆使用噪音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包括球头组件、固定管、减速电机、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管端部与球头组件固定,所述减速电机和第一固定座位于固定管内,所述球头组件与减速电机间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减速电机与第一固定座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相固定,所述减速电机与固定管间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形成有轴向贯穿以供丝杆通过的通孔,所述减速电机被限制在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之间,所述减速电机周向侧与固定管间形成有间隙。本技术通过在减速电机轴向侧和周向侧设置缓冲件吸收电机震动时的力,以避免电机震动传导至固定管及第一固定座上,以降低尾门推杆使用时的噪音。作为优选,所述球头组件包括球头座,所述球头座具有第一环部,所述固定管套设在第一环部上以与球头座固定,所述第一环部与固定管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止口结构,所述第一环部周向内侧设有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轴向一段和轴向二段,所述轴向一段外径小于轴向二段外径以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轴向一段紧配在第二环部内并使轴向二段轴向面与第二环部轴向面接触。上述设置以实现第一缓冲件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部轴向侧设有压紧块,所述第三缓冲件包括轴向三部和轴向四部,所述轴向三部被限制在压紧块轴向面与减速电机轴向面间,所述轴向四部用于限制减速电机的径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周向内壁与所述第三缓冲件间存在间隙,所述压紧块与第三缓冲件的轴向三部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三缓冲件的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第三缓冲件也不是与固定管周向内壁接触,以进一步避免减速电机传递给固定管的力。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部轴向侧设有若干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环部轴向侧,所述轴向三部远离轴向四部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轴向三部上,所述压紧块和定位块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均呈扇形结构,每个定位块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压紧块之间,所述定位块沿固定管顺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与压紧块沿固定管逆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相接触,所述定位块沿固定管逆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与压紧块沿固定管顺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相接触。上述设置以实现第三缓冲件与球头组件的固定,以避免第三缓冲件与固定管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的端盖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三缓冲件的轴向四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上述设置以使固定管口径做的更小,以使电机外径能做的更大。通过第三缓冲件对电机一侧轴向端部进行支撑,以避免减速电机与固定管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的端盖周向外壁内凹以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所述端盖轴向面。上述设置以使端盖的加工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远离所述球头组件的一侧形成有若干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座轴向侧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二定位槽形状相同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环部,所述环部轴向侧设有轴向五部,所述轴向五部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定位槽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及定位凸起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固定,以使所述环部被限制在减速电机的第二定位槽槽底与定位凸起轴向面间,且所述轴向五部位于第二定位槽周向槽壁与定位凸起周向内壁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远离所述球头组件的一侧形成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固定座轴向侧设有与若干所述定位凸起形状相同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环部,所述环部轴向侧设有轴向五部,所述轴向五部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定位槽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及定位凸起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固定,以使所述环部被限制在减速电机的第二定位槽槽底与定位凸起轴向面间,且所述轴向五部位于第二定位槽周向槽壁与定位凸起周向内壁之间。上述设置以实现第二缓冲件的固定,并能通过第一固定座对驱动电机轴向另一端进行支撑,以避免驱动电机与固定管相接触。第二缓冲件形状的设置,以能吸收驱动电机运行所产生的径向力,以尽可能地吸收驱动电机所产生的力。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内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固定管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均形成有轴向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及第二固定座朝向第一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固定,以使轴承外圈位于容纳槽内并使轴承的外圈被限制在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丝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通孔内缘形状与导管的形状相同,导管紧配在第二固定座通孔内。上述设置以使固定管内结构更为紧凑有用。上述设置以使丝杆转动时所产生的径向力能被第二缓冲件吸收。本技术具有能减震以降低尾门推杆使用时噪音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尾门推杆电机部分的一种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尾门推杆电机部分的一种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尾门推杆电机部分的一种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包括球头组件、固定管1、减速电机2、第一固定座3,固定管1端部与球头组件固定,减速电机2和第一固定座3位于固定管1内,球头组件与减速电机2间设有第一缓冲件4,减速电机2与第一固定座3间设有第二缓冲件5,第一固定座3与固定管1铆接固定,减速电机2与固定管1间设有第三缓冲件6,第二缓冲件5形成有轴向贯穿以供丝杆10通过的通孔,减速电机2被限制在第一缓冲件4与第二缓冲件6之间,减速电机2周向侧与固定管1间形成有间隙。球头组件包括球头座7,球头座7具有第一环部71,固定管1套设在第一环部71上以与球头座7铆接固定,第一环部71与固定管1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止口结构,第一环部71周向内侧设有第二环部72,第一缓冲件4包括轴向一段41和轴向二段42,轴向一段41外径小于轴向二段42外径以形成有台阶结构,轴向一段41紧配在第二环部71内并使轴向二段72轴向面与第二环部42轴向面接触。第一环部71轴向侧设有压紧块73,第三缓冲件6包括轴向三部61和轴向四部62,轴向三部61被限制在压紧块73轴向面与减速电机2轴向面间,轴向四部62用于限制减速电机2的径向移动。固定管1周向内壁与第三缓冲件6间存在间隙,压紧块73与第三缓冲件6的轴向三部61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三缓冲件61的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第一环部71轴向侧设有若干压紧块73,压紧块73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环部71轴向侧,轴向三部61远离轴向四部62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块63,定位块63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轴向三部62上,压紧块73和定位块63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头组件、固定管、减速电机、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管端部与球头组件固定,所述减速电机和第一固定座位于固定管内,所述球头组件与减速电机间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减速电机与第一固定座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相固定,所述减速电机与固定管间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形成有轴向贯穿以供丝杆通过的通孔,所述减速电机被限制在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之间,所述减速电机周向侧与固定管间形成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头组件、固定管、减速电机、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管端部与球头组件固定,所述减速电机和第一固定座位于固定管内,所述球头组件与减速电机间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减速电机与第一固定座间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固定管相固定,所述减速电机与固定管间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形成有轴向贯穿以供丝杆通过的通孔,所述减速电机被限制在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之间,所述减速电机周向侧与固定管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组件包括球头座,所述球头座具有第一环部,所述固定管套设在第一环部上以与球头座固定,所述第一环部与固定管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止口结构,所述第一环部周向内侧设有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轴向一段和轴向二段,所述轴向一段外径小于轴向二段外径以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轴向一段紧配在第二环部内并使轴向二段轴向面与第二环部轴向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部轴向侧设有压紧块,所述第三缓冲件包括轴向三部和轴向四部,所述轴向三部被限制在压紧块轴向面与减速电机轴向面间,所述轴向四部用于限制减速电机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周向内壁与所述第三缓冲件间存在间隙,所述压紧块与第三缓冲件的轴向三部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三缓冲件的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推杆用减速电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部轴向侧设有若干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环部轴向侧,所述轴向三部远离轴向四部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轴向三部上,所述压紧块和定位块沿固定管径向的横截面均呈扇形结构,每个定位块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压紧块之间,所述定位块沿固定管顺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与压紧块沿固定管逆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相接触,所述定位块沿固定管逆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与压紧块沿固定管顺时针转动方向侧的侧面相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耀辉朱炎钊蔡桥洪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甘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