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0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2
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外壳、端子组件、第一接地片以及第二接地片。端子组件包含第一端子组以及第二端子组并且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第一接地片设置于绝缘外壳以及第一端子组之间,并且第二接地片设置于绝缘外壳以及第二端子组之间。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通过第一端子固定件的第一沟槽接触第一接地端子,并且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通过第二端子固定件的第二沟槽接触第二接地端子。

Clip connec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缘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防止干扰并且可确保连接器的传输特性的卡缘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连接器系指用于电子讯号的连接元件及附属配件。各电子装置之间由线缆以及连接器转换与传输讯号,换言之,连接器也是讯号之间的桥梁。连接器广泛运用在汽车和电脑周边应用通讯数据应用、工业、军事航太、运输、消费性电子、医疗、仪器、商业设备等,因此在多种领域中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资讯发达、讲求效率的世代,讯号的传送速度持续朝向高速化发展。因此,也发展出高频连接器以增加讯号的传送速率。然而,当连接器所搭载的讯号频率越高时,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而受影响,例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连接器会因受到电磁干扰而导致讯号不完整,进一步影响传输品质。除此之外,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皆有小型化的趋势,因此,连接器内部的各导电端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靠近。由于各导电端子的间距缩小不利于高频讯号的传输,因此容易造成导电端子之间的串扰现象(Crosstalk)。由于上述的干扰原因,着实影响了连接器的讯号传输特性。一般来说,连接器内部会安装接地片并且使接地片连接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以减少电磁干扰或串扰现象对连接器的影响。在先前技术中,接地片可安装于连接器中两排导电端子的中间。当连接器的公、母端互相连接时,母端连接器的两排导电端子因公端的电路板插入两者之间而被撑开,此时,接地片可能无法完全连接于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造成接触不良,使得接地片无法有效地阻绝干扰而影响连接器的传输特性。又一先前技术中,接地片分别安装于连接器中两排导电端子的外侧,并且接地片的弹臂连接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弹性部。当连接器的公、母端互相连接时,连接器的两排导电端子的弹性部以及接地片的弹臂皆会受到挤压而被撑开。然而,连接器经过不断地的连接与拔除,接地片的弹臂有可能会因为挤压而变形,进一步无法完全连接于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而影响连接器的传输特性。因此,有必要改善连接器的结构,以确保连接器于连接时仍可以保持传输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结构简单,装卸操作便利,能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能有效防止干扰,还可确保连接器的传输特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绝缘外壳;一端子组件,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端子组,包含多个第一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一端子固定件,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沟槽,该些第一讯号端子以及第一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一端子固定件的第一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一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一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一端子固定件之外;以及一第二端子组,相对于该第一端子组而设置,包含多个第二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二端子固定件,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沟槽,该些第二讯号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二端子固定件的第二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二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二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二端子固定件之外;一第一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一端子组之间,该第一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通过第一沟槽接触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二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二端子组之间,该第二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通过第二沟槽接触第二接地端子。其中,各第一讯号端子、各第二讯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包含一固定部以及一弹性部,该第一讯号端子以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固定部被固定于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并且该第二讯号端子以及该第二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固定于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接触第一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并且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接触第二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其中,该第一端子固定件的第一沟槽的开口方向面对该第一接地片,并且该第二端子固定件的第二沟槽的开口方向面对该第二接地片。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该些第一讯号端子以及第一接地端子的排列方式与该第二端子组的该些第二讯号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的排列方式对应该第一端子组的第一接地端子的排列方式,并且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的排列方式对应该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地端子的排列方式。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接地片,并且所述第一弹臂的另一端悬空,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接地片,并且所述第二弹臂的另一端悬空。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的两端连接于第一接地片,并且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的两端连接于该第二接地片。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以及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皆以冲压的方式形成。其中,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以及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的形状为一字形、L形、ㄇ字形或圆弧形。其中,所述第一弹臂以及第二弹臂分别接触于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的接触正向力大于15g。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结构简单,操作装卸便利;2、由接地片的弹臂通过端子固定件的沟槽稳定接触于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可有效地防止干扰,并且可保持传输特性。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的爆炸图。图2: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的端子组的示意图。图3A: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的上视图。图3B:绘示了根据图3A中A-A线段的剖面图。图4: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接地片的示意图。图5A、图5B、图5C和图5D: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片的不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10的爆炸图,图2绘示了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结构10的端子组件2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结构10包含绝缘外壳1、端子组件2、第一接地片3以及第二接地片4。端子组件2包含第一端子组21以及第二端子组22,且设置于绝缘外壳1中,并且第二端子组22相对第一端子组21设置。第一接地片3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弹臂31并且设置于绝缘外壳1以及第一端子组21之间,而第二接地片4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弹臂41并且设置于绝缘外壳1以及第二端子组22之间。于实务中,卡缘连接器结构10的绝缘外壳1内的结构排列顺序为第一接地片3、第一端子组21、第二端子组22以及第二接地片4。因此,第一接地片3以及第二接地片4可分别接触第一端子组21以及第二端子组22以进行接地。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端子组21包含多个第一讯号端子211、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12以及第一端子固定件213。第一端子固定件213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沟槽214,多个第一讯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绝缘外壳;/n一端子组件,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中,进一步包含:/n一第一端子组,包含多个第一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一端子固定件,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沟槽,该些第一讯号端子以及第一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一端子固定件的第一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一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一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一端子固定件之外;以及/n一第二端子组,相对于该第一端子组而设置,包含多个第二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二端子固定件,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沟槽,该些第二讯号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二端子固定件的第二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二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二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二端子固定件之外;/n一第一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一端子组之间,该第一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通过第一沟槽接触第一接地端子;以及/n一第二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二端子组之间,该第二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通过第二沟槽接触第二接地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绝缘外壳;
一端子组件,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中,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端子组,包含多个第一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一端子固定件,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沟槽,该些第一讯号端子以及第一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一端子固定件的第一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一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一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一端子固定件之外;以及
一第二端子组,相对于该第一端子组而设置,包含多个第二讯号端子、至少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以及一第二端子固定件,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沟槽,该些第二讯号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二端子固定件固定并且平行排列,并且该第二端子固定件的第二沟槽的位置对应第二接地端子的位置以使第二接地端子部分裸露于该第二端子固定件之外;
一第一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一端子组之间,该第一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通过第一沟槽接触第一接地端子;以及
一第二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外壳以及该第二端子组之间,该第二接地片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通过第二沟槽接触第二接地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一讯号端子、各第二讯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包含一固定部以及一弹性部,该第一讯号端子以及该第一接地端子的固定部被固定于该第一端子固定件,并且该第二讯号端子以及该第二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固定于该第二端子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片的第一弹臂接触第一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并且该第二接地片的第二弹臂接触第二接地端子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正忠高雅芬谢东寰郑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