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09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直接控制AMT挂挡,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刷新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发动机转速至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控制AMT再次挂挡。本方法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直接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如果挂挡成功,则可以节省分离合的时间;如果挂挡失败,可以节省单独执行分离合过程的时间,降低离合执行机构动作时间长对换挡时间的影响,进而缩短AMT的换挡时间,提高AMT响应换挡指令的及时性。

A shif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AMT(AutomaticMechanicalTransmission,自动变速箱)的换挡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清扭、摘挡、合离合、调速、分离合、挂挡和合离合等步骤,每一步骤执行时间的总和,即AMT执行一次换挡操作所需的换挡时间。现有技术中,离合执行机构大都为电控电动形式,而电控电动的离合执行机构普遍存在动作时间长的问题,进而导致AMT的换挡时间长,响应换挡指令的及时性不足。因此,如何优化换挡控制过程,降低离合执行机构动作时间长对换挡时间的影响,进而缩短AMT的换挡时间,提高AMT响应换挡指令的及时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优化换挡的控制过程,降低离合执行机构动作时间长对换挡时间的影响,进而缩短AMT的换挡时间,提高AMT响应换挡指令的及时性,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所述发动机转速至所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包括:控制所述AMT执行挂挡操作,并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二位置;若所述AMT挂挡成功,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结合终止位置。可选的,所述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包括:获取所述AMT换挡失败后、所述AMT的输出轴转速;根据目标挡位传动比和所述输出轴转速,确定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将所述目标换挡转速更新为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滑磨点与所述结合终止位置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滑磨点与所述分离终止位置之间。可选的,所述预设退出条件为:所述AMT挂挡失败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可选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达到所述预设退出条件后,发送表示换挡失败的提示信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循环单元,用于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所述发动机转速至所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可选的,所述循环单元,用于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时,具体包括:控制所述AMT执行挂挡操作,并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二位置;若所述AMT挂挡成功,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结合终止位置。可选的,所述循环单元,用于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时,具体包括:获取所述AMT换挡失败后、所述AMT的输出轴转速;根据目标挡位传动比和所述输出轴转速,确定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将所述目标换挡转速更新为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直接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刷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发动机转速至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控制AMT再次挂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直接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如果挂挡成功,则可以节省分离合的时间;如果挂挡失败,在再次调节发动机转速的过程中,同步调节离合器的位置,使调速过程与分离合过程同时进行,进而可以节省单独执行分离合过程的时间,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通过对换挡控制过程的优化,降低离合执行机构动作时间长对换挡时间的影响,进而缩短AMT的换挡时间,提高AMT响应换挡指令的及时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挡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挡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可选的,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车辆设置的整车控制器或混合动力总成控制器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控制器,显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选用网络侧的服务器实现;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如前所述,AMT的换挡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清扭、摘挡、合离合、调速、分离合和挂挡等步骤,在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换挡控制方法时,步骤S100之前的清扭、摘挡、合离合、以及合离合之后的首次调速操作,都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方式进行,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未对前述步骤做出改进,此处不再赘述。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之后,直接控制AMT执行挂挡操作,省去现有技术中的合离合步骤,可以想到的是,如果此次挂挡成功,则可以直接节省合离合步骤所需要的时间。步骤S110、判断是否挂挡成功,若是,则执行S180,若否,则执行S120。控制AMT执行挂挡操作后,判断AMT是否挂挡成功,如果挂挡成功,则执行S180,结束换挡;相反的,如果挂挡失败,则执行S120,刷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可选的,对于AMT在一次换挡操作中,是否换挡成功的判断,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判断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n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n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n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所述发动机转速至所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n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n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动机转速调节至目标换挡转速后,控制自动变速箱AMT挂挡;
若AMT挂挡失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AMT挂挡成功或达到预设退出条件:
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
控制离合器分离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一位置,并调节所述发动机转速至所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
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至分离终止位置;
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AMT再次挂挡,包括:
控制所述AMT执行挂挡操作,并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基于滑磨点设置的第二位置;
若所述AMT再次挂挡成功,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至结合终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所述目标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包括:
获取所述AMT换挡失败后、所述AMT的输出轴转速;
根据目标挡位传动比和所述输出轴转速,确定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
将所述目标换挡转速更新为与所述输出轴转速对应的换挡转速,得到刷新后的目标换挡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滑磨点与所述结合终止位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滑磨点与所述分离终止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光吴学强韩福强袁文文乔运乾张强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