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84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包括锥底座以及与锥底座连接的锥体,锥底座的内部中空且内置气囊,气囊带有充气孔和放气孔,放气孔与所述锥体的内腔连通,气囊上设置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充气孔和放气孔处设置单向阀,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控制放气孔处单向阀启闭。该交通锥的锥体在不通气时可折叠收缩在锥底座内,方便运输和存储。使用时,打开触发式开关或手动开关,气囊内存储的气体通过放气孔进入锥体的内腔,收缩的锥体立即充气伸出锥底座,形成立体成型的锥体,该结构不用随时携带气源,使用方便。

A kind of air bag traffic c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交通锥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囊式交通锥。
技术介绍
交通锥,一般用于进行工程、发生事故时提醒路人,以保证工程人员及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或者用于交通改道、人流和车群之分隔或汇合使用。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达,道路养护量快速增长,在运营公路维修过程中,路面的分隔、汇流是重要的作业项目之一,所以交通锥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目前,交通锥的种类、样式比较繁多,锥体的长度约为70-90cm,运输或存放时占用空间比较大,锥体虽然可以叠放,但是长时间的存放后不易分离。有些充气式交通锥,需要常备气源,比较麻烦。有些折叠式交通锥看似方便,但是锥体容易变形,起不到警示的作用。随着道路交通自动化的发展,交通锥在运输、作业、存储过程中的方便、快捷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囊式交通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包括锥底座以及与锥底座连接的锥体,锥底座的内部中空且内置气囊,气囊带有充气孔和放气孔,放气孔与所述锥体的内腔连通,气囊上设置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充气孔和放气孔处设置单向阀,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控制放气孔处单向阀启闭。进一步,锥体包括内胆和外罩,锥体的外罩镶嵌在锥底座上,锥体的内胆密封且与所述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接,锥体的内胆和外罩形成锥体的内腔,内腔与所述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通。进一步,所述锥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囊上充气孔、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对应的开孔。进一步,所述锥体的顶部带有泄压阀,泄压阀与锥体的内腔连通。进一步,所述锥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锥体适于折叠收缩在锥底座表面的凹腔内。进一步,所述锥体的表面带有反光条。进一步,所述锥体的内腔体积小,通过气囊储存的空气可以对其多次充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交通锥的锥体在不通气时可折叠收缩在锥底座内,方便运输和存储。使用时,打开触发式开关或手动开关,气囊内存储的气体通过放气孔进入锥体的内胆,收缩的锥体立即充气伸出锥底座,形成立体成型的锥体,该结构不用随时携带气源,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包括锥底座1以及与锥底座1连接的锥体2,锥底座1的内部中空且内置气囊3,气囊3带有充气孔31和放气孔,放气孔与锥体2的内腔连通,气囊3上设置触发式开关32和手动开关33,充气孔31和放气孔处设置单向阀,触发式开关32和手动开关33控制放气孔处单向阀启闭。进一步,锥体2包括内胆21和外罩22,锥体2的外罩22镶嵌在锥底座1上,锥体2的内胆21密封且与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接,锥体的内胆21和外罩22形成锥体的内腔24,内腔24与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通。锥底座1上设有与气囊3上充气孔31、触发式开关32和手动开关33对应的开孔。另外,锥体2的顶部带有泄压阀23,泄压阀23与锥体的内腔24连通。通过泄压阀23将内腔24放气后,锥体2可折叠收缩在锥底座1内。进一步,锥体2的材质为柔性材料,锥体2适于折叠收缩在锥底座1表面的凹腔内。锥体2的表面带有反光条,可起到警示作用。该气囊式交通锥装配时先将气囊3放置到锥底座1内,充气孔31、触发式开关32和手动开关33与锥底座1上预留孔相对应,将锥体2的外罩22镶嵌在锥底座1上,再将锥体2的内胆21与气囊3的放气孔连接,然后通过充气孔31给气囊3充满气。本气囊式交通锥的打开方式有两种,具体为:当采用触发式开关32打开气囊3时,先使触发式开关32凸出锥底座1,再把交通锥放到地面上。交通锥的锥底座1接触地面,碰到触发式开关32后,锥体2立即充气伸出锥底座1,形成立体锥体。当采用手动开关33打开气囊3时,先将交通锥放到地面,再手动打开手动开关33,锥体2立即充气伸出锥底座1,形成立体锥体。该交通锥的锥体2在不通气时可折叠收缩在锥底座1内,方便运输和存储。使用时,打开触发式开关32或手动开关33,气囊3内存储的气体通过放气孔进入锥体2的内腔24,收缩的锥体立即充气伸出锥底座1,形成立体成型的锥体,内腔24的体积小,通过气囊3储存的空气可以对收缩的锥体2多次充气,方便循环充气使用,该结构不用随时携带气源,使用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包括锥底座以及与锥底座连接的锥体,其特征在于,锥底座的内部中空且内置气囊,气囊带有充气孔和放气孔,放气孔与所述锥体的内腔连通,气囊上设置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充气孔和放气孔处设置单向阀,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控制放气孔处单向阀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包括锥底座以及与锥底座连接的锥体,其特征在于,锥底座的内部中空且内置气囊,气囊带有充气孔和放气孔,放气孔与所述锥体的内腔连通,气囊上设置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充气孔和放气孔处设置单向阀,触发式开关和手动开关控制放气孔处单向阀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锥体包括内胆和外罩,锥体的外罩镶嵌在锥底座上,锥体的内胆密封且与所述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接,锥体的内胆和外罩形成锥体的内腔,内腔与所述气囊的放气孔处单向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刘俊宋继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申江风冷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申信通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