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36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包括盘车、底架、车厢、存储装置、平移装置、平移输送装置、移动装置、自动收放装置、激光导行装置、智能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液压系统、警示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照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交通导行作业工程车可完成所封道路任意位置交通锥的自动施放、收取、存储操作,可自动直线、斜线施放交通锥,可自动等间距施放交通锥,可实现自动收放车道分界线上的交通锥,并且整车不超车道分界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预警、交通导行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以人为本的交通导行、道路施工理念的提出,道路养护施工作业对交通预警、交通导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国内在进行交通导行、道路养护作业中,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摆放标识牌、收放交通锥。这种作业方式作业速度慢、安全系数低、交通锥码放间距不一致,有时还需要二次摆放。特别在国家高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今日,人口密集的城市道路在交通预警、交通导行、道路养护作业中此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预警和交通导行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有些公司及科研单位开始对交通锥自动化收放装置进行研发,但研发成果均不太理想,不能快速、安全、高效的进行交通预警和交通导行。有的设备不能满足长距离作业、自动收放交通锥;有的设备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上快速施放、收取交通锥;有的设备不能适应国内复杂的路况,在所封道路中任意位置、以任意间距施放交通锥;有的设备不能将交通锥施放到车道分界线上,有的虽然采用侧挂设备的方法,但是在施放或收取斜线的交通锥时又存在些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能够实现斜线、直线施放和回收交通锥,可设置施放的交通锥的间距,并能存储大量交通锥。本技术的自动收放装置、输送装置和平移装置都可以整体外移,有利于施放和收取车道分界线上的交通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所述交通导行工程车包括底盘车、底架、车厢、存储装置、平移装置、平移输送装置、移动装置、自动收放装置、激光导行装置、智能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液压系统、警示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照明系统,底架连接在底盘车大梁上,车厢连接在底架上,存储装置连接在车厢内前部,平移装置连接在底盘车后端,移动装置连接在平移装置的平移架上,平移输送装置连接在移动装置上方,自动收放装置连接在移动装置的移动架上,激光导行装置设置在驾驶室上方;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在底盘车的右侧,供配电系统安装在底盘车的左侧,液压系统安装在储装置的前端,为各个油缸提供动力;警示系统安装在车辆周围的安全警示灯、后端顶部的箭头导向灯;监控系统安装在驾驶室内监控屏与车厢后端顶部和操作区的摄像头相连,还有语音设备相通;照明系统安装在车厢后端两侧和操作区的照明灯;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电机、输送链、锥隔板、锥桶架以及分锥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车厢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设置有的第一链轮链条带动所述输送链传动,所述锥隔板安装在所述输送链上,所述锥桶架安装在输送链上,所述分锥架与所述车厢相连,所述车厢两侧还设置有储存装置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前后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导轨、平移板以及平移油缸,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盘车的大梁上,所述第一导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平移板与所述第一导轨构成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平移油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平移油缸其上的油杆与所述平移板相连,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板安装在所述平移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导轨、移动架、第二电机以及链条,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平移板上,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下两侧处,所述移动架与所述第二导轨构成直线滑动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移动架相连,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左右两侧还安装有行程限位开关,所述开关拨板安装在移动架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移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架、第二主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二输送带、第三链轮链条、第三电机、左推锥机构以及右推锥机构,所述输送带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四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输送带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所述第三链轮链条和所述第三电机相连,所述第三电机通过设置有的电机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左推锥机构和右推锥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架的左右两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收放装置包括收放装置架、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压轮、第一输送带、第二链轮链条、第四电机、第三安装架、导向架组以及翻转油缸,所述收放装置架与所述移动架相连,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以及压轮安装在所述收放装置架上,第一输送带的工作表面镶有挡板,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二链轮链条与第四电机相连,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收放装置架上,第三安装架连接在移动架上,翻转油缸安装在第三安装架上,油缸的油杆与收放装置架相连,收放装置架下部的两侧装有万向脚轮,万向脚轮后侧装有第二感应开关,收放装置架的一侧装有辅助收锥电机,辅助收锥电机可带动辅助收锥杆旋转,导向架组连接在收放装置架上,导向架组前端的一侧安装有立锥机构,第一导向杆安装在收放装置架两侧,自动收放装置的后端两侧连接有固定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架组包括第四安装架以及导向架,所述第四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收放装置架上,所述第四安装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推杆,其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架相连,其中当所述第一电推杆伸缩时,所述导向架绕设置有的第一转轴旋转,所述导向架的两侧设置有呈喇叭口状的第二导向杆,所述导向架的上端还连接有挡锥杆,挡锥杆可绕轴单向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锥机构包括立锥架、立锥杆以及第二电推杆,所述立锥杆安装在所述立锥架上,所述第二电推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立锥架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立锥杆上,其中当所述第二电推杆伸缩时,所述立锥杆绕设置有的第二转轴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油缸伸出时,所述自动收放装置自动向上翻转,所述固定环与设置有的固定机构相碰撞接触,实现所述自动收放装置的自动锁紧。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导行装置包括安装板、旋转板、激光炮、第五电机和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板安装在驾驶室顶部,第五电机和第二限位开关安装在安装板上,旋转板安装在电机轴上,激光炮安装旋转板上,操作手柄设置在驾驶室内,驾驶员可以控制旋转板左右旋转,使激光点投射到某个参考点,方便驾驶员按照预定路线行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厢的后部两侧设置有操作面板和急停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存储装置为多层并列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供配电系统包括动力源以及AD/DC模块、DC/DC模块、开关以及连接器,动力源是发电机组或新能源电池组,为整车的各个电器件和控制系统供配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汽车里程计相连接的模块通过传感器、对射开关和计数器向各装置提供触发信号,并通过继电器、变频器控制各装置执行动作,可根据汽车行进的距离实现等间距施放交通锥,可输入车道宽度、斜线长度、车道限速值后自动施放出斜线交通锥摆放形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导行工程车包括底盘车(1)、底架(2)、车厢(11)、存储装置(3)、平移装置(4)、平移输送装置(7)、移动装置(5)、自动收放装置(6)、激光导行装置(13)、智能控制系统(14)、供配电系统(15)、液压系统(12)、警示系统(9)、监控系统(10)以及照明系统(8),底架(2)连接在底盘车大梁上,车厢(11)连接在底架上,存储装置(3)连接在车厢内前部,平移装置(4)连接在底盘车后端,移动装置(5)连接在平移装置(4)的平移架上,平移输送装置(7)连接在移动装置(5)上方,自动收放装置(6)连接在移动装置(5)的移动架上,激光导行装置(13)设置在驾驶室上方;智能控制系统(14)安装在底盘车的右侧,供配电系统(15)安装在底盘车的左侧,液压系统(12)安装在储装置的前端,为各个油缸提供动力;警示系统(9)安装在车辆周围的安全警示灯、后端顶部的箭头导向灯;监控系统(10)安装在驾驶室内监控屏与车厢后端顶部和操作区的摄像头相连,还有语音设备相通;照明系统(8)安装在车厢后端两侧和操作区的照明灯;其中,所述存储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03)、第一电机(301)、输送链(305)、锥隔板(306)、锥桶架(304)以及分锥架(307),所述第一安装架(303)与所述车厢(11)相连,所述第一电机(301)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03)上,所述第一电机(301)通过设置有的第一链轮链条(302)带动所述输送链(305)传动,所述锥隔板(306)安装在所述输送链(305)上,所述锥桶架(304)安装在输送链(305)上,所述分锥架(307)与所述车厢(11)相连,所述车厢(11)两侧还设置有储存装置控制按钮(308),所述第一安装架(303)的前后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3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导行工程车包括底盘车(1)、底架(2)、车厢(11)、存储装置(3)、平移装置(4)、平移输送装置(7)、移动装置(5)、自动收放装置(6)、激光导行装置(13)、智能控制系统(14)、供配电系统(15)、液压系统(12)、警示系统(9)、监控系统(10)以及照明系统(8),底架(2)连接在底盘车大梁上,车厢(11)连接在底架上,存储装置(3)连接在车厢内前部,平移装置(4)连接在底盘车后端,移动装置(5)连接在平移装置(4)的平移架上,平移输送装置(7)连接在移动装置(5)上方,自动收放装置(6)连接在移动装置(5)的移动架上,激光导行装置(13)设置在驾驶室上方;智能控制系统(14)安装在底盘车的右侧,供配电系统(15)安装在底盘车的左侧,液压系统(12)安装在储装置的前端,为各个油缸提供动力;警示系统(9)安装在车辆周围的安全警示灯、后端顶部的箭头导向灯;监控系统(10)安装在驾驶室内监控屏与车厢后端顶部和操作区的摄像头相连,还有语音设备相通;照明系统(8)安装在车厢后端两侧和操作区的照明灯;其中,所述存储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03)、第一电机(301)、输送链(305)、锥隔板(306)、锥桶架(304)以及分锥架(307),所述第一安装架(303)与所述车厢(11)相连,所述第一电机(301)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03)上,所述第一电机(301)通过设置有的第一链轮链条(302)带动所述输送链(305)传动,所述锥隔板(306)安装在所述输送链(305)上,所述锥桶架(304)安装在输送链(305)上,所述分锥架(307)与所述车厢(11)相连,所述车厢(11)两侧还设置有储存装置控制按钮(308),所述第一安装架(303)的前后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3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固定板(401)、第一导轨(404)、平移板(405)以及平移油缸(406),所述固定板(401)连接在所述盘车(1)的大梁上,所述第一导轨(404)连接在所述固定板(401)的上下两侧,所述平移板(405)与所述第一导轨(404)构成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平移油缸(406)固定在所述固定板(401)内,所述平移油缸(406)其上的油杆与所述平移板(405)相连,所述固定板(401)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开关(402),所述感应开关板(403)安装在所述平移板(4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第二安装架(501)、第二导轨(506)、移动架(507)、第二电机(508)以及链条(504),所述第二安装架(501)安装在所述平移板(405)上,所述第二导轨(506)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501)上下两侧处,所述移动架(507)与所述第二导轨(506)构成直线滑动连接,所述链条(504)与所述移动架(507)相连,所述链条(504)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机(508)相连接的主动链轮(505)和从动链轮(503),所述第二安装架(501)的左右两侧还安装有行程限位开关(502),所述开关拨板(509)安装在移动架(507)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输送装置(7)包括输送带架(702)、第二主动轮(706)、第四从动轮(701)、第二输送带(708)、第三链轮链条(705)、第三电机(704)、左推锥机构(709)以及右推锥机构(707),所述输送带架(70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501)上,所述第四从动轮(701)、第二主动轮(706)和第二输送带(708)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架(702)上,所述第二主动轮(706)通过所述第三链轮链条(705)和所述第三电机(704)相连,所述第三电机(704)通过设置有的电机架(70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501)上,所述左推锥机构(709)和右推锥机构(707)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架(702)的左右两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通导行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放装置(6)包括收放装置架(606)、第一主动轮(602)、第一从动轮(603)、第二从动轮(616)、第三从动轮(614)、压轮(607)、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继弘司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申江风冷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申信通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