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80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墨坩埚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载台,承载台上端设置有坩埚本体,坩埚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承载台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弧板,承载台上固定连接有油缸,油缸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引杆,导引杆与内层的下端面相匹配;这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通过将石墨坩埚分为内外两层,使石墨坩埚在清理残碴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便利易操作,通过油缸联动内层,使清理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便利,在清理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的平稳,保证了石墨坩埚的良好清理效果,延长了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
本技术涉及石墨坩埚的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
技术介绍
石墨坩埚,又称熔铜包、熔铜等,是指以石墨、粘土、硅石和腊石为原料烧制而成的一类坩埚。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主要用来熔炼紫铜、黄铜、金、银、锌和铅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石墨坩埚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被广泛用于合金工具钢的冶炼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并有着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现有的技术中,石墨坩埚在将金属熔炼之后会残留有残碴,需要定期对残碴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坩埚导改变面貌性和容量,结碴过厚同时会引起上部胀裂。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石墨坩埚都是一体设计,厚度较厚,因此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其具有方便清理金属残碴,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端设置有坩埚本体,所述坩埚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套设在内层的外侧,所述承载台上固定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端联动有导引杆,所述导引杆与内层的下端面相匹配,所述导引杆滑动插接在外层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台能够对坩埚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坩埚本体熔炼完进行清理的时候能够对坩埚本体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坩埚本体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内外层分离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启动油缸,油缸能够联动导引杆,导引杆上升将内层抵动起来,内层较薄,在清理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便利,并且内层体积较轻,工作人员可以将内层进行倾倒,使清理残碴更加便利。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层的上端为弧状敞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状敞口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清理残碴的时候更加的便利残碴的出料能够更加方便,并且弧状敞口的设置也能够使熔融的金属溶液在进料和出料的时候更加顺畅,防止大量熔融金属残留。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层的上端设置有弧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槽的设置使坩埚本体在进料和出料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畅,在进料和出料的时候,熔融的金属液体会随着弧槽的侧壁滚动,从而使进料和出料更加的便利。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台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弧板,所述支撑弧板与内层相匹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和支撑板能够对坩埚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坩埚本体在放置清理的时候更加的稳定,支撑弧板能够对坩埚本体进行更稳定的支撑,在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省力平稳,从而能够保证清理的效果更好。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弧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石墨弧板,所述第一石墨弧板的上端面与外层的下端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石墨弧板能够与石墨坩埚本体的外侧相贴合,使石墨坩埚放置在承载台上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平稳,并且第一石墨弧板与石墨坩埚本体的材质相同,因此在清理以及出料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平稳,也能够对石墨坩埚本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进一步设置:所述油缸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导引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上端,所述导引杆设置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带动移动板,移动板带动导引杆,使导引杆抵动内层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内层进行平稳的移动,移动板能够带动两个导引杆同步移动,因此能够增加抵动时的平稳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引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石墨弧板,所述第二石墨弧板的上端面与内层的下端面相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石墨弧板能够与内层相贴合,因此在抵动内层的时候不会对内层进行损坏,对内层进行更好的防护,并且在支撑的时候能够更加平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油缸能够联动导引杆,导引杆上升将内层抵动起来,内层较薄,在清理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便利,并且内层体积较轻,工作人员可以将内层进行倾倒,使清理残碴更加便利;2、弧状敞口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清理残碴的时候更加的便利残碴的出料能够更加方便;3、支撑柱和支撑板能够对坩埚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坩埚本体在放置清理的时候更加的稳;4、第一石墨弧板以及第二石墨弧板都能够对坩埚本体进行一定的防护,在清理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坩埚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导引杆与内层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台;2、坩埚本体;21、内层;22、外层;3、油缸;4、导引杆;5、弧槽;6、支撑板;61、支撑柱;7、支撑杆;8、支撑弧板;9、第一石墨弧板;10、移动板;11、第二石墨弧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台1,承载台1上端设置有坩埚本体2,坩埚本体2包括内层21和外层22,外层22套设在内层21的外侧,承载台1上端通过支撑柱61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弧板8,支撑弧板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石墨弧板9,第一石墨弧板9的上端面与外层22的下端面相贴合,当坩埚本体2内的熔融金属清理出去之后,可以将坩埚本体2放置在第一石墨弧板9上,使支撑弧板8和第一石墨弧板9对坩埚本体2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坩埚本体2能够在清理的过程中保持更加稳定的状态。如图1所示,承载台1上固定连接有油缸3,油缸3输出端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引杆4,导引杆4设置有两个,导引杆4与内层21的下端面相匹配,导引杆4滑动插接在外层22的下端,油缸3启动,能够带动移动板10进行滑移,移动板10带动导引杆4向上移动,从而使导引杆4带动内层21向上移动,使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更加的便利,内层21的上端为弧状敞口设置,弧状敞口设置能够方便坩埚本体2稳定进料和出料,并且在清理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方便残渣出料,外层22的上端设置有弧槽5。如图2所示,导引杆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石墨弧板11,第二石墨弧板11的上端面与内层21的下端面相齐平,第二石墨弧板11能够对内层21进行一定的支撑,在内层21上移的时候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止坩埚本体2发生损坏。具体工作过程:当坩埚本体2内的熔融金属清理出去的时候,可以将坩埚本体2放置在支撑弧板8上,启动油缸3,油缸3抵动移动板10进行滑移,移动板10在移动的时候带动导引杆4移动,导引杆4可以抵动内层21,使内层21上移,从而能够便利的将金属残碴清理出去,并且可以根据角度的需要对内层21进行一定的翻译,使清理出料更加的便利。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包括承载台(1),所述承载台(1)上端设置有坩埚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本体(2)包括内层(21)和外层(22),所述外层(22)套设在内层(21)的外侧,所述承载台(1)上固定连接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输出端联动有导引杆(4),所述导引杆(4)与内层(21)的下端面相匹配,所述导引杆(4)滑动插接在外层(2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包括承载台(1),所述承载台(1)上端设置有坩埚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本体(2)包括内层(21)和外层(22),所述外层(22)套设在内层(21)的外侧,所述承载台(1)上固定连接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输出端联动有导引杆(4),所述导引杆(4)与内层(21)的下端面相匹配,所述导引杆(4)滑动插接在外层(22)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1)的上端为弧状敞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2)的上端设置有弧槽(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残碴的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堂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润凯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