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76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棉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10‑15份,苎麻纤维10‑20份,茶子提取物1‑3份,碳酸氢铵1‑3份,酰氧基键磺酸钠1‑3份,纳米氧化锌10‑15份,二氧化氯1‑2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2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甘油硬脂酸酯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棉纤维、苎麻纤维进行粉碎后的浸渍处理,处理浆料能够提高纤维的抑菌效果,提高强度以及防晒性;然后将两种纤维混合,中和了各种纤维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抗菌、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保暖性好,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成本。

A mould proof and wear resistant cotton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的原材料之一是棉纱,棉纱织成的面料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同时棉纱制品容易发霉,滋生细菌,导致棉纱保存时间不长,棉纱制品不耐磨,导致棉纱使用寿命短,这样不仅使人们浪费更多的金钱去购买新的棉纱制品,同时浪费了大量资源。现亟需一种不仅能够防霉而且耐磨的棉纱,以使棉纱制品保存时间长、使用时间长,以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及其制作方法,其制作简单,方便推广。一种防霉耐磨棉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10-15份,苎麻纤维10-20份,茶子提取物1-3份,碳酸氢铵1-3份,酰氧基键磺酸钠1-3份,纳米氧化锌10-15份,二氧化氯1-2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2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甘油硬脂酸酯5-8份。作为优选的,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碳酸氢铵、酰氧基键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和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置于搅拌釜中,加入10-15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糊化,然后保持50℃-53℃的反应温度,再加入茶子提取物、二氧化氯和纳米氧化锌充分搅拌2小时,得混合浆料,备用;(2)将棉纤维、苎麻纤维进行震动筛分后切为长度和宽度均小于15厘米的段料;(3)将步骤(2)制得的段料进行水洗漂白,晾干;然后放入纤维粉碎机中切至长度为4-6毫米的纤维;(4)将步骤(3)制得的纤维浸入步骤(1)制得的浆料中升温至50℃-60℃并保持3-4小时,然后取出烘干;(5)将步骤制(4)得的纤维与竹纤维混合后,经过梳棉、精梳,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首先对棉纤维、苎麻纤维进行粉碎后的浸渍处理,处理浆料中内含碳酸氢铵、酰氧基键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和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均匀地分散在棉纤维、苎麻纤维表面以及孔隙中,能够提高纤维的抑菌效果,提高强度以及防晒性;然后将两种纤维混合,中和了各种纤维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抗菌、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保暖性好,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棉纱剖面图;1-棉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实施例一:一种防霉耐磨棉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0份,竹炭纤维10份,苎麻纤维10份,茶子提取物1份,碳酸氢铵1份,酰氧基键磺酸钠1份,纳米氧化锌10份,二氧化氯1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甘油硬脂酸酯5份。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碳酸氢铵、酰氧基键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和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置于搅拌釜中,加入10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糊化,然后保持50℃的反应温度,再加入茶子提取物、二氧化氯和纳米氧化锌充分搅拌2小时,得混合浆料,备用;(2)将棉纤维、苎麻纤维进行震动筛分后切为长度和宽度均小于15厘米的段料;(3)将步骤(2)制得的段料进行水洗漂白,晾干;然后放入纤维粉碎机中切至长度为4毫米的纤维;(4)将步骤(3)制得的纤维浸入步骤(1)制得的浆料中升温至50℃并保持4小时,然后取出烘干;(5)将步骤制(4)得的纤维与竹纤维混合后,经过梳棉、精梳,即得。实施例二:一种防霉耐磨棉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5份,竹炭纤维12份,苎麻纤维15份,茶子提取物2份,碳酸氢铵2份,酰氧基键磺酸钠2份,纳米氧化锌13份,二氧化氯2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甘油硬脂酸酯8份。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碳酸氢铵、酰氧基键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和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置于搅拌釜中,加入15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糊化,然后保持53℃的反应温度,再加入茶子提取物、二氧化氯和纳米氧化锌充分搅拌2小时,得混合浆料,备用;(2)将棉纤维、苎麻纤维进行震动筛分后切为长度和宽度均小于15厘米的段料;(3)将步骤(2)制得的段料进行水洗漂白,晾干;然后放入纤维粉碎机中切至长度为6毫米的纤维;(4)将步骤(3)制得的纤维浸入步骤(1)制得的浆料中升温至60℃并保持3小时,然后取出烘干;(5)将步骤制(4)得的纤维与竹纤维混合后,经过梳棉、精梳,即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10-15份,苎麻纤维10-20份,茶子提取物1-3份,碳酸氢铵1-3份,酰氧基键磺酸钠1-3份,纳米氧化锌10-15份,二氧化氯1-2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2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甘油硬脂酸酯5-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耐磨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10-15份,苎麻纤维10-20份,茶子提取物1-3份,碳酸氢铵1-3份,酰氧基键磺酸钠1-3份,纳米氧化锌10-15份,二氧化氯1-2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1-2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甘油硬脂酸酯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耐磨棉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碳酸氢铵、酰氧基键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和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置于搅拌釜中,加入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同郝成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第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