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71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适合工艺生产化,得到的金属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显著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2%~0.4%,Fe:0.8%~1.4%、Cu:0.5‑1.2%、Mg:2.1%~2.9%、Ti:0.02‑0.1%、Ni:0.8%~1.3%、Si:0.15‑0.7%,Cr≤0.1%,Zn≤0.65%,余量为Al。本发明专利技术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通过结合金属合金化学成分的改变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使该制备方法在固溶处理后免除了预时效处理,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

An antioxidant metal for underwater oper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作业等相关领域也都在快速进步,人们在水下作业通常采用一般金属材料制成,但是一般的金属材料因其材料特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被氧化的情况,造成材料被腐蚀,不利于人们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适合工艺生产化,得到的金属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显著提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2%~0.4%,Fe:0.8%~1.4%、Cu:0.5-1.2%、Mg:2.1%~2.9%、Ti:0.02-0.1%、Ni:0.8%~1.3%、Si:0.15-0.7%,Cr≤0.1%,Zn≤0.65%,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所述Cu、Mg的重量比为0.1-0.3:0.9-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称取各原料进行熔铸,得到铸锭;S2:均匀化:将S1中得到的铸锭置于560℃的温度下保温7-8h后降温至室温;S3:将S2中得到的铸锭扯去外皮,挤压,挤压后对型材拉伸矫直,热处理;S4:表层处理:将S3中完成热处理的型材按照表面打磨→脱脂→碱洗→水冲洗→抛光→水冲洗→喷涂→烘烤→真空电镀的处理路线进行表层处理,得到抗腐蚀铝合金。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拉伸率为1.5%。所述的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淬火处理,则在淬火出炉后20h内进行张力拉伸。本专利技术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在Al中添加Cu、Mg、Zn、Ni、Cr作为构成超硬铝属Al-Cu-Mg-Zn系的基础组分,且合理控制其之间的重量比,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硬度,同时大大提高了金属的抗腐蚀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通过结合金属合金化学成分的改变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使该制备方法在固溶处理后免除了预时效处理,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2%、Fe:0.8%、Cu:0.5%、Mg:2.1%、Ti:0.02%、Ni:0.8%、Si:0.15%,Cr:0.09%,Zn:0.65%,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的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所述Cu、Mg的重量比为0.1-0.3:0.9-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称取各原料进行熔铸,得到铸锭;S2:均匀化:将S1中得到的铸锭置于560℃的温度下保温7h后降温至室温;S3:将S2中得到的铸锭扯去外皮,挤压,挤压后对型材拉伸矫直,热处理;S4:表层处理:将S3中完成热处理的型材按照表面打磨→脱脂→碱洗→水冲洗→抛光→水冲洗→喷涂→烘烤→真空电镀的处理路线进行表层处理,得到抗腐蚀铝合金。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拉伸率为1.5%。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淬火处理,则在淬火出炉后24h内进行张力拉伸。实验表明:所得的抗腐蚀铝合金较一般的铝合金硬度更高,同时抗腐蚀性也得到了提高,力学性能优良。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3%、Fe:1.1%、Cu:0.9%、Mg:2.5%、Ti:0.06%、Ni:1.0%、Si:0.4%,Cr:0.01%,Zn:0.55%,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的抗腐蚀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Mg的重量比为0.2-0.3:0.8-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称取各原料进行熔铸,得到铸锭;S2:均匀化:将S1中得到的铸锭置于565℃的温度下保温7.5h后降温至室温;S3:将S2中得到的铸锭扯去外皮,挤压,挤压后对型材拉伸矫直,热处理;S4:表层处理:将S3中完成热处理的型材按照表面打磨→脱脂→碱洗→水冲洗→抛光→水冲洗→喷涂→烘烤→真空电镀的处理路线进行表层处理,得到抗腐蚀铝合金。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拉伸率为1.4%。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淬火处理,则在淬火出炉后20h内进行张力拉伸。实验表明:所得的抗腐蚀铝合金较一般的铝合金硬度更高,同时抗腐蚀性也得到了提高,力学性能优良。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4%、Fe:1.4%、Cu:1.2%、Mg:2.9%、Ti:0.1%、Ni:1.3%、Si:0.7%,Cr:0.06%,Zn:0.45%,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的抗腐蚀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Mg的重量比为0.2-0.3:0.8-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称取各原料进行熔铸,得到铸锭;S2:均匀化:将S1中得到的铸锭置560℃的温度下保温7h后降温至室温;S3:将S2中得到的铸锭扯去外皮,挤压,挤压后对型材拉伸矫直,热处理;S4:表层处理:将S3中完成热处理的型材按照表面打磨→脱脂→碱洗→水冲洗→抛光→水冲洗→喷涂→烘烤→真空电镀的处理路线进行表层处理,得到抗腐蚀铝合金。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拉伸率为1.3%。所述的一种抗腐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淬火处理,则在淬火出炉后20h内进行张力拉伸。实验表明:所得的抗腐蚀铝合金较一般的铝合金硬度更高,同时抗腐蚀性也得到了提高,力学性能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 .2%~0 .4%,Fe:0 .8%~1 .4%、Cu:0 .5-1 .2%、Mg:2 .1%~2.9%、Ti:0 .02-0 .1%、Ni:0 .8%~1 .3%、Si:0 .15-0 .7%,Cr≤0 .1%,Zn≤0 .65%,余量为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2%~0.4%,Fe:0.8%~1.4%、Cu:0.5-1.2%、Mg:2.1%~2.9%、Ti:0.02-0.1%、Ni:0.8%~1.3%、Si:0.15-0.7%,Cr≤0.1%,Zn≤0.65%,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u、Mg的重量比为0.1-0.3:0.9-1.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水下作业用抗氧化金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称取各原料进行熔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华鸿制冷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