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包括主光学元件和辅助光学元件,所述主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远光光形,所述辅助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下方的辅助光形,所述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与所述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远光灯模组内设置能够在配光屏幕的水平轴线下方生成辅助光形的辅助光学元件,且该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能够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而不影响近光光形的强度和均匀性,使得前照灯在近光照明模式下,远光灯模组也是有光线射出的,确保了前照灯整体造型的美观度。

A vehicle high beam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前照灯包括远光灯模组和近光灯模组,相应地,有近光照明模式和远光照明模式,通常情况下,近光照明模式时,远光灯模组是不亮的,这影响了汽车前照灯的整体造型,从而影响了整车的美观性。因此,为了提高在近光照明模式下汽车前照灯的造型美观度,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其能够实现在近光照明模式下远光灯模组也有光线射出,提高了车灯的整体造型美观度。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包括主光学元件和辅助光学元件,所述主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远光光形,所述辅助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下方的辅助光形,所述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与所述车辆近光灯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优选的,近光照明模式下,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为常亮光源。优选的,所述辅助光学元件的出光面为凸面。优选的,所述主光学元件为聚光器,所述辅助光学元件设于所述主光学元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光学元件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20°。进一步的,还包括线路板和散热器,所述主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和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均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光学元件的两侧具有安装部,所述辅助光学元件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部、线路板和散热器以将所述辅助光学元件与线路板和散热器固定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定位销,所述线路板和散热器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优选的,还包括透镜,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射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在所述配光屏幕上生成所述辅助光形。进一步的,所述主光学元件为反射镜,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射出的光线不通过所述反射镜反射,直接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在所述配光屏幕上生成所述辅助光形。优选的,所述主光学元件为反射镜,所述辅助光学元件设于所述主光学元件的上方,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射出的光线经所述主光学元件反射后在所述配光屏幕上生成所述辅助光形。优选的,所述辅助光形的上边界线与所述配光屏幕水平轴线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远光灯模组内设置能够在配光屏幕的水平轴线下方生成辅助光形的辅助光学元件,该辅助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优选为常亮光源(近光照明模式下),且上述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能够与车辆近光灯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而不影响近光光形的强度和均匀性,使得前照灯在近光照明模式下,远光灯模组也是有光线射出的,确保了前照灯整体造型的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车辆远光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车辆远光灯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透镜未示出;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辅助光学元件的光形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车辆近光灯模组的近光光形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的辅助光学元件和车辆近光灯模组的光形叠加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车辆远光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仅示出了模组的光学元件;图8是实施例三中的车辆远光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仅示出了模组的光学元件。其中,1.聚光器,2.辅助光学元件,21.安装部,22.定位销,3.透镜,4.线路板,41.线路板的定位孔,5.散热器,51.散热器的定位孔,6.螺纹连接件,7.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方位词“中间”、“两侧”、“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6,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包括主光学元件和辅助光学元件2,主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远光光形,辅助光学元件2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图4所示的水平0度线)下方的辅助光形,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能够与车辆近光灯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近光照明模式下,该辅助光学元件2对应的光源为常亮光源,即在由远光照明模式转换成近光照明模式后,该车辆远光灯模组仍是发光的。如图6所示,矩形框区域表示辅助光形的区域范围,其完全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可以和近光光形完全叠加,对比图5和图6光形的光通量,两者仅相差4lm,即辅助元件射出的光线强度很小,其并不影响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的强度和均匀性,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影响车辆近光照明模式的情况下,该车辆远光灯也是发光的,提高了车灯的整体造型的美观度。如图4所示,上述辅助光形的上边界线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平行。上述辅助光学元件2的出光面为凸面,为了生成如图4所示的辅助光形,该辅助光学元件2的上表面为凸面,下表面为平面。具体地,参见图1-2,该车辆远光灯模组的主光学元件可以选择为聚光器1,上述辅助光学元件2设于该主光学元件的上方。参见图2,该车辆远光灯模组的光学元件还包括透镜3,辅助光学元件2射出的光线经透镜3折射后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上述辅助光形。上述辅助光学元件2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20°,优选地,辅助光学元件2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该车辆远光灯模组还包括线路板4和散热器5,主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和辅助光学元件2对应的光源均可安装在同一线路板4上,这样的设计较为合理,且可以节约成本。具体地,上述辅助光学元件2的两侧具有安装部21,辅助光学元件2通过螺纹连接件6安装于散热器5上,螺纹连接件6依次穿过安装部21、线路板4和散热器5以将辅助光学元件2与线路板4和散热器5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安装过程中各部件的快速定位安装,如图3所示,可在安装部21上设置定位销22,在线路板4和散热器5上开设供定位销22穿过的定位孔,定位销22依次穿过线路板的定位孔41和散热器的定位孔51,以将三者定位。实施例二:参见图7,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远光灯模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远光灯模组的区别在于:主光学元件选择为第一反射镜7,为了使辅助光学元件2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图4所示的水平0度线)下方的辅助光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光学元件和辅助光学元件,所述主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远光光形,所述辅助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下方的辅助光形,所述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与所述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光学元件和辅助光学元件,所述主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远光光形,所述辅助光学元件配置为能够在配光屏幕上生成位于配光屏幕水平轴线下方的辅助光形,所述辅助光形位于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区域内并与所述车辆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形叠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近光照明模式下,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为常亮光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光学元件的出光面为凸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学元件为聚光器,所述辅助光学元件设于所述主光学元件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光学元件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板和散热器,所述主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和所述辅助光学元件对应的光源均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远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贺李聪仇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