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液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61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液装置及其方法,一种分液装置,包括:基座,用于承载取液容器的下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储液容器的上承载治具,分流器,用于安装分流器的中承载治具,固定于基座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流器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的出液端;所述中承载治具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或向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液装置取代了手动分液,降低了劳动强度,可控性、适应性强。

A separation device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液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液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数量会不断增加,因此,在培养的中期、后期,需要更换培养容器或者分液处理,而现有的分液处理基本都是手动进行,劳动强度大,且可控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液装置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液装置,包括:基座,用于承载取液容器的下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储液容器的上承载治具,分流器,用于安装分流器的中承载治具,固定于基座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流器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的出液端;所述中承载治具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或向下移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的出液端导通所述取液容器设有的集液口。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液容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有排液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移动,以使得排液管的排液端与所述分流器的进液端导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壳体,培养袋,滑动连接于壳体的管道封堵组件;所述培养袋设有所述的排液管;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培养袋的收纳空间,及用于穿过排液管的管道槽;所述管道封堵组件设于管道槽的一侧且弹性压紧所述排液管于壳体;所述管道封堵组件弹性压紧排液管于壳体时,所述排液管封闭。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液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上承载治具的安装件,以及上控液组件;所述上控液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件的直线驱动单元,以及控制端;所述直线驱动单元驱动控制端靠近或远离储液容器;所述控制端顶压管道封堵组件移动,以使得排液管导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液容器与储液容器的结构相同;所述分液装置还设有位于取液容器一侧的下控液组件;所述下控液组件与上控液组件的结构相同。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流器为漏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为电动丝杆或直线气缸、直线电机。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液容器为管状容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液装置还包括设于下承载治具底部的称重传感器。一种分液方法,采用上述的分液装置,包括:安装取液容器至下承载治具;安装储液容器至上承载治具;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移动,以使得排液管的排液端与所述分流器的进液端导通;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取液容器导通;控制所述储液容器排出器所存储的液体并通过分流器转移至取液容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分液装置,需要分液的储液容器设置在上承载治具上,取液容器则设置在下承载治具上,由于细胞培养时所分液的容器可能是培养袋,也可能是试管,因此,分流器采用驱动组件驱动进行移动,以使得分流器能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转移至取液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分液装置取代了手动分液,降低了劳动强度,可控性、适应性强。一种分液方法,采用上述的分液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分液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上控液组件及储液容器的分解视图;图3为一种分液方法的流程视图。附图标记10分液装置1基座2取液容器3下承载治具4储液容器41壳体411管道槽42培养袋421排液管43管道封堵组件5上承载治具6分流器61进液端62出液端7中承载治具8驱动组件91安装件92上控液组件921直线驱动单元922控制端93下控液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一种分液装置,包括:基座,用于承载取液容器的下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储液容器的上承载治具,分流器,用于安装分流器的中承载治具,固定于基座的驱动组件。分流器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的出液端。中承载治具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与储液容器或取液容器导通。如图1所示,一种分液装置10,包括:基座1,用于承载取液容器2的下承载治具3,用于承载储液容器4的上承载治具5,分流器6,用于安装分流器6的中承载治具7,固定于基座1的驱动组件8。分流器6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4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61,分流器6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2的出液端62。中承载治具7与驱动组件8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驱动组件8驱动中承载治具7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6与储液容器4或取液容器2导通。优选的,储液容器4设有排液管421,排液管421设有排液端。驱动组件8驱动中承载治具7向上移动,以使得排液管421的排液端与分流器6的进液端61导通,中承载治具7向上移动为准备动作,以保证排液管421所排出的液体能流入分流器6中。具体实施时,储液容器4为培养袋。优选的,分流器6为漏斗,其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驱动组件8驱动中承载治具7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6的出液端62导通取液容器2设有的集液口,具体实施时,取液容器2可以是培养袋42也可以是管状容器,如试管,在本实施例中,取液容器为试管。分液时,漏斗的下端可以深入到试管内。若取液容器为培养袋,培养袋设有进液管,则分流器的出液端需要与培养袋的进液管连接导通。下承载治具分为可用于承载管状容器和培养袋两种类型。具体的,中承载治具7设有用于安装分流器6的滑槽,分流器6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接部。具体的,驱动组件8为电动丝杆或直线气缸、直线电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8为直线气缸。优选的,分液装置10还包括用于固定上承载治具5的安装件91,上控液组件92,位于取液容器2一侧的下控液组件93,下控液组件93与上控液组件92的结构相同。如图2所示,储液容器4包括壳体41,培养袋42,滑动连接于壳体41的管道封堵组件43,培养袋42设有排液管421。壳体41设有用于容纳培养袋42的收纳空间,及用于穿过排液管421的管道槽411,壳体41包括前壳411和后壳412。管道封堵组件43设于管道槽411的一侧且弹性压紧排液管421于壳体41,当管道封堵组件43弹性压紧排液管421于壳体41时,排液管421封闭,此时,培养袋42内的液体不能流出。优选的,上控液组件92包括固定于安装件91的直线驱动单元921,以及控制端922。直线驱动单元921驱动控制端922靠近或远离储液容器4,当控制端922顶压管道封堵组件43移动时,管道封堵组件43解除对排液管421的压紧,以使得排液管421导通,此时培养袋42内的液体可以流出。优选的,管道封堵组件43与壳体41之间设有弹性件,当控制端922不对管道封堵组件43施加外力时,管道封堵组件43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压紧排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用于承载取液容器的下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储液容器的上承载治具,分流器,用于安装分流器的中承载治具,固定于基座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流器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的出液端;所述中承载治具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或向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用于承载取液容器的下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储液容器的上承载治具,分流器,用于安装分流器的中承载治具,固定于基座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流器的上端设有用于收集储液容器所排放液体的进液端,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取液容器的出液端;所述中承载治具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或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下移动,以使得分流器的出液端导通所述取液容器设有的集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有排液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中承载治具向上移动,以使得排液管的排液端与所述分流器的进液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壳体,培养袋,滑动连接于壳体的管道封堵组件;所述培养袋设有所述的排液管;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培养袋的收纳空间,及用于穿过排液管的管道槽;所述管道封堵组件设于管道槽的一侧且弹性压紧所述排液管于壳体;所述管道封堵组件弹性压紧排液管于壳体时,所述排液管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祥刘沐芸杜祥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