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换挡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动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箱的原理是:每个挡位都有不同传动比,相当于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能产生不同的转速,低速行驶时用低传动比(3挡及以下),大轴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根据公式P=FV,可获得更大的驱动力,高速时用高传动比(4挡及以上),大轴转速高于发动机转速,降低牵引力获得更高速度,切挡位即选择不同尺寸的齿轮和大轴的齿轮啮合。现有技术中,自动变速箱已经很成熟,且广泛应用于轻型汽车中。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变速箱加工工艺复杂,限于工艺方面因素,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的自动变速箱企业较少,生产的质量水平也与国外优秀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换挡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变速箱加工工艺复杂,生产出的自动变速箱成品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换挡装置,包括:气动换挡杆,所述气动换挡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气动换挡杆设有将每个所述环形槽分别与气压动力装置连通的供气通道;输出轴,所述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动换挡杆(100),所述气动换挡杆(10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槽(110),所述气动换挡杆(100)设有将每个所述环形槽(110)分别与气压动力装置连通的供气通道(120);/n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套设在所述气动换挡杆(100)上,所述输出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组通孔(210),每组所述通孔(2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输出轴周向设置,多组所述通孔(210)与多个所述环形槽(110)一一对应,所述输出轴外表面设有与每组所述通孔(210)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换挡槽(310),所述换挡槽(310)通过多组所述通孔(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动换挡杆(100),所述气动换挡杆(10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槽(110),所述气动换挡杆(100)设有将每个所述环形槽(110)分别与气压动力装置连通的供气通道(120);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套设在所述气动换挡杆(100)上,所述输出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组通孔(210),每组所述通孔(2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输出轴周向设置,多组所述通孔(210)与多个所述环形槽(110)一一对应,所述输出轴外表面设有与每组所述通孔(210)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换挡槽(310),所述换挡槽(310)通过多组所述通孔(210)与多个所述环形槽(110)连通;
换挡转子(400),所述换挡转子(400)能够转动设置在所述换挡槽(310)内,所述换挡槽(310)在所述换挡转子(400)的两侧形成封闭的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分别与所述换挡槽(310)内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210)连通,多个所述换挡转子(400)能够通过在所述换挡槽(310)内转动以隐藏在换挡槽(310)内或部分凸出于所述换挡槽(310)之外;以及
从动齿轮(500),所述从动齿轮(500)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500)内表面周向设有与所述换挡转子(400)数量相同的卡槽(510),多个所述换挡转子(400)凸出于所述换挡槽(310)之外的部分能够卡入所述卡槽(510),以完成所述从动齿轮(500)和所述输出轴的周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120)的数量为偶数,多个所述供气通道(120)连通外界的开口均设置在所述气动换挡杆(100)的同一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转轴(200)以及套设在所述转轴(200)上的从动轮(300),所述从动轮(300)键连接在所述转轴(200)上,所述换挡槽(310)设置在所述从动轮(3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300)上的所述换挡槽(310)对应相邻两组所述通孔(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槽(310)的底面为第一弧面(311),所述换挡转子(400)朝向所述第一弧面(311)的一面为第二弧面(420),所述第一弧面(311)的轴线、所述第二弧面(420)的轴线和所述从动轮(300)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换挡转子(400)在所述第二弧面(420)设有两个一端封闭的气槽(410),两个所述气槽(410)的顶部开口分别连通两个所述通孔(210),两个所述气槽(410)的端部开口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