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59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包括通过若干隔振器连接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上面安装光电设备,下安装板与安装基座连接,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有若干转角限位装置,转角限位装置限制上、下安装板之间受振动冲击时产生的绕x、y、z三个坐标轴的相对转角位移,确保上、下安装板在振动冲击过程中始终沿三轴向做直线相对运动,转角限位装置三轴向的线性位移量大于隔振器三轴向的极限位移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对光电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而且对光电设备有效的限角位移,确保光电设备精确的方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
本技术涉及光电设备隔振缓冲、限角位移控制
,具体是一种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可广泛应用在海陆空设备当中。
技术介绍
目前,光电设备如惯性导航仪、陀螺仪、雷达、光学平台等,在运载工具上的安装方式主要是刚性安装,也有少量采用隔振缓冲系统进行安装。刚性安装方式对该类光电设备初始标定的坐标和位姿参数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持较好,但对设备抗强冲击和强烈振动的能力要求很高,有时即使对它们进行电性能和结构加固也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此时,不得不采用隔振缓冲系统对其所承受的振动冲击进行隔离。而隔振缓冲系统是一个柔性连接系统,在强烈的振动冲击环境下为设备提供隔振缓冲保护的同时,很容易产生附加转角位移,使对转角偏差敏感的该类设备转角精度下降,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现有的微转角抗冲击型隔振缓冲系统——六连杆冲击隔离器。从原理上讲,它在任何运动状态中都无法精确控制转角精度,即在振动、冲击环境下无法保持设备的精确指向性。只有在振动、冲击状态停止后,设备恢复至静态时,才能回复至初始指向,并且其回复精度由六连杆冲击隔离器的复位精度决定。尽管采用光电补偿装置可以补偿低频振动时的转角位移,但中、高频的振动和冲击过程中无法进行补偿。所以,该隔离器并不能满足该类光电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该平台不仅对光电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而且对光电设备有效的限角位移,确保光电设备精确定位精度。本技术包括通过若干隔振器连接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上面安装光电设备,下安装板与安装基座连接,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有若干转角限位装置,转角限位装置限制上、下安装板之间受振动冲击时产生的绕x、y、z三个坐标轴的相对转角位移,确保上、下安装板在振动冲击过程中始终沿三轴向做直线相对运动,转角限位装置三轴向的线性位移量大于隔振器三轴向的极限位移量。所述的转角限位装置包括二维水平十字滑轨(或2个一维滑轨水平十字组合)、垂向滑轨和T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的顶部水平面和侧面竖直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垂直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槽,二维水平十字滑轨的下导轨安装于T型连接件的顶部水平直槽内,垂向滑轨的导轨安装于侧面竖直槽内,采用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楔形条或楔形块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安装板的下平面上沿x、y轴开有过中心且相互垂直的2条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槽,4个转角限位装置的上水平导轨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于直槽内,分别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所述下安装板的相应位置处开有4个长方形孔,相应侧的孔内壁上开有直角梯形槽,转角限位装置的垂向滑块安装于槽内,分别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安装板的下部相应固定有4个辅助固定块,其直角梯形槽与下安装板一并加工,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和螺钉对转角限位装置的垂向滑块进行辅助固定。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振器根据不同载体的振动冲击环境和设备情况选用相应型号的无谐振峰隔振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角限位装置的滑轨所受动负荷应小于滑轨额定动负荷,三轴向所受力矩应小于滑轨的三轴向容许静力矩。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不仅对光电设备进行有效的隔振缓冲,而且对光电设备有效的限角位移,确保光电设备的精确定位精度。2.本技术降低了对光电设备的加固要求。3.本技术采用隔振器承担转角限位装置所受的冲击动载荷和惯性力矩,确保了转角限位装置处于低冲击动载荷和低冲击惯性矩状态。从而确保了转角限位装置的限位精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本技术选用无谐振峰隔振器,因无共振峰可有效控制隔振缓冲极限位移量,并利用其具有的调平功能和在相同外形尺寸下具有承载量不同而固有频率相近的特性,组成刚度中心接近设备质心的低耦合隔振系统,使平台所承受初始不平衡力矩最小,趋于零及运动平稳。5.本技术的角位移精度α取决于转角限位装置的间隙δ,和两转角限位装置之间距离l,当δ为0,则角位移为0。由于转角限位装置采用了0间隙的滚珠滑轨,并且在安装时采用了楔形条或楔形块进行消隙固定,理论上角位移精度可达到0,实际角位移精度可控在15″~0″。6.本技术的转角限位装置采用滚珠滑轨,其摩擦系数特别小,因此附加的摩擦阻尼亦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几乎不受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隐去上安装板的俯视图。图3为转角限位装置主视图。图4为转角限位装置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包括通过四只隔振器4连接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四只隔振器4均布在四角位置,组成隔振缓冲系统;上安装板1上面安装光电设备,下安装板3与安装基座5连接;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有四只转角限位装置2,转角限位装置2限制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受振动冲击时产生的绕x、y、z三个坐标轴的相对转角位移,确保上、下安装板在振动冲击过程中始终沿三轴向做直线相对运动;转角限位装置2的三轴向线性位移量分别大于隔振器4的三轴向极限位移量。转角限位装置2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二维水平十字滑轨7、垂向滑轨8和T型连接件9。T型连接件9的顶部水平面和侧面竖直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垂直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槽,二维水平十字滑轨7的下导轨安装于T型连接件9的顶部水平直槽内,垂向滑轨8的导轨安装于侧面竖直槽内,分别采用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楔形条或楔形块10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如图1、图2所示,上安装板1的下平面上沿x、y轴开有过中心且相互垂直的2条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槽,4个转角限位装置2的上水平导轨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于直槽内,分别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10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下安装板3的相应位置处开有4个长方形孔,相应侧的孔内壁上开有直角梯形槽,转角限位装置2的垂向滑块安装于槽内,分别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10进行消隙后再用螺钉固定。如图1、图2所示,下安装板3的下部相应固定有4个辅助固定块6,其直角梯形槽与下安装板一并加工,采用楔形条或楔形块10和螺钉对转角限位装置2的垂向滑块进行辅助固定。所述的隔振器4根据不同载体的振动冲击环境和设备情况选用相应型号的无谐振峰隔振器。所述的转角限位装置2的滑轨所受动负荷应小于滑轨额定动负荷,三轴向所受力矩应小于滑轨的三轴向容许静力矩。转角限位装置采用滚珠滑轨,其摩擦系数特别小,因此附加的摩擦阻尼亦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几乎不受影响。本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包括通过若干隔振器(4)连接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上安装板(1)上面安装光电设备,下安装板(3)与安装基座(5)连接,其特征在于: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有若干转角限位装置(2),转角限位装置(2)限制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受振动冲击时产生的绕x、y、z三个坐标轴的相对转角位移,转角限位装置(2)的三轴向线性位移量分别大于隔振器(4)的三轴向极限位移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包括通过若干隔振器(4)连接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上安装板(1)上面安装光电设备,下安装板(3)与安装基座(5)连接,其特征在于: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沿x、y轴对称均匀安装有若干转角限位装置(2),转角限位装置(2)限制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3)之间受振动冲击时产生的绕x、y、z三个坐标轴的相对转角位移,转角限位装置(2)的三轴向线性位移量分别大于隔振器(4)的三轴向极限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设备高精度限角位移隔振缓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限位装置(2)包括二维水平十字滑轨(7)、垂向滑轨(8)和T型连接件(9),所述T型连接件(9)的顶部水平面和侧面竖直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垂直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槽,二维水平十字滑轨(7)的下导轨安装于T型连接件(9)的顶部水平直槽内,垂向滑轨(8)的导轨安装于侧面竖直槽内,分别采用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楔形条或楔形块(10)进行消隙后再固定。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季炯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