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可靠的手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51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指挥车辆行驶,特别是用于指挥铁路行车的手提式光信号显示装置.现有该类装置中,无论一个光源或多个光源的形式,其光源都是固定不动的,一旦光源损坏,将直接影响光信号的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装置内安装了一个可带动几个独立光源回转的机构.当其中一个光源损坏时,可启动回转机构,将另一个光源转至该光源的位置上,代替其发光,显示所需色光信号,从而提高了该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前序部分所描述的用于指挥车辆行驶,特别是用于指挥铁路行车的手提式光信号显示装置。目前铁路系统使用的手信号灯具有一组可转换的透光镜片(包括红、白,绿或黄色)和一个固定于灯内的电光源(装有一或两个电珠)。这种手信号灯由于受本身结构及透光镜片材质的限制,其光源利用不充分,信号显示距离受到影响。1984年11月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国际铁道、地铁设备和技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法国热斯马尔公司(GEISMAR)生产的手信号灯采用的是一组固定不动的透光镜片和一组与之对应的固定光源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光源的利用问题。由于上述两种灯都采用的是光源固定不动的结构,因此,当某一光源突然坏时,都会出现误发信号的事故。本技术针对上述缺点,在装置内安装一个迴转机构,将一组可由电源开关(12)分别控制的电光源(3)(以下称作独立光源)固定在迴转机构的转盘(5)上,通过迴转机构的动作,使各独立光源(3)可在一定范围内作迴转运动,从而使独立光源(3)在位置上可依次交换,並可与各透光镜片(1)一一对准,这样就使得各独立光源(3)可互相代替,互为备用。本技术是将一组3个颜色各一的透光镜片(1)镶在壳体(2)正面板的3个圆孔上,3个透光镜片(1)的中心位置在同一个圆周上,並将圆周等分(圆周角分为3个120°)固定板(11)固定在壳体(2)内的中上部且与壳体正面平行。穿过固定板(11)的中部垂直固定一根轴套(10)与转轴(6)配合,转轴(6)的轴心线通过3个透光镜片(1)的中心所在圆的圆心。在固定板(11)的正面上固定有3个触片(13),各触片(13)各自单独从固定板(11)背面由导线接出,分别与电源开关(12)的相应点联接。各触片(13)的面积,以保证能与金属簧片(20)可靠接触即可;触片(13)的中心与透光镜片(1)的中心一一对准(即各触片的中心位于相对透光镜片的光轴上)。在转轴(6)的前端固定一转盘(5),其盘面与转轴(6)垂直,其中心与转轴(6)的轴心重合,在转盘(5)上垂直固定着3个独立光源(3)的灯座(4),3个灯座在转盘(5)平面上的中心位置在以转盘(5)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上,並将圆周等分(将圆周角分为3个120°),其所在圆的半径与透光镜片(1)的中心所在圆的半径相等。在转轴(6)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个圆齿轮(8),齿轮(8)与扇形齿轮(7)啮合;扇形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拨杆(18),拨杆(18)上有一孔套于固定轴(9)上,拨杆(18)可绕轴(9)转动,固定轴(9)垂直固定于固定板(11)的背面。在固定板(11)的背面,靠近扇形齿轮(7)的上方还装有一个定位器,它包括一个带有圆孔的定位板(14),一个滚珠(16)和一个簧片(15)。定位板(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1)上,有圆孔的一端贴近扇形齿轮(7)的外侧面,圆孔内放滚珠(16),滚珠(16)的直径大于定位板(14)的厚度而小于所在圆孔的直径(能在孔内滚动),簧片(15)的一端固定于定位板(14)上,另一端压在圆孔内的滚珠(16)上,这样,在定位板上的圆孔和簧片的限制下,当扇形齿轮(7)作迴转运动时,滚珠(16)即可在扇形齿轮(7)的外侧面上滚动。在扇形齿轮(7)的侧面上设有3个定位孔(22),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16)的直径,定位孔的中心在滚珠(16)的滚动轨迹上,相邻两定位孔(22)间的弧长等于转盘(5)转动120°时,滚珠(16)在扇形齿轮(7)侧面滚过的弧长。定位器与定位孔配合起来就对各独立光源起到了定位作用,即滚珠(16)每与一个定位孔(22)啮合时,各独立光源(3)都与一个相应的透光镜片(1)对准,其灯座(4)底部的金属簧片(21)都与一个相应的触片(13)相接触。本技术的电路是将各独立光源(3)的一个极经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反射镜(23)、转盘(5)、转轴(6)、簧片(24)、插头(25)、插座(26)、及导线与电源的一个极相联;各独立光源(3)的另一个极则经由金属簧片(21)、触片(13)、电源开关(12)、插头(25)、插座(26)及导线与电源的另一个极相联。在各独立光源(3)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无需启动迴转机构,而只要向前或向后推动电源开关(12)使与所需颜色透光镜片(1)所对应的触片(13)与电源接通,即可显示出所需的色光信号。当一个与所需颜色透光镜片(1)对应的独立光源(3)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下,这时则要拨动拨杆(18)将一个工作正常的独立光源(3)对准所需颜色的透光镜片(1),再以电源开关(12)将该独立光源(3)所接触的触片(13)与电源接通,则可显示出所需的色光信号。由于各触片(13)的位置是与各透光镜片(1)一一对准的,因此当各独立光源迴转在两相邻透光镜片的中间位置时(迴转机构不处于定位状态),各独立光源(3)接触不到触片(13),不会点亮,也就避免了错发信号的问题。本技术还设置了一个后灯(17),供照明用,也可不设后灯。在不设置后灯的情况下,可将转轴(6)向后延长,伸出壳体(2)外,并在转轴(6)的后端部固定一个带有定位装置的旋钮,直接以手转动旋钮,带动转盘(5)转动。本技术的电池盒(19)采用抽屉式结构,使得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取放电池或充电方便。电池盒(19)内靠两侧装有两个L形插头(25)分别与电源的两个极相联。当电池盒完全被推入壳体(2)时,两个L形插头(25)分别插入两个固定于固定板(11)上的M形插座(26)内,M形插座(26)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2)和簧片(24)联接。拉杆(20)除具有用其拉出电池盒(19)的作用外,靠其一端的螺纹与固定板(11)上的螺孔(27)配合,还可起到将电池盒(19)固定于壳体(2)内的作用。附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为透光镜片;2为壳体;12为电源开关。附图2为A-A剖视图,图中1为透光镜片;2为壳体;3为独立光源;4为灯座;5为转盘;6为转轴;7为扇形齿轮;8为圆齿轮;9为固定轴;10为轴套;11为固定板;12为电源开关;13为触片;14为定位板;15为簧片;16为滚珠;17为后灯;18为拔杆;19为电池盒;20为拉杆;21为金属簧片;22为定位孔;23为反射镜;24为簧片;27为螺孔。附图3为传动部件及定位器示意图,图中6为转轴;7为扇形齿轮;8为圆齿轮;9为固定轴;11为固定板;14为定位板;15为簧片;16为滚珠;18为拔杆;22为定位孔。附图4为B-B剖视图,图中2为壳体;11为固定板;19为电池盒;20为拉杆;25为L形插头;26为M形插座;27为螺孔。权利要求1.一种以电池为电源,由一个或多个用电源开关控制的独立电光源和一组颜色各一且固定不动的透光镜片构成的手提式光信号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内有一个可带动各独立光源(3)作迴转运动的迴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迴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拨杆(18)、一个与拨杆(18)相接的扇形齿轮(7)、一个与扇形齿轮(7)啮合的圆齿轮(8)、一根一端与圆齿轮(8)固定连接的转轴(6)、一个与转轴(6)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转盘(5)、一个定位器(14、15、16)和一块固定于壳体(2)内的固定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迴转机构,在不设置后灯(17)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电池为电源,由一个或多个用电源开关控制的独立电光源和一组颜色各一且固定不动的透光镜片构成的手提式光信号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内有一个可带动各独立光源(3)作回转运动的回转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前序部分所描述的用于指挥车辆行驶,特别是用于指挥铁路行车的手提式光信号显示装置。目前铁路系统使用的手信号灯具有一组可转换的透光镜片(包括红、白,绿或黄色)和一个固定于灯内的电光源(装有一或两个电珠)。这种手信号灯由于受本身结构及透光镜片材质的限制,其光源利用不充分,信号显示距离受到影响。1984年11月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国际铁道、地铁设备和技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法国热斯马尔公司(GEISMAR)生产的手信号灯采用的是一组固定不动的透光镜片和一组与之对应的固定光源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光源的利用问题。由于上述两种灯都采用的是光源固定不动的结构,因此,当某一光源突然坏时,都会出现误发信号的事故。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在装置内安装一个迴转机构,将一组可由电源开关(12)分别控制的电光源(3)(以下称作独立光源)固定在迴转机构的转盘(5)上,通过迴转机构的动作,使各独立光源(3)可在一定范围内作迴转运动,从而使独立光源(3)在位置上可依次交换,並可与各透光镜片(1)一一对准,这样就使得各独立光源(3)可互相代替,互为备用。本实用新型是将一组3个颜色各一的透光镜片(1)镶在壳体(2)正面板的3个圆孔上,3个透光镜片(1)的中心位置在同一个圆周上,並将圆周等分(圆周角分为3个120°)固定板(11)固定在壳体(2)内的中上部且与壳体正面平行。穿过固定板(11)的中部垂直固定一根轴套(10)与转轴(6)配合,转轴(6)的轴心线通过3个透光镜片(1)的中心所在圆的圆心。在固定板(11)的正面上固定有3个触片(13),各触片(13)各自单独从固定板(11)背面由导线接出,分别与电源开关(12)的相应点联接。各触片(13)的面积,以保证能与金属簧片(20)可靠接触即可;触片(13)的中心与透光镜片(1)的中心一一对准(即各触片的中心位于相对透光镜片的光轴上)。在转轴(6)的前端固定一转盘(5),其盘面与转轴(6)垂直,其中心与转轴(6)的轴心重合,在转盘(5)上垂直固定着3个独立光源(3)的灯座(4),3个灯座在转盘(5)平面上的中心位置在以转盘(5)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上,並将圆周等分(将圆周角分为3个120°),其所在圆的半径与透光镜片(1)的中心所在圆的半径相等。在转轴(6)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个圆齿轮(8),齿轮(8)与扇形齿轮(7)啮合;扇形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拨杆(18),拨杆(18)上有一孔套于固定轴(9)上,拨杆(18)可绕轴(9)转动,固定轴(9)垂直固定于固定板(11)的背面。在固定板(11)的背面,靠近扇形齿轮(7)的上方还装有一个定位器,它包括一个带有圆孔的定位板(14),一个滚珠(16)和一个簧片(15)。定位板(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1)上,有圆孔的一端贴近扇形齿轮(7)的外侧面,圆孔内放滚珠(16),滚珠(16)的直径大于定位板(14)的厚度而小于所在圆孔的直径(能在孔内滚动),簧片(15)的一端固定于定位板(14)上,另一端压在圆孔内的滚珠(16)上,这样,在定位板上的圆孔和簧片的限制下,当扇形齿轮(7)作迴转运动时,滚珠(16)即可在扇形齿轮(7)的外侧面上滚动。在扇形齿轮(7)的侧面上设有3个定位孔(22),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16)的直径,定位孔的中心在滚珠(16)的滚动轨迹上,相邻两定位孔(22)间的弧长等于转盘(5)转动120°时,滚珠(16)在扇形齿轮(7)侧面滚过的弧长。定位器与定位孔配合起来就对各独立光源起到了定位作用,即滚珠(16)每与一个定位孔(22)啮合时,各独立光源(3)都与一个相应的透光镜片(1)对准,其灯座(4)底部的金属簧片(21)都与一个相应的触片(13)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是将各独立光源(3)的一个极经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反射镜(23)、转盘(5)、转轴(6)、簧片(24)、插头(25)、插座(26)、及导线与电源的一个极相联;各独立光源(3)的另一个极则经由金属簧片(21)、触片(13)、电源开关(12)、插头(25)、插座(26)及导线与电源的另一个极相联。在各独立光源(3)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无需启动迴转机构,而只要向前或向后推动电源开关(12)使与所需颜色透光镜片(1)所对应的触片(13)与电源接通,即可显示出所需的色光信号。当一个与所需颜色透光镜片(1)对应的独立光源(3)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下,这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