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0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外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呈直角设置,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的空间为内侧空间,第一墙板靠近第二墙板的端部上设有预制件,预制件为L型,预制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墙板上,预制件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条,第二墙板朝向预制件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的凹槽,预制件朝向第二墙板的端面与第二墙板的相贴合。在安装时,先将第二墙板固定到所要安装的楼板上,再以凸条插入凹槽中的方式来对第一墙板进行定位,完成定位后将第一墙板固定到所在的楼板上,在固定第一墙板的过程中,凸条始终处在凹槽中,降低第一墙板的安装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速。

An assembled ex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外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外墙。
技术介绍
墙板按建筑功能分为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主要用作承重构件,用单一材料做成。外墙板一般为非承重墙板,兼有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目前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装配式外墙板来拼装呈房屋结构,装配式外墙具有现场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但是外墙拐角处的装配比较麻烦,需要在两侧墙板之间加入直角板,并将直角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墙板进行连接,为使连接稳定,往往会使用混凝土浇筑直角板和墙板之间的连接缝,整个安装会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外墙,其具有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的空间为内侧空间,所述第一墙板靠近第二墙板的端部上设有预制件,所述预制件为L型,预制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墙板上,预制件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条,所述第二墙板朝向预制件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的凹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外墙,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之间的空间为内侧空间(9),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墙板(1)靠近第二墙板(2)的端部上设有预制件(3),所述预制件(3)为L型,预制件(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墙板(1)上,预制件(3)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条(31),所述第二墙板(2)朝向预制件(3)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31)的凹槽(21),所述预制件(3)朝向第二墙板(2)的端面与第二墙板(2)的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外墙,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之间的空间为内侧空间(9),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墙板(1)靠近第二墙板(2)的端部上设有预制件(3),所述预制件(3)为L型,预制件(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墙板(1)上,预制件(3)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条(31),所述第二墙板(2)朝向预制件(3)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31)的凹槽(21),所述预制件(3)朝向第二墙板(2)的端面与第二墙板(2)的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其特征是:所述凹槽(21)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凹槽(21)在第二墙板(2)背离地面的表面上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其特征是:所述凸条(31)靠近地面的一端为弧形端,所述凹槽(21)的开口的周向侧壁上均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其特征是:所述凸条(31)的横截面形状为T型,所述凹槽(21)的横截面形状与凸条(31)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之强黎洪赵红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盛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