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37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针对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强度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硅酸盐水泥100份;细集料400‑450份;纳米填料150‑200份;水90‑110份;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30‑40份;玻璃纤维20‑25份。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S1.混合硅酸盐水泥、水,搅拌均匀形成水泥浆液;S2.水泥浆液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玻璃纤维形成预混物;S3.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纳米填料形成混凝土浆液;S4.浇筑,养护固化,脱模,形成高强度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较高,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适用性较广。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强度有限,难以满足一些特殊工程所需,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具有强度较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份;细集料400-450份;纳米填料150-200份;水90-110份;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30-40份;玻璃纤维20-2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较高,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适用性较广;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纤维,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开裂的能力,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适用性较广;通过在混凝土中取消粗集料仅加入细集料以及纳米填料,利用纳米填料填充在细集料之间的间隙中,使得混凝土结构密实,减少空隙,减少薄弱点的产生,使得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较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锆石粉15-3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锆石粉,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进而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胶黏剂10-2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聚氨酯胶黏剂,利用聚氨酯胶黏剂填充细集料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使得混凝土结构欲发生运动时通过聚氨酯胶黏剂的弹性形变产生的阻尼能抵消部分外力带来的能量,使得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更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氘代丙酮0.01-0.05份;烟酮0.05-0.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氘代丙酮、烟酮并以特定比例与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配合,有效增加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效果,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更佳,进而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使得混凝土的适用性较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烷偶联剂5-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使得各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使得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效果更佳,更好地提高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陶瓷粉10-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陶瓷粉,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填料为纳米二氧化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具有强度较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硅酸盐水泥、水,搅拌均匀形成水泥浆液;S2.水泥浆液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玻璃纤维,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S3.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纳米填料,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浆液;S4.将混凝土浆液浇筑至模具中,养护固化,脱模,形成高强度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将水泥浆液与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以及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细集料以及纳米填料,避免大量的细集料以及纳米集料加入水泥浆液中后影响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的分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较高,使得混凝土更好地适用于特殊工程中,适用性较广;2.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氘代丙酮、烟酮并以特定比例与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配合,有效增加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效果;3.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使得各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使得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效果更佳,更好地提高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硅酸盐水泥采用华权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出售的华新水泥P.O42.5;细集料采用灵寿县展腾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河沙;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采用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CAS:18027-45-7;玻璃纤维采用深圳市天之途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短切玻璃纤维;锆石粉采用灵寿县展腾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锆石粉;聚氨酯胶黏剂采用海南必凯水性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F81环保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氘代丙酮采用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氘代丙酮;烟酮采用上海联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烟酮;硅烷偶联剂采用东莞市绿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出售的硅烷偶联剂KH-792;陶瓷粉采用灵寿县英波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陶瓷粉;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江苏天行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纳米二氧化硅;减水剂采用上海云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木质素磺酸钠。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参照图1,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水90kg、减水剂11kg,转速75r/min,搅拌5min,形成水泥浆液;S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30kg、玻璃纤维2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形成预混物;S3.在预混物中加入细集料400kg、纳米二氧化硅150kg,转速45r/min,搅拌15min,形成混凝土浆液,转速2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S4.将混凝土浆液浇注至模具中,静置1小时后,用海绵层包裹模具,朝向海绵层洒水以保持海绵层湿润,持续养护7天后,拆卸模具,形成高强度混凝土。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水100kg、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硅酸盐水泥100份;/n细集料400-450份;/n纳米填料150-200份;/n水90-110份;/n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30-40份;/n玻璃纤维20-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细集料400-450份;
纳米填料150-200份;
水90-110份;
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30-40份;
玻璃纤维2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锆石粉15-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胶黏剂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氘代丙酮0.01-0.05份;
烟酮0.05-0.1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春华吴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秋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