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1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包括:分管盘,分管盘的盘面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分管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分管凹槽,每条分管凹槽均沿着圆锥面的母线方向设置,分管盘倾斜设置在安装支架上,驱动机构能驱使分管盘上的每个分管凹槽不断从进料位置转动至出料位置,进料位置位于分管盘的顶部最高位置,转动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呈水平状态,分管盘绕自身轴线旋转180度能使装有吸管的分管凹槽从进料位置刚好转动至出料位置,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和吸管均呈竖直状态,吸管能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掉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快速实现吸管的转向,从而为吸管快速高效地植入至饮料瓶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Branch steering device of suc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料灌装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饮料灌装生产的高速发展,饮料灌装的人性化要求和卫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在饮料灌装过程中,将吸管植入饮料瓶中后再进行封盖,消费者饮用时,打开瓶盖吸管从瓶内浮起,这样既卫生又方便,极为人性化。为了实现将每根吸管植入至饮料瓶内,则需要研发一款能将杂乱无章的吸管一根一根地整理出来,然后再依次投入至饮料瓶内。为此本公司研发了一款用于与吸管整理装置相衔接的、能将水平状态的吸管一一分开,然后再将其转变成竖直状态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结构巧妙,吸管能快速的实现水平状态至竖直状态的转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包括:分管盘,分管盘的盘面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分管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凹进的分管凹槽,每条分管凹槽均沿着圆锥面的母线方向设置,分管盘倾斜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由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管盘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能驱使分管盘上的每个分管凹槽不断从进料位置转动至出料位置,所述的进料位置位于分管盘的顶部最高位置,转动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呈水平状态,单根吸管能从进料位置落入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分管盘绕自身轴线旋转180度能使装有吸管的分管凹槽从进料位置刚好转动至出料位置,运动至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和吸管均呈竖直状态,吸管能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掉出。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分管凹槽的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凹槽本体,凹槽本体两侧分别为第一凹槽导向面和第二凹槽导向面,第一凹槽导向面沿分管盘的径向设置、且与凹槽本体圆滑过渡,第二凹槽导向面由下向上、并呈向外张开状倾斜;分管盘的旋转方向使得每个分管凹槽的第二凹槽导向面总是先于第一凹槽导向面到达进料位置。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第二凹槽导向面与凹槽本体的连接部位之间形成用于挡设吸管的卡挡凸棱。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所述的分管盘内设置有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沿分管盘的轴线倾斜设置且与分管盘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轴通过轴承活动支撑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相连接,电机能驱使驱动轴带动分管盘转动。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在进料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的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三道导向挡板,三道导向挡板分别挡设在落入有吸管的分管凹槽的上端部的外侧、下端部的外侧以及底部。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出料位置处设置有动力轮,所述的动力轮位于出料位置处的竖直状态的分管凹槽的外侧,动力轮能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的吸管相接触,动力轮滚动能驱使分管凹槽中的吸管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加速向下落出。进一步地,前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中,分管盘上开设有若干圈孔洞,每圈孔洞在分管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结构巧妙,能高效地将吸管一一分离开、并由由水平状态转向至竖直状态,然后快速输出,这为吸管能快速高效地植入至饮料瓶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向外张开状倾斜的第二凹槽导向面,为吸管落入凹槽本体中起到了很好地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吸管落入分管凹槽内的效率和准确性,并给吸管进入至分管凹槽中留了有效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右视方向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分管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包括:分管盘4,分管盘4的盘面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分管盘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凹进的分管凹槽41,每条分管凹槽41均沿着圆锥面的母线方向设置。分管盘4倾斜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并由安装支架5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管盘4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能驱使分管盘4上的每个分管凹槽41不断从进料位置100转动至出料位置200。所述的进料位置100位于分管盘4的顶部最高位置,转动至进料位置100处的分管凹槽41呈水平状态,单根吸管3能从进料位置100落入至进料位置100处的分管凹槽41中,分管盘4绕自身轴线旋转180度能使装有吸管3的分管凹槽41从进料位置100刚好转动至出料位置200,运动至出料位置200处的分管凹槽41和吸管3均呈竖直状态,吸管3能从出料位置200处的分管凹槽41中掉出。为了迅速出管,出料位置200处的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动力轮8,所述的动力轮8位于出料位置200处的竖直状态的分管凹槽41的外侧,动力轮8能与出料位置200处的分管凹槽41中的吸管3相接触,动力轮8滚动能驱使分管凹槽41中的吸管3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41中加速向下落出。本实施例中,分管盘4与安装支架5之间的安装结构包括:分管盘4内设置有驱动轴9,所述的驱动轴9沿分管盘4的轴线倾斜设置、且与分管盘4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轴9通过轴承活动支撑在安装支架5上,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与驱动轴9相连接,电机10能驱使驱动轴9带动分管盘4转动。本实施例中,分管凹槽41的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凹槽本体411,凹槽本体411两侧分别为第一凹槽导向面412和第二凹槽导向面413。第一凹槽导向面412沿分管盘4的径向设置、且与凹槽本体411圆滑过渡;第二凹槽导向面413由下向上、并呈向外张开状倾斜。分管盘4的旋转方向使得每个分管凹槽41的第二凹槽导向面413总是先于第一凹槽导向面412到达进料位置100。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导向面413与凹槽本体411的连接部位之间形成用于挡设吸管3的卡挡凸棱414。为了防止在分管盘4转动过程中,吸管3从分管凹槽41中脱离,本实施例中在进料位置100与出料位置200之间的安装支架5上还设置有三道导向挡板——第一导向挡板51、第二导向挡板52、第三导向挡板53,其中第一导向挡板51挡设在落入有吸管3的分管凹槽41的上端部的外侧,第二导向挡板52挡设在分管凹槽41的下端部的外侧,第三导向挡板53挡设在分管凹槽41的底部。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分管盘4的重量,分管盘4上开设有若干圈孔洞40,每圈孔洞40在分管盘4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工作原理如下:将分管盘4安装在落管通道2的底部,落管通道2的顶部连接用于盛放吸管3的料斗1。吸管3从料斗1中进入至落管通道2中,并且吸管3在落管通道2中由上至下单列水平横卧状排布。落管通道2的底部出口能与转动至进料位置100处的分管盘4的分管凹槽41相连通,落管通道2的底部出口处也即分管盘4的进料位置100。分管盘4快速转动,每个分管凹槽41的第二凹槽导向面413运动至落料位置100处时,位于落管通道2最底部的一根水平横卧状态的吸管3就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管盘,分管盘的盘面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分管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凹进的分管凹槽,每条分管凹槽均沿着圆锥面的母线方向设置,分管盘倾斜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由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管盘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能驱使分管盘上的每个分管凹槽不断从进料位置转动至出料位置,所述的进料位置位于分管盘的顶部最高位置,转动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呈水平状态,单根吸管能从进料位置落入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分管盘绕自身轴线旋转180度能使装有吸管的分管凹槽从进料位置刚好转动至出料位置,运动至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和吸管均呈竖直状态,吸管能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掉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管盘,分管盘的盘面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分管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向下凹进的分管凹槽,每条分管凹槽均沿着圆锥面的母线方向设置,分管盘倾斜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由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管盘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能驱使分管盘上的每个分管凹槽不断从进料位置转动至出料位置,所述的进料位置位于分管盘的顶部最高位置,转动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呈水平状态,单根吸管能从进料位置落入至进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分管盘绕自身轴线旋转180度能使装有吸管的分管凹槽从进料位置刚好转动至出料位置,运动至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和吸管均呈竖直状态,吸管能从出料位置处的分管凹槽中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的分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管凹槽的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凹槽本体,凹槽本体两侧分别为第一凹槽导向面和第二凹槽导向面,第一凹槽导向面沿分管盘的径向设置、且与凹槽本体圆滑过渡,第二凹槽导向面由下向上、并呈向外张开状倾斜;分管盘的旋转方向使得每个分管凹槽的第二凹槽导向面总是先于第一凹槽导向面到达进料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杨帆丁至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