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及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0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及新能源商用车,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网关,用于作为三条网段的隔离,在各条网段之间进行协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路由。所述的网关包括报文接收模块、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处理模块、转发模块;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需要在三路CAN报文之间转换的报文;报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通讯协议解析报文;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分拣报文信号并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将分拣后的报文重新打包信号;转发模块,用于按照目标CAN协议类型将重新打包的信号进行组包转发至目标总线。

A hybrid network architecture system of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and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及新能源商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及新能源商用车。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终端用户的年轻化,驾驶员对驾驶舱可感电子电器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商用车在车身域系统、信息娱乐域系统向着乘用车化方向发展。但乘用车的车身、信息娱乐电子电器部件多采用的通讯协议与新能源商用车采用的协议不同,导致无法直接匹配应用至商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乘用车的车身、信息娱乐电子电器部件多采用的通讯协议与新能源商用车采用的协议不同,导致无法直接匹配应用至商用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及新能源商用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所述的动力系统网段设置有动力系统节点;所述的车身系统网段设置有车身域节点;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设置有信息娱乐系统节点;网关,用于作为三条网段的隔离,在各条网段之间进行协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路由。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控制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包括报文接收模块、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处理模块、转发模块;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需要在三路CAN报文之间转换的报文;报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通讯协议解析报文;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分拣报文信号并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将分拣后的报文重新打包信号;转发模块,用于按照目标CAN协议类型将重新打包的信号进行组包转发至目标总线。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还包括数据隔离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报文解析模块,用于将报文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依据协议进行数据解析提取有效数据,并将有效数据存储至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中;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将数据发送至网关中的数据收发模块中,经过数据隔离模块,将数据转化为差分信号传输至转发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器包括用于通讯处理的ARM处理器和用于车辆控制处理的DSP处理器;所述的ARM处理器与总线控制器连接;所述的ARM处理器与DSP处理器连接;所述的DSP处理器与动力系统网段的节点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系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整车控制器节点、电机控制器节点、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节点、直流变换器节点、制动系统逆变器节点、助力转向系统逆变器节点和电池管理系统节点。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身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一键启动控制器节点、电子转向柱锁节点、驾驶员座椅控制系统节点、空调面板控制器节点、低速报警系统节点、智能前大灯随动系统节点、胎压监测系统节点和车身控制器节点。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盲区监测系统节点、后摄像头系统节点、行车记录仪节点、疲劳驾驶警示系统节点、多媒体交互系统节点、泊车距离提示节点、全景影像模块节点和组合仪表节点。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所述的新能源商用车包括混合网络架构系统,所述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所述的动力系统网段设置有动力系统节点;所述的车身系统网段设置有车身域节点;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设置有信息娱乐系统节点;网关,用于作为三条网段的隔离,在各条网段之间进行协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路由。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控制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包括报文接收模块、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处理模块、转发模块;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需要在三路CAN报文之间转换的报文;报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通讯协议解析报文;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分拣报文信号并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将分拣后的报文重新打包信号;转发模块,用于按照目标CAN协议类型将重新打包的信号进行组包转发至目标总线。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关还包括数据隔离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报文解析模块,用于将报文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依据协议进行数据解析提取有效数据,并将有效数据存储至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中;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将数据发送至网关中的数据收发模块中,经过数据隔离模块,将数据转化为差分信号传输至转发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器包括用于通讯处理的ARM处理器和用于车辆控制处理的DSP处理器;所述的ARM处理器与总线控制器连接;所述的ARM处理器与DSP处理器连接;所述的DSP处理器与动力系统网段的节点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系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整车控制器节点、电机控制器节点、车载充电机控制器节点、直流变换器节点、制动系统逆变器节点、助力转向系统逆变器节点和电池管理系统节点。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身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一键启动控制器节点、电子转向柱锁节点、驾驶员座椅控制系统节点、空调面板控制器节点、低速报警系统节点、智能前大灯随动系统节点、胎压监测系统节点和车身控制器节点。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节点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盲区监测系统节点、后摄像头系统节点、行车记录仪节点、疲劳驾驶警示系统节点、多媒体交互系统节点、泊车距离提示节点、全景影像模块节点和组合仪表节点。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搭建出混合网络架构拓扑,实现协议之间的转化,实现商用车乘用化的目的。相比要求乘用车先进的车身域与信息娱乐域等零部件更改协议,该方案成本低,开发阻力小,可以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同时,采用该混合网络架构,拓展性强。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网络架构拓扑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n所述的动力系统网段设置有动力系统节点;所述的车身系统网段设置有车身域节点;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设置有信息娱乐系统节点;/n网关,用于作为三条网段的隔离,在各条网段之间进行协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路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所述的网关连接有动力系统网段、车身系统网段和信息娱乐系统网段;
所述的动力系统网段设置有动力系统节点;所述的车身系统网段设置有车身域节点;所述的信息娱乐系统网段设置有信息娱乐系统节点;
网关,用于作为三条网段的隔离,在各条网段之间进行协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控制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包括报文接收模块、报文解析模块、报文处理模块、转发模块;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需要在三路CAN报文之间转换的报文;
报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通讯协议解析报文;
报文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分拣报文信号并按照通讯矩阵要求,将分拣后的报文重新打包信号;
转发模块,用于按照目标CAN协议类型将重新打包的信号进行组包转发至目标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的混合网络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还包括数据隔离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
报文解析模块,用于将报文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依据协议进行数据解析提取有效数据,并将有效数据存储至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中;
存储器中的发送数组将数据发送至网关中的数据收发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龙刘洋张波姜能涛孙光亮李相涛纪文玉王雪松郭梦娇陈晓莹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