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85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设有入轴装置,铆轴机一侧设有运输架,运输架分别连接于派料架和送料桥,送料桥一端连接于铆轴机设置的通道架,且通道架的转角处均分别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让通道架实现推送的作用,且通道架一侧设有挤压装置和入轴装置,挤压装置分别设有挤压头、第一气缸和第二感应器,挤压装置通过第二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挤压头连接于通道架内部设置的通道,入轴装置通过入轴架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第四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且入轴架通过通过第一协合柱连接于通道架内部设置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铆轴机具有自动入轴的作用,让铆轴机具有节省人力资源和加大生产量的作用。

Automatic rotor into shaft rive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铆轴机
,更具体地说,尤其设计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
技术介绍
铆轴机是采用轴柱和转子铆接组装的作用,现在的铆轴机对转子铆接轴柱时只能采用人工加入单独轴柱或转子,这会浪费人力资源,且加工速度比较慢的情况,现在的铆轴机缺少一种能自动化的加工功能,让铆轴机能自动入轴,且具有流水线加工的模式,让铆轴机自动入轴柱和铆接转子的作用,这样的铆轴机能节省人力资源和增大生产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设有入轴装置,铆轴机一侧设有运输架,运输架分别连接于派料架和送料桥,送料桥一端连接于铆轴机设置的通道架,且通道架的转角处均分别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让通道架实现推送的作用,且通道架一侧设有挤压装置和入轴装置,挤压装置分别设有挤压头、第一气缸和第二感应器,挤压装置通过第二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挤压头连接于通道架内部设置的通道,入轴装置通过入轴架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第四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且入轴架通过通过第一协合柱连接于通道架内部设置的通道,本专利技术的铆轴机具有自动入轴的作用,让铆轴机具有节省人力资源和加大生产量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铆轴机分别设有控制器、通道架和运输架,该通道架通过送料桥运输架,该运输架连接于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支架设置于铆轴机的框架,所述通道架转角侧均分别设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穿插连接于通道架内部,且第二气缸设有第一感应器,其第一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且通道架一侧设有挤压装置和入轴装置,该挤压装置和入轴装置通过控制器连接于通道架,其入轴装置通过第一协合柱连接于通道架,其入轴装置底部一侧对应设置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该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组合形成一体,且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一端设置于活动架,该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组合内部形成协合槽,其活动架设置于通道架外一侧。进一步,所述入轴装置顶部分别设有第四气缸和插板,该第四气缸设有伸缩轴连接于插板,该插板活动连接于入轴装置设置的入轴槽且入轴装置底部分别设有第五气缸和活动板,该第五气缸设有伸缩轴连接于活动板,其活动板穿插连接于入轴槽,所述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连接于控制器。进一步,所述入轴装置底部一侧连接于入轴架,该入轴架设有滑轴槽,该滑轴槽连接于入轴槽,且入轴架一侧设有第六气缸和第四感应器,该第六气缸通过第四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其第六气缸分别设有轴承架和敲击头,该敲击头通过第六气缸和轴承架活动连接于轴柱。进一步,所述入轴装置内设有调节板。进一步,所述入轴装置通过入轴架的出口对应连接于组合的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该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为对称组合机构,且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连接的活动架一侧设有第三感应器,该活动架通过第三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进一步,所述第一协合柱内部设有协合槽,该协合槽为对称组合机构,且协合槽为上宽下窄的结构。进一步,所述挤压装置分别设有第一气缸和挤压头,该第一气缸连接于第二感应器,该第二感应器设置在通道架一侧,且第二感应器也连接于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连接于第一气缸通过第二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进一步,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分别设有固定架和推头,该固定架设置于通道架,且固定架内部嵌入设置推头。进一步,支架71顶部设有控制器70,且支架70一侧设置紧固架80,该紧固架80挤压连接于轴柱,且紧固架80通过轴柱连接于固定板81。进一步,铆轴机1的底部框架分别设有调节手6,该调节手6通过调节柱7连接于调节架8,该调节架8设置于通道架5、挤压装置10和入轴装置13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铆轴机设有入轴装置,具有自动入轴作用,且具有生产线模式增大生产量的作用,铆轴机一侧设有运输架,运输架具有自动运输转子给予铆轴机的加工的作用,运输架一端连接于派料架,另一端的一侧通过送料桥连接于铆轴架的通道架,运输架内部设有链条,且链条两侧设有齿轮,让运送带为环形结构,让运输架具有自动送料的作用;且运输架一侧连接的送料桥设有第五感应器,送料桥设置的第五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线管连接于运输架,让运输架具有启动和关闭的作用,且具有节约电源的作用;通道架内部设有通道,通道架的转角处均分别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固定架设置于通道架的作用,且第二气缸设置的推头嵌入设置于固定架内部,第二气缸设置的部位均设有第一感应器,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让第二气缸具有推送转子前进的作用;铆轴机在通道架一侧分别设有挤压装置和入轴装置,挤压装置设有挤压头连接于通道架,挤压装置顶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第二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第二感应器设置于通道架一侧,且第二感应器也连接于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穿插连接于通道架内部,第二感应器连接于挤压装置第一气缸和对应挤压装置设置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具有稳定转子给予挤压装置挤压转子,让转子平整连接于通道架的作用;入轴装置设置调节板具有调节放置轴柱空腔长度的作用,具有助于放置轴柱长度的作用,防止放置的轴柱凌乱的作用;入轴装置顶部分别设置第四气缸和插板,插板连接于第四气缸,第四气缸通过伸缩轴连接于插板,插板连接于入轴装置设置的入轴槽,让入轴槽具有疏通的作用;入轴装置底部分别设置第五气缸和活动板,第五气缸通过伸缩轴连接于活动板,且活动板连接于入轴槽和滑轴槽,让入轴槽具有排序派送轴柱的作用;入轴装置底部一侧设有入轴架,入轴架设置的滑轴槽连接于入轴槽,人轴架的出口对应连接于组合的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为对称组合形成一体的框架,且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组合内部设有协合槽连接于轴柱,让轴柱稳定连接于转子的作用,且协合槽也为对称组合形成一体的作用,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一端连接于活动架,活动架设有活动轴,活动轴通过第三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让第一协合柱和第二协合柱具有组合和分裂的作用;入轴架一侧设置的第六气缸通过第四感应器连接于控制器,第四感应器感测第一协合柱活动分开启动第六气缸,第六气缸分别设有轴承架和敲击头,敲击头为倾斜框架,且敲击头通过轴承架具有活动向下两件于轴柱,让轴柱铆接于相对的转子作用;铆轴机一侧通过支架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于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连接于相对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六气缸和送料桥,总结以上所述,让铆轴机具有自动入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背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入轴装置结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包括铆轴机(1),所述铆轴机(1)分别设有控制器(70)、通道架(5)和运输架(2),该通道架(5)通过送料桥(4)运输架(2),该运输架(2)连接于控制器(41),该控制器(41)通过支架(71)设置于铆轴机(1)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架(5)转角侧均分别设有第二气缸(51),该第二气缸(51)穿插连接于通道架(5)内部,且第二气缸(51)设有第一感应器(60),其第一感应器(60)连接于控制器(70),且通道架(5)一侧设有挤压装置(10)和入轴装置(13),该挤压装置(10)和入轴装置(13)通过控制器(70)连接于通道架(5),其入轴装置(13)底部一侧对应设置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该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组合形成一体,且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一端设置于活动架(33),该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组合内部形成协合槽(32),其活动架(33)设置于通道架(5)外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包括铆轴机(1),所述铆轴机(1)分别设有控制器(70)、通道架(5)和运输架(2),该通道架(5)通过送料桥(4)运输架(2),该运输架(2)连接于控制器(41),该控制器(41)通过支架(71)设置于铆轴机(1)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架(5)转角侧均分别设有第二气缸(51),该第二气缸(51)穿插连接于通道架(5)内部,且第二气缸(51)设有第一感应器(60),其第一感应器(60)连接于控制器(70),且通道架(5)一侧设有挤压装置(10)和入轴装置(13),该挤压装置(10)和入轴装置(13)通过控制器(70)连接于通道架(5),其入轴装置(13)底部一侧对应设置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该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组合形成一体,且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一端设置于活动架(33),该第一协合柱(14)和第二协合柱(15)组合内部形成协合槽(32),其活动架(33)设置于通道架(5)外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轴装置(13)顶部分别设有第四气缸(53)和插板(40),该第四气缸(53)设有伸缩轴(42)连接于插板(40),该插板(40)活动连接于入轴装置(13)设置的入轴槽(41)且入轴装置(13)底部分别设有第五气缸(54)和活动板(44),该第五气缸(54)设有伸缩轴(42)连接于活动板(44),其活动板(44)穿插连接于入轴槽(41),所述第四气缸(53)和第五气缸(54)连接于控制器(70)。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自动转子入轴铆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轴装置(13)底部一侧连接于入轴架(72),该入轴架(72)设有滑轴槽(73),该滑轴槽(73)连接于入轴槽(41),且入轴架(72)一侧设有第六气缸(55)和第四感应器(63),该第六气缸(55)通过第四感应器(63)连接于控制器(70),其第六气缸(55)分别设有轴承架(45)和敲击头(46),该敲击头(46)通过第六气缸(55)和轴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醒安江小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百连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