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85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包括悬挂的平衡助力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机架、挂钩、动力机构、丝杆、滑块和顶升结构,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平衡助力机构上,所述丝杆与所述动力机构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内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滑块与所述顶升结构铰接,所述顶升结构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滑块在丝杆上运动带动所述顶升结构的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结构巧妙的操作机构,便于操作员更灵活地操纵设备,操作人机性较强,有助于降低使用作业人员的疲劳强度。

A lifting device for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
技术介绍
多连杆后悬总成在总装车间后悬分装线装配时,需要将专用的后悬1G保持夹具安装在后悬总成上,以保证后悬总成保持在1G状态,提高其在主线(底盘线)流动时的通过性。当车辆通过底盘线后,需要利用外部机构再次压缩后悬螺旋弹簧并使后悬总成维持1G状态,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将后悬1G保持夹具拆除。目前技术手段中主要采用地面行走式专用顶升设备配合专用挂钩实现多连杆后悬总成维持1G状态,专用挂钩一端连接在设备主体上,另一端挂在后副车架焊接总成横梁上;或将举升机构设置在底盘合车线辊床两侧,实现左右独立举升控制,同时利用连接到合车滑橇托盘base板上的挂钩限制后副车架顶升高度,以实现在后副车架(车身)保持水平姿态的同时压缩后副车架下摆臂达到1G状态。但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人机性较差,作业疲劳强度高;耐久性较差,维保频繁;占地面积大,损失1个车位空间;设备比较笨重,操作人机性较差、对准的精度不好控制,操作不方便,使得作业人员作业疲劳强度高;对合车滑橇base板精度影响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机构和悬挂在总装车间主线上的平衡助力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机架、挂钩、动力机构、丝杆、滑块和顶升结构,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平衡助力机构上,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杆与所述动力机构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内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杆上移动同步带动所述顶升结构的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机构和悬挂在总装车间主线上的平衡助力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机架、挂钩、动力机构、丝杆、滑块和顶升结构,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平衡助力机构上,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杆与所述动力机构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内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杆上移动同步带动所述顶升结构的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助力机构包括平衡缸和平衡臂,所述平衡缸通过平衡臂悬挂在总装车间主线上,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平衡缸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总成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结构包括摆臂和顶升块,所述摆臂包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臂杆、第二臂杆和第三臂杆,所述第二臂杆两头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远离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第三臂杆远离所述第二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上设有的转动轴铰接,所述顶升块设在所述第二臂杆上,所述顶升块用于顶升汽车的后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怿肖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