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26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包括舌形板、托手板、弧形槽、滑板、腕枕以及托盘;托手板包括短边和长边,舌形板与托手板平行并固定设置在短边上,弧形槽沿长边方向横卧在托手板上,托盘设置在长边上靠近舌形板的一端,托手板与弧形槽重叠处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位于托手板远离舌形板的一端,滑板位于弧形槽内且通过螺钉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槽内,腕枕设置在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便于收纳整理,且能妥善固定病患手腕部,提供良好穿刺环境,还能统一整齐地摆放穿刺耗材,为穿刺成功提供保障。

A portable adjustable radial artery puncture holding device with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麻醉手术前行动脉穿刺置管测压是现阶段最常用的创动脉测压方法,由于桡动脉位置表浅并相对固定,因此成为首选的穿刺途径。桡动脉穿刺具有解剖部位表浅,易固定穿刺,止血容易,并发症少,无需长时间卧床,缩短留院时间,节省费用等特点,符合患者需求。桡动脉穿刺中要求患者手指掌面尽量背曲,使穿刺部位皮肤绷紧,固定桡动脉,确保穿刺的成功率。随着手术量日益增多,为了缩短手术间期,医院的麻醉前桡动脉穿刺工作均在麻醉准备房间进行。此刻患者均躺在周转床上,常规的托手板无法安装使用,导致很多医务工作者只能借助一些桌椅板凳等工具来完成穿刺。这样既不能保证无菌条件,也无法实现桡动脉穿刺所需要的腕关节过伸位,稳定性不够,舒适度差,而且动脉穿刺所需要的穿刺耗材无处摆放,诸多因素均影响穿刺操作,增加了穿刺失败率,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不仅可以妥善固定患者手腕部,提供良好的穿刺环境,还可以整齐统一的摆放穿刺耗材,为穿刺的成功提供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包括舌形板、托手板、弧形槽、滑板、腕枕以及托盘;所述托手板包括短边和长边,所述舌形板与所述托手板平行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边上,所述弧形槽沿所述长边方向横卧在所述托手板上,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长边上靠近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托手板与所述弧形槽重叠处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托手板远离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弧形槽内且通过螺钉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腕枕设置在所述滑板上。优选地,所述长边靠近所述舌形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弧形槽均位于所述托手板的同一侧,所述固定杆上表面与所述托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弧形槽上边沿与所述托手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优选地,所述托盘上表面设有物品摆放槽,所述物品摆放槽一侧设有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开口方向与所述物品摆放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n型凹槽可拆卸的扣装在所述固定杆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滑动槽在所述长边上的投影不重叠。优选地,所述滑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腕枕固定部以及手指固定部,所述腕枕固定部与所述手指固定部相互垂直,所述腕枕固定部垂直于所述长边,所述手指固定部平行于所述弧形槽且与所述滑动槽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腕枕固定部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滑动槽和所述通孔旋接在所述腕枕上,所述螺钉位于所述托手板的下方的一端旋接有用以锁紧固定的螺母。优选地,所述手指固定部远离所述腕枕固定部的一端设有带扣,所述带扣上设有长条形固定带。优选地,所述腕枕固定部上下表面以及所述滑动槽内壁均设有圆形凸点。优选地,所述腕枕包括T型底座和枕垫,所述枕垫设置在所述T型底座上,所述螺钉旋接在所述T型底座的尾端。优选地,所述托手板远离所述舌形板的一端设有弧形孔。优选地,所述舌形板与所述托手板一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舌形板能灵活固定在床垫下方,不仅便携且使用方便;利用托手板和弧形槽能有效限位患者手臂,避免手臂大幅度水平活动;利用滑板与腕枕的组合,能根据病患手臂的长短调节固定腕枕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且能妥善固定和暴露患者腕部,便于穿刺;托手板上配置托盘,能整齐统一地摆放穿刺耗材,为桡动脉穿刺提供良好的穿刺环境,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托盘可拆卸,便于收纳盒整理,便于在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的滑板与腕枕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的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的托盘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包括舌形板1、托手板2、弧形槽3、滑板4、腕枕5以及托盘6;托手板2包括短边7和长边8,舌形板1与托手板2平行并固定设置在短边7上,弧形槽3沿长边8方向横卧在托手板2上,托盘6设置在长边8上靠近舌形板1的一端,托手板2与弧形槽3重叠处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位于托手板2远离舌形板1的一端,滑板4位于弧形槽3内且通过螺钉10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槽9内,腕枕5设置在滑板4上。在一实施例中,利用舌形板1能将托手装置插入承载病患的转运床的床垫下方,舌形板1前端为圆弧形,能在便于插入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避免在拿取过程中对医护人员及病患造成误伤。弧形槽3用来承载手臂以及对手臂进行限位,弧形槽3的宽度适用于多种体型的病患的上肢,弧形槽3为防水的软性材料,能提高病患的舒适度且便于清洁,弧形槽3距离舌形板1有一定距离,便于舌形板1有足够的体积嵌插在周转床床垫的下方,以使装置固定牢固。托手板2用于承载支撑弧形槽3。滑板4用于固定腕枕5以及手指,从而暴露待穿刺部位,滑板4弯曲弧度与弧形槽3弯曲弧度相同,能使滑板4与弧形槽3表面贴合,增大摩擦力。滑动槽9用以调节腕枕5与滑板4在弧形槽3内的位置。腕枕5用以支撑病患手腕,使手腕过伸以暴露穿刺位置,腕枕5为防水的软性材料,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便于清洁。托盘6用以承载穿刺用耗材,使穿刺耗材统一摆放。如图1所示,优选地,长边8靠近舌形板1的一端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与弧形槽3均位于托手板2的同一侧,固定杆11上表面与托手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槽3上边沿与托手板2之间的距离,托盘6设置在固定杆11上。固定杆11用以支撑固定托盘6,便于托盘6的安装和拆卸,固定杆11高于弧形槽3,能使托盘6固定更灵活,托盘6可横跨在弧形槽3上方,也可以设置在远离弧形槽3的一侧,根据医护人员具体操作灵活调节,以便于穿刺为准。如图4所示,优选地,托盘6上表面设有物品摆放槽61,物品摆放槽61一侧设有n型凹槽62,n型凹槽62开口方向与物品摆放槽61开口方向相反,n型凹槽62可拆卸的扣装在固定杆11上。利用n型凹槽62与固定杆11相配合,既能够使托盘6灵活固定和拆卸,又能保证固定的稳定性,相较于圆弧形凹槽而言,防滑效果更好,能保证托盘6固定时水平。物品摆放槽61的设置,能够在同一摆放穿刺耗材的同时避免穿刺耗材的滑落,提高了实用性。如图1所示,优选地,固定杆11与滑动槽9在长边8上的投影不重叠。能防止印托盘6的的设置造成手指固定不便。如图3所示,优选地,滑板4包括一体连接的腕枕固定部41以及手指固定部42,腕枕固定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舌形板、托手板、弧形槽、滑板、腕枕以及托盘;所述托手板包括短边和长边,所述舌形板与所述托手板平行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边上,所述弧形槽沿所述长边方向横卧在所述托手板上,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长边上靠近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托手板与所述弧形槽重叠处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托手板远离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弧形槽内且通过螺钉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腕枕设置在所述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舌形板、托手板、弧形槽、滑板、腕枕以及托盘;所述托手板包括短边和长边,所述舌形板与所述托手板平行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短边上,所述弧形槽沿所述长边方向横卧在所述托手板上,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长边上靠近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托手板与所述弧形槽重叠处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托手板远离所述舌形板的一端,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弧形槽内且通过螺钉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腕枕设置在所述滑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靠近所述舌形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弧形槽均位于所述托手板的同一侧,所述固定杆上表面与所述托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弧形槽上边沿与所述托手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表面设有物品摆放槽,所述物品摆放槽一侧设有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开口方向与所述物品摆放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n型凹槽可拆卸的扣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托盘的便携式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滑动槽在所述长边上的投影不重叠。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世阳张斯璧张军霞陈静刘存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