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26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0
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的保护垫安装在“U”型套内使用,保护垫能保护患者的颜面部、调节患者面部温度,摄像头及LED灯能随时观察手术时患者的面部的情况,避免气管导管管道脱落及颜面部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由保护垫、控制器、连接管三个部分组成,保护垫为方形或椭圆形,中央为空心,由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组成,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气囊甲、气囊乙与气柱底部相连接,气柱安置在二组气囊中间,气柱在二组气囊中间表面部分设有若干细微气孔;保护垫按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的形状与组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圈套式、互叠式、分格组合式。控制器气囊内气压值压力、气囊甲与气囊乙充、放气互换时间与方式、气柱风速、摄像头及LED灯工作。保护垫、控制器、通过连接管连接。

Protective pad device for operation pron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
技术介绍
俯卧位是骨科、神经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但该体位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弊端:1、不能实时便捷观察气管导管位置及管道衔接情况,一旦管道脱落,如未能及时发现,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2、极易造成患者颜面部压伤。其中因对眼部的压迫引起视力损伤的并发症近年在文献中陆续出现相关报道,由于术中体位摆放不当忽视对眼部的保护,造成病人术后视力损伤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颜面部受伤的原因如下:病人在麻醉后,由于知觉丧失,肌肉也趋于松弛无力,保护性反射作用消失,病人失去自主调节能力,体位改变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都有相应改变,颜面部成为俯卧位时身体支撑点之一(主要是头部的支撑点),长时间手术容易引起颜面部压伤。全麻状态下70%的患者双眼不能完全闭合,导致双眼球外露,角膜干燥,加上术前30min应用抑制腺体分泌的麻醉辅助药,可加重球结膜的干燥,致使术后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当角膜上层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损伤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趁机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其特征是由保护垫、控制器、连接管三个部分组成;所述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的保护垫为方形或椭圆形,中央为中空,由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组成,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气囊甲、气囊乙与气柱底部相连接,气柱设置在二组气囊中间,气柱在二组气囊中间表面部分设有若干个微细小孔;保护垫按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的形状与组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圈套式、互叠式、分格组合式:控制器由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摄像头及LED灯、显示屏、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管、电磁阀、连接管口组成;设定单元包括气囊内气压值、气囊甲与气囊乙充放气互换时间与方式、气柱流量、摄像头及LED灯工作状态的设定;连接管分为气囊甲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其特征是由保护垫、控制器、连接管三个部分组成;所述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的保护垫为方形或椭圆形,中央为中空,由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组成,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气囊甲、气囊乙与气柱底部相连接,气柱设置在二组气囊中间,气柱在二组气囊中间表面部分设有若干个微细小孔;保护垫按气囊甲、气囊乙、气柱的形状与组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圈套式、互叠式、分格组合式:控制器由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摄像头及LED灯、显示屏、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管、电磁阀、连接管口组成;设定单元包括气囊内气压值、气囊甲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生张转周炜田顺平邢智杨阳张荦马蓉蓉眭伟孙建宏袁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