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20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禽类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包括切刀、连接板、固定架、放置仓、固定座、夹持杆、夹持板、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杆沿与固定座铰接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放置仓,将待去头的家禽以头朝下的方式放入放置仓的容纳槽内,禽头将在重力作用下,由凸出部的通槽内穿出,并位于两个夹持板的夹持槽内,通过驱动装置,保证切刀进行去头时,脖颈不会产生避让,造成无法完整切断禽头的现象,另外由于夹持板上的弧形槽成弧形,因此能适应不同粗细的家禽脖颈进行夹持。

An efficient decapitation device for poultry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类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
技术介绍
禽类肉制品加工作业时,需要将家禽的头部去除,目前的去头作业的方式仍然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作业的,这样的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中国专利号CN207653464U公开了一种家禽自动割头机,包括机架、导向机构、切割机构和调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主机箱体,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主机箱体的外侧,并有一部分插入到主机箱体内,所述切割机构安装在主机箱体的上端和内部,所述调正机构安装在机架的后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因人工去头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是这样的设备无法对家禽的脖颈进行定位,使得切刀切除的位置精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影响去头的精度,显然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它可以实现提高去头效率及精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包括设于外部去头设备上的切刀,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竖直连接在外部去头设备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水平设于连接板上;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固接在固定架上,其上设有通孔形式的容纳槽,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同轴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通槽;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放置仓下方;夹持杆,所述夹持杆设有两个且下端对称较接在固定座上;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固接在两个夹持杆远离固定座一端上,两个所述夹持板在相对侧外壁各设有一弧形槽,两个所述夹持板上的弧形槽围成一个夹持槽,所述切刀移动时,能够由所述夹持板与凸出部之间通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杆沿与固定座铰接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竖直设有多个腰型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减。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于固定座内;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驱动连接在气缸上;铰链杆,所述铰链杆设有两个,其下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浮动板相对两端,其上端穿出所述固定座且分别与两个夹持杆枢接,对应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铰链杆自由通过的避空槽。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板内嵌装有螺纹衬套,所述螺纹衬套内螺纹插装有一螺杆,所述螺杆底端穿出浮动板且与气缸的气缸杆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放置仓,将待去头的家禽以头朝下的方式放入放置仓的容纳槽内,禽头将在重力作用下,由凸出部的通槽内穿出,并位于两个夹持板的夹持槽内,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夹持杆沿固定座铰接处转动,使夹持板上的夹持槽内壁将脖颈进行夹持,一方面,在容纳槽对禽体的阻挡以及夹持槽内壁对脖颈的夹持作用下,使得家禽的脖颈处于拉伸状态,同时由于夹持杆在固定座上转动时,使夹持板对家禽脖颈具有向下的拉力,进而使得家禽脖颈处于张紧状态,此时,即对家禽脖颈进行了定位,同时保证切刀进行去头时,脖颈不会产生避让,造成无法完整切断禽头的现象,另外由于夹持板上的弧形槽成弧形,因此能适应不同粗细的家禽脖颈进行夹持,连接板上设置了竖直的腰型槽,通过外部螺钉穿过腰型槽,将连接板与外部去头设备连接,通过腰型槽能够使连接板竖直移动,从而提高凸出部与夹持板的高度间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长度的家禽脖颈,进一步地提高了去头的精度,容纳槽内壁自上而下的直径依次递减,使得家禽的头部在内壁上滑动,并自动导正,使家禽头部自动滑入凸出部的通槽内,一方面使家禽头部自动导入通槽内,提高家禽脖颈的定位效率,另一方面,使家禽禽体上附着的液体或血液能由容纳槽内流出,避免淤积在容纳槽内,造成污染,同时也便于容纳槽的清洗,设置驱动装置由气缸、浮动板、铰链杆组成,通过气缸动作,驱动铰链杆牵引夹持杆转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气缸属于机械部件,故障率较低,维护成本也较低,另一方面,气缸动作行程比较固定,使得夹持板每次夹持时,对家禽脖颈的夹持力度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对脖颈造成损伤,同时气缸动作较迅速,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气缸与浮动板、铰链杆、夹持杆组成铰链机构,增大了对家禽脖颈夹持的力矩,使家禽脖颈能处于张紧、拉伸状态,设置螺纹衬套及螺杆,通过螺杆的转动,使浮动板与气缸上气缸杆的距离可调,进而使夹持槽的夹持范围得以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家禽脖颈进行夹持,提高夹持精度及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俯视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连接板,2-固定架,3-放置仓,4-容纳槽,5-凸出部,6-通槽,7-切刀,8-固定座,9-夹持杆,10-夹持板,11-夹持槽,12-腰型槽,13-气缸,14-浮动板,15-铰链杆,16-螺纹衬套,17-螺杆,18-避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包括设于外部去头设备上的切刀7,还包括: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竖直连接在外部去头设备上;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水平设于连接板1上;放置仓3,所述放置仓3固接在固定架2上,其上设有通孔形式的容纳槽4,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5,所述凸出部5上同轴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槽6;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设于放置仓3下方;夹持杆9,所述夹持杆9设有两个且下端对称较接在固定座8上;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设有两个且分别固接在两个夹持杆9远离固定座8一端上,两个所述夹持板10在相对侧外壁各设有一弧形槽,两个所述夹持板10上的弧形槽围成一个夹持槽11,所述切刀7移动时,能够由所述夹持板10与凸出部5之间通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杆9沿与固定座8铰接处转动。所述连接板1上竖直设有多个腰型槽12。所述容纳槽4内壁内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13,所述气缸13设于固定座8内;浮动板14,所述浮动板14驱动连接在气缸13上;铰链杆15,所述铰链杆15设有两个,其下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浮动板14相对两端,其上端穿出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包括设于外部去头设备上的切刀(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竖直连接在外部去头设备上;/n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水平设于连接板(1)上;/n放置仓(3),所述放置仓(3)固接在固定架(2)上,其上设有通孔形式的容纳槽(4),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5),所述凸出部(5)上同轴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槽(6);/n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设于放置仓(3)下方;/n夹持杆(9),所述夹持杆(9)设有两个且下端对称较接在固定座(8)上;/n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设有两个且分别固接在两个夹持杆(9)远离固定座(8)一端上,两个所述夹持板(10)在相对侧外壁各设有一弧形槽,两个所述夹持板(10)上的弧形槽围成一个夹持槽(11),所述切刀(7)移动时,能够由所述夹持板(10)与凸出部(5)之间通过;/n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杆(9)沿与固定座(8)铰接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包括设于外部去头设备上的切刀(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竖直连接在外部去头设备上;
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水平设于连接板(1)上;
放置仓(3),所述放置仓(3)固接在固定架(2)上,其上设有通孔形式的容纳槽(4),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5),所述凸出部(5)上同轴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槽(6);
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设于放置仓(3)下方;
夹持杆(9),所述夹持杆(9)设有两个且下端对称较接在固定座(8)上;
夹持板(10),所述夹持板(10)设有两个且分别固接在两个夹持杆(9)远离固定座(8)一端上,两个所述夹持板(10)在相对侧外壁各设有一弧形槽,两个所述夹持板(10)上的弧形槽围成一个夹持槽(11),所述切刀(7)移动时,能够由所述夹持板(10)与凸出部(5)之间通过;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杆(9)沿与固定座(8)铰接处转动。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宏飞宁光如刘铭曾丽影张玉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颍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