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00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围栏结构,相邻的围栏结构由多块栏板围合而成;栏板上方设有上横杆,栏板下方设有下横杆,栏板由多个挡板拼接而成,挡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固定桩,上横杆的底面和下横杆的顶面分别设有与对应固定桩相配合的固定槽;栏板两侧设有定位连接件,定位连接件包括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与相邻的栏板的上横杆榫接,下连接块与相邻的栏板的下横杆榫接;上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下连接块上设有导向孔,螺纹孔和导向孔上穿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上部设有螺纹部,固定柱的顶部连接有转盘,固定柱的底部设有螺旋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竹农对竹林进行块状分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隔装置,特别是一种竹林用的分隔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是我国竹林分布的重点省份,其竹资源培育和利用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浙江省竹林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浙北,因此也成为竹林退化比较严重的省份和地区。覆盖栽培是通过利用设施条件、生态因子等因素的人为控制,改变竹林生长物候期,实现笋芽反季节萌发的过程。这种强度人为干扰方式,以强选择压方式作用于竹类植物,严重影响着竹子的生命活动。特别是在长期传统的覆盖栽培模式下竹林经营技术的不完善,制约了新竹株的产生和正常生长,导致竹林林分退化甚至死亡;加之人们对竹林竹笋资源的强度掠夺,直接导致植株光合面积的减少,削弱了竹林对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加重了对竹林的胁迫作用。公开号为CN1063588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网格状交替式竹林覆盖栽培方法,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网格状交替式竹林覆盖栽培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未公开网格的具体结构,市面上也缺少适用于竹林的分隔工具。竹农一方面较难将竹林进行块状分隔,另一方面也不能根据竹地的实际情况对分隔围栏进行任意组合和调整,使用非常不方便。这制约了竹农通过网格状间隔设置、交替覆盖,实现竹林常年留竹,有效更新竹林种群的技术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本技术方便竹农对竹林进行块状分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将竹林块状分隔成不同尺寸,适用于不同种植环境的需要。r>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围栏结构,相邻的围栏结构由多块栏板围合而成;所述的栏板上方设有上横杆,栏板下方设有下横杆,所述的栏板由多个挡板拼接而成,挡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固定桩,所述上横杆的底面和下横杆的顶面分别设有与对应固定桩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的栏板两侧设有定位连接件,定位连接件包括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与相邻的栏板的上横杆榫接,下连接块与相邻的栏板的下横杆榫接;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下连接块上设有导向孔,螺纹孔和导向孔上穿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上部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部,固定柱的顶部连接有转盘,固定柱的底部设有螺旋叶。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由多个短杆经固定件连接而成,所述固定件包括锁紧件和扣板,所述锁紧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锁紧柱,两个锁紧柱之间设有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隔板,隔板的两侧设有燕尾滑块,所述扣板上设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圆槽;所述短杆的端部设有通孔,短杆的端面设有燕尾槽,底板上的锁紧柱分别贯穿两个短杆一端的通孔,且隔板两侧的燕尾滑块分别与两个短杆端面上的燕尾槽相契合。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挡板包括中间板,中间板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延伸板,相邻中间板中相对的两个延伸板相贴合,且贴合面为斜面;所述上连接块与对应的下连接块之间设有一对或两对转轴,每个转轴上铰接有边角板,所述边角板与对应延伸板紧密贴合,且贴合面为斜面。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延伸板和边角板的斜面处均开设有槽体,每个槽体内嵌设有用于相邻延伸板或延伸板与边角板紧密贴合的磁铁。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固定桩的底部设有U形固定件,挡板的端部卡在U形固定件上,且U形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将挡板锁紧在U形固定件上的多个螺栓。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固定柱的底端为锥形的。前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中,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有限位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围栏结构,相邻的围栏结构由多块栏板围合而成,围栏结构内部的区域作为砻糠覆盖区域。栏板由多个挡板拼接而成,栏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上横杆和下横杆,相邻上横杆之间利用上连接件连接,相邻下横杆之间利用下连接件连接。上连接块的螺纹孔和下连接块的导向孔上穿设固定柱,将每个固定柱的底部均旋入泥土中以达到整体的固定效果,并且固定柱的下部设置了螺旋叶,有利于将固定柱旋入土中,使用者操作时更加省力。利用围栏结构方便竹农对竹林进行块状分隔,整体的连接结构十分简单,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将竹林块状分隔成不同尺寸,适用于不同种植环境的需要。本技术的上横杆和下横杆由多个短杆经固定件连接而成,固定件包括锁紧件和扣板,将锁紧件上的两个锁紧柱分别插入两个短杆端部的通孔内,并且锁紧件隔板上的两个燕尾滑块分别与两个短杆端面的燕尾槽相契合,最后扣板的圆槽与锁紧柱配合连接并将利用扣板将两个短杆的端部紧紧压在扣板与底板之间,实现两根短杆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配合紧密,拆装十分方便,有利于按照需求组装上横杆和下横杆的长度,从而改变围栏结构的包围面积,灵活性较强,同时上横杆和下横杆可拆卸的设计方便了搬运。本技术的挡板包括中间板,中间板的两侧铰接延伸板,实现挡板可折叠的功能,方便拆卸后的搬运工作。相邻延伸板之间的贴合面为斜面,且经磁铁的吸力使相邻延伸板相连,使的挡板之间贴合紧密且装配方便。本技术固定桩的底部设置了U形固定件,挡板的端部卡在U形固定件上,经螺栓将U形固定件与挡板端部牢牢固定,增加了挡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个围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种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上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边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上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下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围栏结构,2-上横杆,3-下横杆,4-上连接块,5-下连接块,6-挡板,7-固定柱,8-转盘,9-短杆,10-固定件,11-固定槽,13-通孔,14-燕尾槽,15-锁紧件,16-底板,17-锁紧柱,18-隔板,19-燕尾滑块,20-扣板,21-圆槽,22-中间板,23-延伸板,24-固定桩,25-U形固定件,26-槽体,27-磁铁,29-螺纹孔,31-导向孔,32-螺纹部,33-螺旋叶,34-转轴,35-边角板,36-限位环,37-栏板,38-定位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其构成如附图1-13所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围栏结构1,图1为两个相邻的围栏结构1,图3是四个相邻的围栏结构1,相邻的围栏结构1由多块栏板37围合而成,整体可以如附图1中所示,只在需要覆盖砻糠的区域搭建围栏结构1,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连的围栏结构(1),围栏结构(1)由多块栏板(37)围合而成;所述的栏板(37)上方设有上横杆(2),栏板(37)下方设有下横杆(3),所述的栏板(37)由多个挡板(6)拼接而成,挡板(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固定桩(24),所述上横杆(2)的底面和下横杆(3)的顶面分别设有与对应固定桩(24)相配合的固定槽(11);所述的栏板(37)两侧设有定位连接件(38),定位连接件(38)包括上连接块(4)和下连接块(5),上连接块(4)与相邻的栏板(37)的上横杆(2)榫接,下连接块(5)与相邻的栏板(37)的下横杆(3)榫接;所述上连接块(4)上设有螺纹孔(29),下连接块(5)上设有导向孔(31),螺纹孔(29)和导向孔(31)上穿设有固定柱(7),固定柱(7)的上部设有与螺纹孔(29)相配合的螺纹部(32),固定柱(7)的顶部连接有转盘(8),固定柱(7)的底部设有螺旋叶(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连的围栏结构(1),围栏结构(1)由多块栏板(37)围合而成;所述的栏板(37)上方设有上横杆(2),栏板(37)下方设有下横杆(3),所述的栏板(37)由多个挡板(6)拼接而成,挡板(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固定桩(24),所述上横杆(2)的底面和下横杆(3)的顶面分别设有与对应固定桩(24)相配合的固定槽(11);所述的栏板(37)两侧设有定位连接件(38),定位连接件(38)包括上连接块(4)和下连接块(5),上连接块(4)与相邻的栏板(37)的上横杆(2)榫接,下连接块(5)与相邻的栏板(37)的下横杆(3)榫接;所述上连接块(4)上设有螺纹孔(29),下连接块(5)上设有导向孔(31),螺纹孔(29)和导向孔(31)上穿设有固定柱(7),固定柱(7)的上部设有与螺纹孔(29)相配合的螺纹部(32),固定柱(7)的顶部连接有转盘(8),固定柱(7)的底部设有螺旋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间隔覆盖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2)和下横杆(3)由多个短杆(9)经固定件(10)连接而成,所述固定件(10)包括锁紧件(15)和扣板(20),所述锁紧件(15)包括底板(16),底板(16)上设有两个锁紧柱(17),两个锁紧柱(17)之间设有垂直设置在底板(16)上的隔板(18),隔板(18)的两侧设有燕尾滑块(19),所述扣板(20)上设有与固定柱(7)相配合的圆槽(21);所述短杆(9)的端部设有通孔(13),短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贵宾温星张小平吴志庄钟浩潘雁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