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41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包括搭设沙障、大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混交防虫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了风蚀沙埋危害、水分和养分条件得到了改善,显著提高樟子松在西藏地区种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丰富西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Introduction and afforestation method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in difficult sites in Tib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栽培
,尤其涉及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总体的造林绿化效果对于我国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高原地区干旱、寒冷,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造林树种的选择上要求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风沙、耐冰冻、耐贫瘠等方面的能力,目前所选择的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柳树、杨树为主,尤其常绿树种选择性极小,适应西藏高海拔地区的大面积造林的针叶树很少见到,导致冬季时节阔叶树落叶后,缺少绿色,空气中氧气含量极低。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常绿针叶乔木,属深根性树种,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栗钙土等各种土壤环境中都能生长。天然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沙地草原。由于樟子松耐寒性和抗逆性强,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也具有引种的可能性。目前,还未见将樟子松引种到青藏高原地区的报道,因此,亟待探索出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包括搭设沙障、大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栽植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包括搭设沙障、大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栽植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地区困难立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樟子松引种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设沙障,樟子松栽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在造林前搭设沙障,沙障走向与主风方向垂直,沙障依据地形和造林环境条件搭设为立式沙障或卧式沙障,所述立式沙障或卧式沙障可设置为带状沙障或网格沙障;
S2:大坑换土,在引种地内按照栽植密度为18-22株/667m2挖栽植穴,栽植穴长度为40-60cm、宽度为40-60cm、深度为50-60cm,每个栽植穴用打碎的黏土或黄绵土5-6kg放入栽植穴底部;
S3:壮苗深栽,栽植苗选用5-6年生营养钵苗,苗木健壮、顶芽饱满、苗高≥60cm,栽植时先将营养钵去掉,并使营养土保持原有形状,然后将苗木置于栽植坑内,并使1/2左右营养土埋入坑内粘土中,苗木栽植深度高于根迹线5-10cm,最后覆沙踩实;
S4:浇水覆膜,栽实后浇水,每株浇水2-2.5kg,随栽随浇,栽植浇水后,于地表未干前覆膜,膜长度为60-70cm,宽度为60-70cm,地膜要紧贴树坑表面,舒展呈底形,覆膜后,苗木处于膜的中心。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桑曲珍杨涛史社强单增罗布付广军赵俊旦增尼玛米玛次仁石长春普布次仁赵晓彬李剑蔺雨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