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80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沿长度方向,所述隔离部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的外端面和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内端面,所述隔离部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外端面,各电池单元的所述电连接端子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出;其中,所述外端面设置有限位部,能够隔离从相邻通孔伸出的电连接端子,从而防止电连接端子接触导致的短路,提高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A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腔的多个电池单元,且该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相邻电连接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从而实现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现有的电池模组中,各电池单元电连接后,电连接端子与连接片之间存在错误连接的风险,从而导致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电连接端子接触、电连接端子与相邻连接片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沿长度方向,所述隔离部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的外端面和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内端面,所述隔离部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外端面,各电池单元的所述电连接端子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出;其中,所述外端面设置有限位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沿长度方向延伸。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弯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通孔的侧壁对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沿长度方向延伸;沿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一端与所述外端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板相连;所述第三限位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板沿宽度方向弯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18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弯折,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三限位板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宽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通孔的侧壁对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所述通孔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端部通孔、所述第二端部通孔和中部通孔,所述第一端部通孔与所述第二端部通孔位于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部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通孔与所述第二端部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端部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中部通孔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二端部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中部通孔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本申请中,通过在隔离部件设置限位部,能够隔离从相邻通孔伸出的电连接端子,从而防止电连接端子接触导致的短路,提高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且在隔离部件设置限位部后,无需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设置避让电连接端子的结构,从而保证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降低电池模组发热导致损坏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模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壳体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电池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隔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电池组件与隔离部件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1中电池组件与隔离部件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Ⅲ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10中Ⅳ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0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电池模组;11-壳体组件;111-上盖;112-下壳;112a-端板;112b-侧板;12-电池组件;121-中部电池单元;121a-中部电连接端子;122-第一端部电池单元;122a-第一端部电连接端子;123-第二端部电池单元;123a-第二端部电连接端子;124-第一连接部件;125-第二连接部件;13-隔离部件;131-限位部件;131a-第一限位板;131b-第一加强板;131c-第二限位板;131d-第三限位板;131e-倾斜面;131f-第二加强板;132-内端面;133-外端面;134-通孔;134a-第一端部通孔;134b-第二端部通孔;134c-中部通孔;134d-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考附图1~12,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模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壳体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电池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隔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电池组件与隔离部件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1中电池组件与隔离部件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Ⅲ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10中Ⅳ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其中,该电池模组1包括壳体组件11和电池组件12,其中,如图2所示,该壳体组件11可包括上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n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n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X)的端部,沿长度方向(X),所述隔离部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的外端面和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内端面,所述隔离部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外端面,各电池单元的所述电连接端子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出;/n其中,所述外端面设置有限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连接端子;
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X)的端部,沿长度方向(X),所述隔离部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的外端面和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内端面,所述隔离部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外端面,各电池单元的所述电连接端子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出;
其中,所述外端面设置有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沿长度方向(X)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Y),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通孔的侧壁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沿长度方向(X)延伸;
沿长度方向(X),所述第二限位板一端与所述外端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板相连;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