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瑞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7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包括内板体、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所述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分别对称位于内板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靠近内板体一侧的侧壁上与内板体的侧壁上通过多个连接板固定。本方案的信号指挥装置免去了信号旗频繁上下移动,减少了牵引钢丝绳的磨损,降低了损耗,同时减少了信号人员的维护力度,降低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夜晚信号旗发光可视,大大提高了船舶夜航的安全性,提高了指挥效率和指挥的精确性,同时因为号旗号灯的改进,致信号杆相应改进,节约了材料,节省了能源,操作维护简便,能接入最新的AIS智能指挥系统,更加充分体现本装置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信号指挥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
技术介绍
通行信号揭示是设在上下行船舶相互不能通视,同向对驶或并驶有危险的狭窄、急弯航段或单孔桥梁等需要通航控制的河段,利用其揭示该河段当航道上的通航状态,以表示允许或禁止通航,在长江干线,航道通行信号标志主要集中在川江山区峡谷河段的信号台上,上游航道素以“弯、窄、浅、急、险”而著称。信号台根据来船情况及时揭示信号,指挥过往船舶按顺序依次通过控制河段,信号台的通行指挥工作为保证控制河段船舶通行秩序、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的信号揭示装置存在以下的缺点:现有的信号揭示装置,多个指示箭头同时悬挂于信号杆上,仅仅靠箭头的上下距离来发出指挥信号,指示效果不强,且需两块信号旗频繁的上下移动,牵引钢丝磨损大,效率不高;现有信号旗、信号灯分离,未能集合相融,各自独立发挥功能,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信号旗,信号灯需要经常保养,其所处位置较高,每次需攀爬,作业时安全隐患较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包括内板体、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所述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分别对称位于内板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靠近内板体一侧的侧壁上与内板体的侧壁上通过多个连接板固定,所述内板体的下端靠近前侧板体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三角板,所述前侧板体的下端靠近内板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三角板固定,所述内板体的下端靠近后侧板体的一侧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三角板,所述后侧板体的下端靠近内板体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所述第四步进电机与第四三角板固定,所述内板体的上端靠近前侧板体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三角板,所述前侧板体的上端靠近内板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第二三角板固定,所述内板体的上端靠近后侧板体的一侧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三角板,所述后侧板体的上端靠近内板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与第三三角板固定。优选地,所述前侧板体外侧壁的中部安装有日光阀,所述后侧板体外侧壁的中部同样安装有日光阀。优选地,所述前侧板体和后侧板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第一LED灯体。优选地,所述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第三三角板和第四三角板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多个第二LED灯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的信号指挥装置免去了信号旗频繁上下移动,减少了牵引钢丝绳的磨损,降低了损耗,同时减少了信号人员的维护力度,降低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夜晚信号旗发光可视,大大提高了船舶夜航的安全性,提高了指挥效率和指挥的精确性,同时因为号旗号灯的改进,致信号杆相应改进,节约了材料,节省了能源,操作维护简便,能接入最新的AIS智能指挥系统,更加充分体现本装置的优越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的内板体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的内板体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1内板体、2前侧板体、3后侧板体、4连接板、51第一步进电机、52第二步进电机、53第三步进电机、54第四步进电机、61第一三角板、62第二三角板、63第三三角板、64第四三角板、7日光阀、8第一LED灯体、9第二LED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包括内板体1、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分别对称位于内板体1的前后两侧,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靠近内板体1一侧的侧壁上与内板体1的侧壁上通过多个连接板4固定,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三角板61,前侧板体2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51,第一步进电机51与第一三角板61固定,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后侧板体3的一侧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三角板64,后侧板体3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54,第四步进电机54与第四三角板64固定,内板体1的上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三角板62,前侧板体2的上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52,第二步进电机52与第二三角板62固定,内板体1的上端靠近后侧板体3的一侧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三角板63,后侧板体3的上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步进电机53,第三步进电机53与第三三角板63固定。前侧板体2外侧壁的中部安装有日光阀7,后侧板体3外侧壁的中部同样安装有日光阀7。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第一LED灯体8。第一LED灯体8可为红色光源的灯体。第一三角板61、第二三角板62、第三三角板63和第四三角板64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多个第二LED灯体9。第二LED灯体9可为绿色光源的灯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下:电源在日光阀7的作用下,白天不通电,夜晚导通发光,此时第一LED灯体8的发出白色光,第二LED灯体9发出绿色光,位于内板体1下端的第一步进电机51和第四步进电机54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一三角板61和第四三角板64,此时第一三角板61和第四三角板64可逐渐转动并最终拼合成一个大三角板。同样的当内板体1上端的第二步进电机52和第三步进电机53驱动时,可使得第二三角板62和第三三角板63共同拼合成一个大三角板,然后借助第一三角板61、第二三角板62、第三三角板63、第四三角板64上的第二LED灯体9,可出绿色光源,从而完成信号的指示。第一步进电机51、第二步进电机52、第三步进电机53、第四步进电机54同时外接步进电机控制器,步进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步进电机51、第二步进电机52、第三步进电机53、第四步进电机54的转动角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包括内板体(1)、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分别对称位于内板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靠近内板体(1)一侧的侧壁上与内板体(1)的侧壁上通过多个连接板(4)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三角板(61),所述前侧板体(2)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51),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1)与第一三角板(61)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后侧板体(3)的一侧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三角板(64),所述后侧板体(3)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54),所述第四步进电机(54)与第四三角板(64)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上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三角板(62),所述前侧板体(2)的上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52),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2)与第二三角板(62)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上端靠近后侧板体(3)的一侧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三角板(63),所述后侧板体(3)的上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步进电机(53),所述第三步进电机(53)与第三三角板(63)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的全天可视船舶信号指挥装置,包括内板体(1)、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分别对称位于内板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体(2)和后侧板体(3)靠近内板体(1)一侧的侧壁上与内板体(1)的侧壁上通过多个连接板(4)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三角板(61),所述前侧板体(2)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51),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1)与第一三角板(61)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下端靠近后侧板体(3)的一侧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三角板(64),所述后侧板体(3)的下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54),所述第四步进电机(54)与第四三角板(64)固定,所述内板体(1)的上端靠近前侧板体(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三角板(62),所述前侧板体(2)的上端靠近内板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瑞郑红兵代永见邹波孟泸君程绍峰程仁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