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578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它涉及分析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采样进气装置、第一干燥过滤瓶、酸性气体吸收瓶、第二干燥过滤瓶和采样瓶;采样进气装置包括聚气罩和连接在聚气罩出气端的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过滤器;抽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T形导气管、回气管、第二导气管连接、抽气泵和稳压阀,进气装置与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装置中的第二导气管连接与设置在酸性气体吸收瓶内底端的气体分散盘连通;酸性气体吸收瓶与第二干燥过滤瓶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第二干燥过滤瓶与采样瓶通过第四导气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混合气体有选择性的采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分析化学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分析化学教学及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气体中一般含有酸性、碱性及颗粒物混合气体,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其中某种气体进行检测,需要分离出其他干扰气体,因此,在分析前要对混合气体进行采样并分离出目标气体。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功能单一,一般都是利用采样器的吸气泵产生的负压作用,直接将气体收集起来,不能实现对混合气体有选择性的采样,因此,不能实现对混合气体中碱性气体的单独采样分析,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混合气体中碱性气体的单独采样分析,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包括采样进气装置、第一干燥过滤瓶、酸性气体吸收瓶、第二干燥过滤瓶和采样瓶;所述采样进气装置包括聚气罩和连接在所述聚气罩出气端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内设有第一干燥过滤网,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内底端;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通过抽气装置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连通,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T形导气管、回气管、第二导气管连接、抽气泵和稳压阀,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的上方,出气端连通有T形导气管,所述T形导气管的另一个进气端连通有回气管,出气端连通有抽气泵,抽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有稳压阀,稳压阀的一个出气端连通有回气管,另一个出气端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内底端,并与设置在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内底端的气体分散盘连通;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与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内设有第二干燥过滤网;所述第三导气管进气端位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内吸收液液面上端,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网并位于第二干燥过滤瓶内底端;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与所述采样瓶通过第四导气管连通;所述采样瓶上部设有出气口。较佳地,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上端设有进液管,下端设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开关阀。较佳地,所述的气体分散盘为封闭的空腔结构,且朝向所述的酸性气体吸收瓶上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较佳地,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和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网均为吸水聚酯纤维过滤网。较佳地,所述的第四导气管上设有流量计和控制阀。较佳地,所述的酸性气体吸收瓶设有PH值检测仪。较佳地,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与第二干燥过滤瓶顶端设可拆卸的封闭盖板。较佳地,所述的聚气罩为圆锥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气体采样装置,通过抽气装置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混合气体从聚气罩吸收进来,经过进气装置,将混合气体颗粒物进行过滤,通过第一干燥过滤瓶对气体进行干燥过滤,减少水分通入酸性气体吸收瓶,酸性气体吸收液对混合气体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吸收,再通过第二干燥过滤瓶中的第二干燥过滤网对未吸收的碱性气体进行干燥过滤后直接通向采样瓶收集,使的采样瓶中收集到高纯度的碱性气体,有利于气体检测分析。本技术能够实现对混合气体有选择性的采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气体分散盘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聚气罩,2-过滤器,3-进气管,4-第一干燥过滤瓶,5-第一干燥过滤网,6-第一导气管,7-T形导气管,8-回气管,9-抽气泵,10-稳压阀,11-第二导气管,12-酸性气体吸收瓶,13-气体分散盘,14-进液管,15-排液管,16-PH检测仪,17-第三导气管,18-第二干燥过滤瓶,19-第二干燥过滤网,20-第四导气管,21-流量计,22-控制阀,23-出气口,24-采样瓶,131-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抽气泵、PH检测仪的电路连接均采用常规的电路连接方式,不涉及到任何创新。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采样进气装置、第一干燥过滤瓶4、酸性气体吸收瓶12、第二干燥过滤瓶18和采样瓶24,为了保证密封性,第一干燥过滤瓶4、酸性气体吸收瓶12、第二干燥过滤瓶18和采样瓶24均为封闭结构。采样进气装置包括聚气罩1和连接在聚气罩1出气端的进气管3,在进气管3上设有过滤器2,能够有效减少混合气体中的颗粒物,进气管3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5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底端,经过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设有第一干燥过滤网5对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吸收。本技术中所用的过滤器2的品牌为意大利朱丽安尼,型号为70609。第一干燥过滤瓶4通过抽气装置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连通,为了能够将混合气体稳定匀速的通入酸性气体吸收瓶12,抽气装置设有第一导气管6、T形导气管7、回气管8、第二导气管连接11、抽气泵9和稳压阀10,抽气泵9运行时产生负压作用将第一干燥过滤瓶4的混合气体经过位于第一干燥过滤网5上方的第一导气管6进气端、T形导气管7一个进气端、抽气泵9进气端,进入抽气泵9经过抽气泵9的出气端通入稳压阀10,稳压阀10有一个进气端,两个出气端,进气端与抽气泵9出气端连通,一个出气端与回气管8连通,另一个出气端与第二导气管11连通,通过调节稳压阀来控制通入酸性气体吸收瓶12的气体流速,将多余的混合气体通过回气管8经过T形导气管7,再一次通入抽气泵9进气端。本技术中所用的抽气泵9来自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KVP型隔膜抽气泵,稳压阀10来自上海睿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X-04型精密气体稳压阀。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中装有酸性气体吸收液,并在酸性气体吸收瓶12设有PH值检测仪16,对吸收液的PH值能实时监测。在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上端设有进液管14,下端设有排液管15,且进液管14和排液管15上均设有开关阀,便于更换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的吸收液。在位于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底端的第二导气管连接11出气口连通有气体分散盘13,气体分散盘13为封闭的空腔结构,且朝向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上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131,能够使通入酸性气体吸收瓶12的混合气体充分的接触吸收液体。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与第二干燥过滤瓶18通过第三导气管17连通,第三导气管17进气端位于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吸收液液面上端,在第二干燥过滤瓶18内设有第二干燥过滤网19,第三导气管17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网19并位于第二干燥过滤瓶18内底端,便于对未吸收的碱性气体进行干燥过滤,使采样瓶内吸收干燥的碱性气体。第一干燥过滤网5和第二干燥过滤网19均为吸水聚酯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进气装置、第一干燥过滤瓶(4)、酸性气体吸收瓶(12)、第二干燥过滤瓶(18)和采样瓶(24);/n所述采样进气装置包括聚气罩(1)和连接在所述聚气罩(1)出气端的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过滤器(2);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与所述进气管(3)连通;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设有第一干燥过滤网(5),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5)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底端;/n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通过抽气装置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连通,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6)、T形导气管(7)、回气管(8)、第二导气管连接(11)、抽气泵(9)和稳压阀(10),所述第一导气管(6)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5)的上方,出气端连通有T形导气管(7),所述T形导气管(7)的另一个进气端连通有回气管(8),出气端连通有抽气泵(9),抽气泵(9)的出气端连通有稳压阀(10),稳压阀(10)的一个出气端连通有回气管(8),另一个出气端连通有第二导气管(11),所述第二导气管(11)的出气端位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底端,并与设置在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底端的气体分散盘(13)连通;/n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与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18)通过第三导气管(17)连通;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18)内设有第二干燥过滤网(19);所述第三导气管(17)进气端位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吸收液液面上端,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网(19)并位于第二干燥过滤瓶(18)内底端;/n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18)与所述采样瓶(24)通过第四导气管(20)连通;所述采样瓶(24)上部设有出气口(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进气装置、第一干燥过滤瓶(4)、酸性气体吸收瓶(12)、第二干燥过滤瓶(18)和采样瓶(24);
所述采样进气装置包括聚气罩(1)和连接在所述聚气罩(1)出气端的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过滤器(2);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与所述进气管(3)连通;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设有第一干燥过滤网(5),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5)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内底端;
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通过抽气装置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连通,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6)、T形导气管(7)、回气管(8)、第二导气管连接(11)、抽气泵(9)和稳压阀(10),所述第一导气管(6)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瓶(4)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过滤网(5)的上方,出气端连通有T形导气管(7),所述T形导气管(7)的另一个进气端连通有回气管(8),出气端连通有抽气泵(9),抽气泵(9)的出气端连通有稳压阀(10),稳压阀(10)的一个出气端连通有回气管(8),另一个出气端连通有第二导气管(11),所述第二导气管(11)的出气端位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底端,并与设置在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内底端的气体分散盘(13)连通;
所述酸性气体吸收瓶(12)与所述第二干燥过滤瓶(18)通过第三导气管(17)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苗赵立平王亚姚岑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