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5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该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送风组件。其中,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并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送风组件设置于机壳内,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机壳出风口流动。机身包括前面板和位于前面板下方的导流延伸板,前面板的底端与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机壳出风口。且机身还包括饰条,饰条设置为包覆前面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前面板的下端与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机壳出风口,不仅可通过导流面位于机壳外侧的导流延伸板在高度方向上增大送风范围,还便于对机壳出风口位置、形状等进一步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柜式空调室内机中,机壳的开设有出风口的板体多为一体注塑成型,且出风口多为沿水平方向贯穿机壳,使得吹出的气流在高度方向上过于集中,虽可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来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但增加了风阻,缩短了送风距离。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一种送风范围大且不增加风阻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送风范围大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饰条与前面板、导流延伸板的连接更加可靠。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柜式空调室内机的重心。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并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以及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前面板和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导流延伸板,其中所述前面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所述机壳出风口;且所述机身还包括饰条,所述饰条设置为包覆所述前面板的底端。可选地,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后方,以隐藏所述机壳出风口。可选地,所述导流延伸板的导流面设置为自上至下向前平滑延伸、自其横向两端至其中部向后平滑延伸,以提高所述导流延伸板将气体向下导流的导流效果。可选地,所述饰条设置为与所述前面板的底端及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以间接连接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导流延伸板。可选地,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扣;且所述饰条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卡口,多个所述卡扣设置为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卡口与所述多个卡口卡接。可选地,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还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块,每个所述卡块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向下并沿横向方向贯穿所述卡块的滑槽;且所述饰条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设置为其下侧周缘部可沿一个所述滑槽滑动并使对应卡块的上部卡固于其内。可选地,所述饰条的横向两端设置为与所述前面板紧固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所述饰条与所述前面板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所述饰条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凸起;且所述导流延伸板对应地形成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槽,每个所述连接凸起设置为可向下插入一个所述凹槽并与该凹槽卡固连接。可选地,至少所述饰条的前表面经过电镀工艺处理。可选地,所述机壳还形成有顶部开口,所述送风组件还配置为可促使气体向所述顶部开口流动;且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机身内,其底壁和顶壁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连通风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其进风口设置为与所述进风开口对接,以接收所述送风组件吹送的气流;以及出风框,设置为将所述连通风道的出风口罩设在其风道内,并配置为可受控地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所述出风框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显露于所述机壳的上方,以将来自所述连通风道的气流向所述机壳的前侧导出;当所述出风框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出风框完全处于所述壳体内。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前面板的下端与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机壳出风口,不仅可通过导流面位于机壳外侧的导流延伸板在高度方向上增大送风范围,还便于对机壳出风口位置、形状等进一步改进设计。进一步地,本技术在前面板的底端包覆有饰条,提高了机壳前表面的连续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饰条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可牢固可靠地连接前面板和导流延伸板。特别地,饰条通过卡扣与卡口、卡块与卡槽、凸起与凹槽等简单的卡接结构巧妙地实现了与前面板和导流延伸板方便、稳定、牢固地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使导风构件的出风框可在其出风口显露于出风开口及机壳顶部开口的上方的打开位置和完全处于壳体内的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可在空调不工作时降低整机重心、避免灰尘落入。特别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创造性地将出风框设计成其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将连通风道的出风口罩设在其风道内,使气流不间断地流过送风风道和出风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可动出风框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气体流动速率较低、整机结构不紧凑、噪音较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空调出风效果和用户体验。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被去除;图4是图3中区域A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设置有侧饰条及下饰条的前面板的示意性后视图;图6是图5中区域B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图5中区域C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8是沿另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被去除;图9是图8中区域E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10是图2中下饰条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是图5中区域D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12是沿又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图13是图12中区域F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14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打开位置;图15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闭合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参见图1和图2,柜式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机壳110、设置于机壳110内的送风组件120和设置于送风组件120进风流路上的室内换热器140。机壳110可由底座111和设置于底座111上的机身围成,机身可包括前面板113、导流延伸板115、两个横向侧板114以及后背板112。其中机壳进风口1121形成于后背板112。导流延伸板115设置于前面板113的下方,机壳出风口118由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与前面板113的底端围成。导流延伸板115的前壁可形成有自上至下向前平滑延伸的导流面,即令前面板113的底端与导流延伸板115的底端围成空调室内机100的实际出风口,由此增大了出风口面积,进而在高度方向上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范围。导流延伸板115的导流面还可设置为自其横向两端至其中部向后平滑延伸,使换热气体更多地聚集在导流延伸板115的中部,进而增强导流延伸板115的导流效果。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并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以及/n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身包括前面板和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导流延伸板,其中所述前面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所述机壳出风口;且/n所述机身还包括饰条,所述饰条设置为包覆所述前面板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并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以及
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包括前面板和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导流延伸板,其中所述前面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围成所述机壳出风口;且
所述机身还包括饰条,所述饰条设置为包覆所述前面板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后方,以隐藏所述机壳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延伸板的导流面设置为自上至下向前平滑延伸、自其横向两端至其中部向后平滑延伸,以提高所述导流延伸板将气体向下导流的导流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饰条设置为与所述前面板的底端及所述导流延伸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以间接连接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导流延伸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扣;且
所述饰条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卡口,多个所述卡扣设置为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卡口与所述多个卡口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还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块,每个所述卡块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向下并沿横向方向贯穿所述卡块的滑槽;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虎蔡婷婷孙婷郝本华张德明王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