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该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的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送风组件、以及室内换热器。送风组件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机壳出风口流动。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送风组件下方的出风框。出风框配置为接收送风组件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导流至机壳出风口。且出风框形成有导水槽,用于收集自送风组件的外壁流下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将一体式风道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在出风框设置导水槽来承接自风道主体流下的冷凝水,避免了大面积使用衬垫和泡沫,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

Cabinet typ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吸风式空调在制冷过程中,由于空气先经过蒸发器温度降低再被风扇吸入至风道内,会导致风道外壁产生冷凝水,并随着制冷时间的增加积聚成股流下。现有解决方案是在风道的内壁或外壁增加衬垫或泡沫隔热,成本高且装配复杂。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的导水结构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的导水结构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便于离心风机的安装定位。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自下出风框吹出的气流的风速的均匀性。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所述机身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送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风道主体,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以及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组件的进风流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出风框,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的下方,配置为接收自所述风道主体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导流至所述机壳出风口;且所述出风框形成有导水槽,用于收集自所述风道主体的外壁流下的冷凝水。可选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收集自所述室内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可选地,所述机壳进风口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后向侧壁;且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导水槽的下方,所述导水槽设置为自前至后倾斜向下延伸并将其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接水盘内。可选地,所述导水槽的底壁或后壁的最低处开设有出水口;且所述出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处于所述接水盘内,以使导水槽内的冷凝水经所述出水口滴落至所述接水盘内。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前面板;和导流延伸板,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下方,且其顶端与所述前面板的底端围成所述机壳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设置为与所述机壳出风口对接。可选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且风道主体包括风道部,所述风道部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离心风机的容置段和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向下延伸的导流段;其中所述容置段的两个横向侧壁分别形成有一个气流入口,所述导流段的底端形成有气流出口;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进风口显露于所述气流入口,所述出风框的进风口设置为与所述气流出口对接。可选地,所述导流段设置为自上至下渐扩延伸;且所述出风框设置为自上至下渐缩延伸,所述导水槽形成于所述出风框的进风口的周缘处。可选地,所述离心风机的出口段位于其蜗舌段的前侧;且所述导流段设置为自上至下向后延伸,所述出风框设置为自上至下向前延伸。可选地,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另一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上方;其中所述风道主体还包括另一风道部,所述另一风道部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另一离心风机的容置段和自所述另一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向上延伸的导流段;且所述机身的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所述另一离心风机配置为促使气体向所述顶部开口流动。可选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机身内,其底壁和顶壁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所述进风开口设置为与所述另一风道部的气流出口对接;连通风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其进风口设置为与所述进风开口对接;以及另一出风框,设置为将所述连通风道的出风口罩设在其风道内,并配置为可受控地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另一出风框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其出风口显露于所述机身的上方,以将来自所述连通风道的气流向所述机身的前侧导出;所述另一出风框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其完全处于所述壳体内。本技术创造性地将一体式风道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风道主体和出风框),并在出风框设置导水槽来承接自风道主体流下的冷凝水,避免了大面积使用衬垫和泡沫,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进一步地,本技术采用风道主体来容置并支撑离心风机,不仅结构稳定可靠,而且便于离心风机122的安装定位,装配成本低。进一步地,本技术将下风道部的导流段设置为自上至下渐扩延伸,将下出风框设置为自上至下渐缩延伸,以使导流段内的气体高速流入下出风框内并与下出风框内的气体充分混合,进而提高自下出风框吹出的气流的风速的均匀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前面板和一个横向侧板被去除;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图4是图1中下出风框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图1中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图6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处于打开位置;图7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处于闭合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前面板和一个横向侧板被去除。参见图1和图2,柜式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机壳110、设置于机壳110内的送风组件和设置于送风组件进风流路上的室内换热器150。机壳110可由底座111和设置于底座111上的机身围成,机身可包括前面板、导流延伸板115、两个横向侧板以及后背板112。其中机壳进风口形成于后背板112。导流延伸板115设置于前面板的下方,机壳出风口116由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与前面板的底端围成。送风组件用于从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机壳出风口116流动,其包括横向设置的离心风机122、用于容纳并支撑离心风机122的风道主体130。图5是图1中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5,风道主体130可形成有风道部132,风道部132包括与离心风机122的蜗壳外壁形配的容置段1321和自离心风机122的出风口向下延伸的导流段1322。离心风机122设置于容置段1321内,结构稳定可靠,且便于离心风机122的安装定位,装配成本低。容置段1321的两个横向侧壁对应离心风机122的进风口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一个气流入口,以使换热空气流入离心风机122的蜗壳内。导流段1322的底端形成有气流出口,以使气流流出。容置段1321靠近离心风机122的蜗壳出口段的位置处可形成有拆装开口,以安装或拆除离心风机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所述机身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n送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风道主体,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以及/n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组件的进风流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n出风框,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的下方,配置为接收自所述风道主体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导流至所述机壳出风口;且/n所述出风框形成有导水槽,用于收集自所述风道主体的外壁流下的冷凝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所述机身形成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
送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风道主体,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机壳出风口流动;以及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组件的进风流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出风框,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的下方,配置为接收自所述风道主体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导流至所述机壳出风口;且
所述出风框形成有导水槽,用于收集自所述风道主体的外壁流下的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收集自所述室内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进风口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后向侧壁;且
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导水槽的下方,所述导水槽设置为自前至后倾斜向下延伸并将其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接水盘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水槽的底壁或后壁的最低处开设有出水口;且
所述出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处于所述接水盘内,以使导水槽内的冷凝水经所述出水口滴落至所述接水盘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
前面板;和
导流延伸板,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下方,且其顶端与所述前面板的底端围成所述机壳出风口;其中
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设置为与所述机壳出风口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
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且
风道主体包括风道部,所述风道部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林耿宝寒郝本华成汝振张德明孙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