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4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接水组件,温度传感器位于换热器的后方,配置为检测室内机所处空间的环境温度,接水组件位于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接收自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且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限位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以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位,方便温度传感器的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器室内机中,环境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准确,容易受换热器温度的影响而导致环境温度传感器的取数不准确,造成控制错误,影响空调器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便于温度传感器的定位和提升温度传感器检测数值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配置为与进入室内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换热;温度传感器,位于换热器的后方,配置为检测室内机所处空间的环境温度;接水组件,位于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接收自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且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限位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可选地,接水组件包括:托板,位于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承载换热器,托板的底壁形成有排水口;接水盘,位于托板的下方,以接收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且接水盘的底壁和侧壁均与托板间隔。可选地,托板的底壁临近托板的后端形成有挡板,挡板位于换热器的后方;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放置于挡板与托板的后端之间,以使得换热器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隔离,避免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可选地,接水盘包括由其底壁的后边缘向上延伸的端边和由端边的上缘向上并向后凸出的后端部;限位结构形成于接水盘的后端部,且限位结构位于挡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后方。可选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形成于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并向上延伸,且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挡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后方;第二限位凸起,形成于接水盘的后端部,并向上延伸,且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凸起的前侧,以在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的穿过区,从而利用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对线束进行引导和限位。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走线槽,由接水盘的后端部的后壁面位于第一限位凸起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线束由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进行限位的区段记为第一区段,线束位于第一区段下游的区段记为第二区段,靠近检测元件的位置为上游,远离检测元件的位置为下游;走线槽的上端贯穿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以形成上开口,走线槽的下端贯穿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下边缘,以形成与上开口贯通的下开口,从而使得第二区段由上开口进入走线槽中,并从下开口穿出。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凸起,其包括:上区段,形成于走线槽的上端的前缘临近第二限位凸起的位置,并向上延伸;后区段,与上区段的上端相接,并向后延伸,以使得后区段的高度高于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从而将线束限位在第二限位凸起的下方;并且,后区段的后端位于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的上方,以将第二区段限位在第三限位凸起与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之间,从而使得第二区段由第二限位凸起的前侧向第三限位凸起与接水盘的后端部的上边缘之间延伸,进而通过上开口进入走线槽中。可选地,第二限位凸起临近第三限位凸起的端面延伸至后区段的下方,以利用第二限位凸起将第二区段引导至第三限位凸起的后区段的下方。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四限位凸起,由走线槽的内壁面的下端向后凸出,以遮蔽下开口的部分区域,且第四限位凸起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三限位凸起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线束位于第二区段下游的区段记为第三区段;第四限位凸起的后端横向方向的第二侧形成有向第二侧方向凸出的凸部,以将第三区段限位在第四限位凸起的前侧,从而使得第三区段从下开口未被遮蔽的区域穿出。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用于限位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从而可根据限位结构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位,方便温度传感器的布置。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接水组件包括托板和与托板间隔设置的接水盘,蒸发器由托板进行承重,接水盘完全不承受换热器的重量,即使发生冲撞事故,换热器也不会将接水盘撞裂而发生接水盘破裂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室内机使用的稳定,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托板形成有阻隔换热器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的挡板,避免换热器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上而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检测数值的准确性。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限位结构的构造和分布位置经过特别的设计,对温度传感器的线束进行引导和梳理,方便了温度传感器的定位,简化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向剖面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后视图,其中,隐去了背板;图4是图3中区域B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托板和接水盘组合在一起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区域C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接水盘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区域E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接水盘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以及图10是图9中区域D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00,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下文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正常放置状态的室内机为参考,“横向”是指与室内机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也即是指左右方向。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向剖面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后视图,其中,隐去了背板,图4是图3中区域B的放大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器101、接水组件及温度传感器,接水组件位于换热器101的下方,用于接收自换热器101流下的冷凝水,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用于限位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便于根据限位结构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位,从而简化和方便温度传感器的布置。壳体的后部形成有进风口(未标示),壳体的上部形成有上出风口100b,壳体的下部形成有下出风口100a,换热器101位于进风口内侧,配置为与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换热。环境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室内机100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热器,配置为与进入所述室内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换热;/n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后方,配置为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空间的环境温度;/n接水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接收自所述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且所述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配置为与进入所述室内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换热;
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后方,配置为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空间的环境温度;
接水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接收自所述换热器流下的冷凝水,且所述接水组件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组件包括:
托板,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换热器,所述托板的底壁形成有排水口;
接水盘,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以接收所述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且所述接水盘的底壁和侧壁均与所述托板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的底壁临近所述托板的后端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后方;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放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托板的后端之间,以使得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元件隔离,避免影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包括由其底壁的后边缘向上延伸的端边和由所述端边的上缘向上并向后凸出的后端部;
所述限位结构形成于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后端部,且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挡板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后端部的上边缘,并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挡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后方;
第二限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后端部,并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前侧,以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的穿过区,从而利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对所述线束进行引导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走线槽,由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后端部的后壁面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
所述线束由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婷张德明王佳林成汝振郝本华徐中华罗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