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14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包括角件连接组件和互锁卡件组,所述互锁卡件组包括水平对接锁合的卡件A和卡件B,所述卡件A和卡件B分别固接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上,所述互锁卡件A和互锁卡件B均设有与相应模块梁固接的竖向钢基板,在所述竖向钢基板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齿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间设置互锁卡件组的结构,解决同层模块单元拼接时由于楼板不连续造成模块建筑在平面内整体刚度不强,影响模块建筑侧向刚度的问题,可在尽量发挥模块建筑装配化优势的前提下,增强模块单元间的水平联系,可满足现场拼接简便、无焊接、连接可靠、能够增强建筑平面内刚度的要求。

A horizontal interlock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modular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建筑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模块建筑,是由一系列三维模块单元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中的高端产品。模块建筑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工厂预制(含大部分围护和装修)、模块单元运输以及现场拼装三个环节。由于模块建筑具有大部分工作可实现工厂化和标准化,现场拼装流程显著简化,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部品部件的加工精度,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生产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施工绿色环保等系列优点,因此该类结构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充分发挥模块建筑现场快速安装的优势,目前模块单元之间的连接多采用单元角件连接,不再增加其他位置联系,导致模块建筑的楼板平面是由不连续的单元楼板构成的。随着国内对模块建筑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如何在保证现场快速装配的同时,尽可能增强模块单元的水平向联系,提高模块建筑平面内的整体刚度,从而使其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及水平连接受力更均匀,是模块建筑亟待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该结构能够在尽量发挥模块建筑装配化建筑优势的前提下,增强模块单元间的水平联系。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包括角件连接组件和互锁卡件组,所述互锁卡件组包括水平对接锁合的卡件A和卡件B,所述卡件A和卡件B分别固接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上,所述互锁卡件A和互锁卡件B均设有与相应模块梁固接的竖向钢基板,在所述竖向钢基板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齿和卡槽。所述卡件A和所述卡件B设有锁合间隙,在所述卡齿和所述卡槽上硫化有弹性橡胶层。所述角件连接组件包括角部盖板、边部盖板和中部盖板;所述角部盖板覆盖在角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角部盖板设有水平基板Ⅰ,在所述水平基板Ⅰ上设有连接孔Ⅰ;所述边部盖板覆盖在相邻的两根边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边部盖板设有水平基板Ⅱ,在所述水平基板Ⅱ上设有连接孔Ⅱ,在所述水平基板Ⅱ下方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加劲肋a,所述加劲肋a夹装在相邻两根边柱上端的角件之间,所述中部盖板覆盖在组对在一起的四根中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中部盖板设有水平基板Ⅲ,在所述水平基板Ⅲ上设有连接孔Ⅲ,在所述水平基板Ⅲ下方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两道十字交叉的加劲肋b,两道十字交叉的所述加劲肋b夹装在四根中柱上端的角件之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间设置互锁卡件组的结构,解决同层模块单元拼接时由于楼板不连续造成模块建筑在平面内整体刚度不强,影响模块建筑侧向刚度的问题,可在尽量发挥模块建筑装配化优势的前提下,增强模块单元间的水平联系,可满足现场拼接简便、无焊接、连接可靠、能够增强建筑平面内刚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互锁卡件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角部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边部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中部盖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6,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包括角件连接组件和互锁卡件组2,所述互锁卡件组2包括水平对接锁合的卡件A21和卡件B22,所述卡件A21和卡件B22分别固接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3上,所述互锁卡件A21和所述互锁卡件B22均设有与相应模块梁3固接的竖向钢基板211、221,在所述竖向钢基板211、221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齿212、222和卡槽213、223。上述模块梁3可采用方钢管截面或槽形截面,互锁卡件组用于联系同层相邻的模块单元,焊接在模块梁3腹板一侧,焊接在工厂完成。互锁卡件A21的卡齿212与互锁卡件B22的卡槽223相互锁合,互锁卡件B22的卡齿222与互锁卡件A21的卡槽213相互锁合。互锁卡件组的数量及间距应满足增强模块单元平面内整体刚度的要求。在现场施工时,应保证同层模块单元相邻模块梁3上预制的互锁卡件A21和卡件B22实现锁合。为保证现场安装的便捷性,互锁卡件的卡齿和卡槽应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容错能力,在锁合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剪切刚度,较好的方案为:所述卡件A21和所述卡件B22设有锁合间隙,仅在同层模块单元有水平错动趋势时进入咬合状态并传递水平力,在卡齿212、222和卡槽213、223上硫化一层弹性橡胶垫层,以改善安装时的容错能力,进入咬合状态后通过竖向钢基板传递水平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件连接组件包括角部盖板11、边部盖板12和中部盖板13,所述角部盖板11覆盖在角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角部盖板11设有水平基板Ⅰ111,在所述水平基板Ⅰ111上设有连接孔Ⅰ112,所述边部盖板12覆盖在相邻的两根边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边部盖板12设有水平基板Ⅱ121,在所述水平基板Ⅱ121上设有连接孔Ⅱ122,在所述水平基板Ⅱ122下方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加劲肋a123,所述加劲肋a123夹装在相邻两根边柱上端的角件之间。所述中部盖板13覆盖在组对在一起的四根中柱上端的角件上,所述中部盖板13设有水平基板Ⅲ131,在所述水平基板Ⅲ131上设有连接孔Ⅲ132,在所述水平基板Ⅲ131下方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两道十字交叉的加劲肋b133,两道十字交叉的所述加劲肋b133夹装在四根中柱上端的角件之间。上述角部盖板11、边部盖板12和中部盖板13均为工厂预制件,连接孔112、122和132应与相应角件上的连接孔对齐,保证可通过竖向连接部件实现后序上下模块单元的拼接,连接孔的数量和间距应满足上、下单元间的传力要求。角件连接组件既是联系同层相邻模块单元的部件,又是上、下模块单元空隙间的部件;其中水平基板(包含水平基板Ⅰ、水平基板Ⅱ和水平基板Ⅲ)可以传递同层模块单元之间的剪力和拉力,其宽度及厚度应满足同层单元间的传力要求,加劲肋(包含加劲肋a和加劲肋b)位于同层相邻模块单元的缝隙间,用于加强水平基板(包含水平基板Ⅰ、水平基板Ⅱ和水平基板Ⅲ)的抗剪承载力。上述模块单元中的模块柱4采用方钢管截面,每一个模块柱4的上端、下端各设有一个模块角件5。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件连接组件和互锁卡件组,所述互锁卡件组包括水平对接锁合的卡件A和卡件B,所述卡件A和卡件B分别固接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上,所述互锁卡件A和互锁卡件B均设有与相应模块梁固接的竖向钢基板,在所述竖向钢基板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齿和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件连接组件和互锁卡件组,所述互锁卡件组包括水平对接锁合的卡件A和卡件B,所述卡件A和卡件B分别固接在水平对接的两根模块梁上,所述互锁卡件A和互锁卡件B均设有与相应模块梁固接的竖向钢基板,在所述竖向钢基板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齿和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A和所述卡件B设有锁合间隙,在所述卡齿和所述卡槽上硫化有弹性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建筑的水平互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华钟旭刘洋刘佳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