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4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用于吊装的吊装件以及用于与桁架的支撑管相插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具有插销孔,所述吊装件、所述连接头均固定于所述夹具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利用所述连接头对所述桁架进行固定,牢固不宜松脱,且连接头可以直接选用支撑管相互配合时所使用的连接头,取材方便,不需额外设计。利用所述吊装件将所述桁架吊装夹具吊起,可以有效的避免老化断裂。

A kind of truss hoist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吊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桁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桁架吊装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舞台桁架的移动、吊装,都是直接用绳子将支撑管捆绑后吊起,但是绳子捆绑一方面容易松脱,另一方面绳子长期使用有可能老化,容易造成事故,并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可以将桁架进行牢固的固定,并且便于将固定好的桁架吊装起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用于吊装的吊装件以及用于与桁架的支撑管相插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具有插销孔,所述吊装件、所述连接头均固定于所述夹具本体。本技术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利用所述连接头对所述桁架进行固定,牢固不宜松脱,且连接头可以直接选用支撑管相互配合时所使用的连接头,取材方便,不需额外设计。利用所述吊装件将所述桁架吊装夹具吊起,可以有效的避免老化断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导正段、第一插入段、第二导正段,所述第一导正段较所述第二导正段远离所述夹具本体,且所述第一导正段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插入段粗细均匀,所述第二导正段同样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导正段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导正段的最小直径均与所述第一插入段的直径相等。便于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支撑管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中心对称。即所述连接头在垂直于轴向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头围绕其轴线旋转任意角度,均可以与桁架的支撑管完美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连接头。可以利用所述吊装夹具将多段支撑管拼接起来,同时进行吊装。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夹具本体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头由同一螺钉固定。便于安装、拆卸。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夹具本体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所述夹具本体同一侧的述连接头处于同一平面。与桁架上支撑管的结构相对应,因为一般多个的支撑管末端是平齐的。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夹具本体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的数量为4,且4个所述连接头的连线形成一个矩形。与桁架上支撑管的数量一一对应,固定的更牢固。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夹具本体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的数量为8,8个所述连接头均位于一个矩形的对角线上,且每4个所述连接头的连线形成一个矩形。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桁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排列为一个或多个同心圆,所述插销孔沿圆环径向设置。便于连接头全部插入支撑管后,逐个将插销插入,尤其是当桁架放置在地上时,便于靠近地面的支撑管上插销的插入。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连接头,且所述吊装件可拆卸的枢接于所述夹具本体侧边边缘位置,所述吊装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连接头的对称平面平行。当仅仅使用所述插销插入将两段支撑管拼接起来时,可以将所述吊装件拆卸下来。当通过所述吊装件将桁架吊起来时,所述吊装件的受力更平衡,并且所述吊装件可以进行转动,以适应吊装绳不完全在桁架正上方,与所述吊装件连接后倾斜时,对吊装件产生的侧向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桁架吊装夹具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桁架吊装夹具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对称设置的2个连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夹具本体;200、连接头;210、插销孔;220、螺钉;230、第一导正段;240、第一插入段;250、第二导正段;260、固定段;300、吊装件。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0、用于吊装的吊装件300以及用于与桁架的支撑管相插接的连接头200,所述连接头200上具有插销孔210,所述吊装件300、所述连接头200均固定于所述夹具本体100。本技术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利用所述连接头200对所述桁架进行固定,牢固不宜松脱,且连接头200可以直接选用支撑管相互配合时所使用的连接头200,取材方便,不需额外设计。利用所述吊装件300将所述桁架吊装夹具吊起,可以有效的避免老化断裂。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200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导正段230、第一插入段240、第二导正段250,所述第一导正段230较所述第二导正段250远离所述夹具本体100,且所述第一导正段230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100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插入段240粗细均匀,所述第二导正段250同样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100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导正段230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导正段250的最小直径均与所述第一插入段240的直径相等。以使所述连接头200可以更好的插入所述支撑管内。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本体100呈平板状。便于生产、占用空间小。在本技术中,所述夹具本体100为一平板框体,所述连接头200位于所述平板框体的顶角位置。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200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中心对称。即所述连接头200在垂直于轴向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头200围绕其轴线旋转任意角度,均可以与桁架的支撑管完美配合。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本体100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连接头200。可以利用所述吊装夹具将多段支撑管拼接起来,同时进行吊装。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本体100相对两侧的所述连接头200也可以不用对称设置,用以连接不同规格的桁架。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夹具本体100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头200由同一螺钉220固定。便于安装、拆卸。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200端面具有容纳槽,所述螺钉220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穿过此所述连接头200底部以及所述夹具本体100,与另一所述连接头200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头200的固定,另一所述连接头20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导正段250连接的固定段260,所述固定段260内设置有与所述螺钉220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段260粗细均匀,且所述固定段260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导正段250的最大直径。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夹具本体100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200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所述夹具本体100同一侧的述连接头200处于同一平面。与桁架上支撑管的结构相对应,因为一般多个的支撑管末端是平齐的。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夹具本体100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200的数量为4,且4个所述连接头200的连线形成一个矩形。与桁架上支撑管的数量一一对应,固定的更牢固。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夹具本体100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头200的数量为8,8个所述连接头200均位于一个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100)、用于吊装的吊装件(300)以及用于与桁架的支撑管相插接的连接头(200),所述连接头(200)上具有插销孔(210),所述吊装件(300)、所述连接头(200)均固定于所述夹具本体(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100)、用于吊装的吊装件(300)以及用于与桁架的支撑管相插接的连接头(200),所述连接头(200)上具有插销孔(210),所述吊装件(300)、所述连接头(200)均固定于所述夹具本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0)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导正段(230)、第一插入段(240)、第二导正段(250),所述第一导正段(230)较所述第二导正段(250)远离所述夹具本体(100),且所述第一导正段(230)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100)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插入段(240)粗细均匀,所述第二导正段(250)同样向靠近所述夹具本体(100)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导正段(230)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导正段(250)的最小直径均与所述第一插入段(240)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0)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100)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连接头(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夹具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智构桁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