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87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版储存,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包括货架装置,其包括矩阵排列的立柱,立柱上设印版放置架,同一行的立柱的印版放置架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行立柱之间设有巷道导轨;堆垛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竖直设置的升降架和动力机构,底座设有行进轮并沿巷道导轨运动;升降架包括两个相对的滑动槽和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的内侧顶部,连接杆的两端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位于两个滑动槽之间的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货叉及与货叉固定连接的齿条,还设有配合齿条的固定位置的齿轮;动力机构为整个堆垛装置提供动力;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印版版库
本技术涉及印版储存,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印版版库。
技术介绍
现如今印刷企业不同产品印制需要不同种类的印版,作为印刷企业因接受大量不同产品的订单,从而需要购买相应产品的印版,普通印版存放需要把印版放置在印版箱内堆置存放,当需要印版时需要工作人员找出对应的印版箱,从印版箱内取出印版使用,因印版的存储较多且普通叠加堆积,印版堆积太高不易存取使用,且堆积过高容易造成印版受压损坏,因印版成本较高,为避免印版损坏、方便印版的存取,本技术围绕解决现实需求问题设计出一种立体印版版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印刷公司大量印版存放,普通印版存放为印版箱堆积存放,容易造成印版的损坏且存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避免损坏且方便存取,提高印版存取效率,提供一种立体印版版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包括货架装置、堆垛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货架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立柱,立柱上设印版放置架,同一行的立柱的印版放置架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行立柱之间设有巷道导轨;所述堆垛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竖直设置的升降架和动力机构,底座设有行进轮并沿巷道导轨运动;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相对的滑动槽和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的内侧顶部,连接杆的两端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位于两个滑动槽之间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货叉及与货叉固定连接的齿条,还设有配合齿条的位置固定的齿轮;所述动力机构为整个堆垛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巷道导轨,保证堆垛装置引进的直线位置要求。链轮及链条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满足低速、重载要求,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传递效率较高。升降台内置齿轮及齿轮齿条,其承载力大,传动精度高,传动平稳,可以很好的满足印版稳定放置的要求。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操作台,控制装置设于动力机构上、操作台设于底座上。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配置FUZZY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的立柱和印版放置架材料均为冷轧型钢。冷轧型钢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可以很好适应印版放置的形状需要。优选的,所述的印版放置架和货叉上套有橡胶垫。套有橡胶垫可以防止印版磕碰,对印版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印版放置架的尺寸为35mm×1200mm×600mm。优选的,所述印版放置架自由端向上翘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立体印版版库可完全解决印版堆放问题,防止印版因堆放受压损坏,保证印版的使用质量。2、本技术立体印版版库为立体空间存放印版,更有效的使用仓库立体空间,减少印版放置占用位置。3、本技术立体印版版库结构简单,主要放置在立柱的印版放置架上,特定印版放置在特定的印版放置架上,存取使用较为方便,效率提高,实用性较强,潜在市场需求量较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简化局部轴测图;图中,1-立柱,2-印版放置架,3-印版,4-链轮,5-升降架,6-控制装置,7-操作台,8-货叉,9-巷道导轨,10-升降台,11-动力机构,12-齿条,13-行进轮,14-滑动槽,15-连接杆,16-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包括货架装置、堆垛装置和控制装置6。所述货架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立柱1,立柱1上设印版放置架2,同一行的立柱1的印版放置架2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行立柱1之间设有巷道导轨9;印版3放在印版放置架2上,所述的立柱1和印版放置架2材料均为冷轧型钢。所述印版放置架2自由端向上翘起。所述堆垛装置包括底座16、底座16上竖直设置的升降架5和动力机构11,底座16设有行进轮13并沿巷道导轨9运动。所述升降架5包括两个相对的滑动槽14和连接杆15,连接杆15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14的内侧顶部,连接杆15的两端设有链轮4,所述链轮4通过链条连接有位于两个滑动槽14之间的升降台10;所述升降台上设有货叉8及与货叉8固定连接的齿条12,还设有配合齿条12的位置固定的齿轮;所述动力机构11为整个堆垛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的印版放置架2和货叉8上套有橡胶垫。所述的齿条12和货叉8固定连接。所述单个印版放置架的寸为35mm×1200mm×600mm。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11。所述控制装置6设有操作台7,控制装置6设于动力机构11上、操作台7设于底座16上。所述控制装置6配置FUZZY控制器。所述的堆垛装置为双立柱、双货叉;其极限重量为150kg;行走速度:0~15m/min(变频调速);升降速度:7.5m/min(单速);货叉伸缩速度:0~8m/min(变频调速);行走及升降停位误差<±5mm。印版版库采用PentiumⅡ工业控制计算机来完成印版版库的运作、监控及数据管理任务,基于FUZZY理论的堆垛机控制系统及运用来完成货物的入库、出库任务。堆垛机在出库、入库过程中耗费时间最长的是沿巷道的水平行走以及定位过程。为了提高堆垛机的运行效率,实现堆垛机快速、准确定位。堆垛机的定位过程水平方向运动上,当堆垛机按相对寻址+齐偶校验方式快速运动到预定货列,且堆垛机控制器检测到LZR有信号的时刻为减速时刻(减速点),此后低速运行到认址器与认址片完全重合,即为正确到位。工作时,由工作人员把印版3放置在堆垛装置的货叉8上,由工作人员在操作台7上输入印版3需要放置的印版放置架2坐标,堆垛装置在其巷道导轨9上平移,到达印版3需要放置的位置停止,在链条、链轮的4作用下,升降架5上的升降台10上升到指定高度,升降台10上的货叉8通过齿条12移动将印版3放置在印版放置架2上,完成印版3的存放,完成要求指令后堆垛装置自动返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装置、堆垛装置和控制装置(6);/n所述货架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立柱(1),立柱(1)上设有印版放置架(2),同一行的立柱(1)的印版放置架(2)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行立柱(1)之间设有巷道导轨(9);/n所述堆垛装置包括底座(16)、底座(16)上竖直设置的升降架(5)和动力机构(11),底座(16)设有行进轮(13)并沿巷道导轨(9)运动;/n所述升降架(5)包括两个相对的滑动槽(14)和连接杆(15),连接杆(15)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14)的内侧顶部,连接杆(15)的两端设有链轮(4),所述链轮(4)通过链条连接有位于两个滑动槽(14)之间的升降台(10);所述升降台上设有货叉(8)及与货叉(8)固定连接的齿条(12),还设有配合齿条(12)的位置固定的齿轮;所述动力机构(11)为整个堆垛装置提供动力;/n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印版版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装置、堆垛装置和控制装置(6);
所述货架装置包括矩阵排列的立柱(1),立柱(1)上设有印版放置架(2),同一行的立柱(1)的印版放置架(2)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行立柱(1)之间设有巷道导轨(9);
所述堆垛装置包括底座(16)、底座(16)上竖直设置的升降架(5)和动力机构(11),底座(16)设有行进轮(13)并沿巷道导轨(9)运动;
所述升降架(5)包括两个相对的滑动槽(14)和连接杆(15),连接杆(15)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14)的内侧顶部,连接杆(15)的两端设有链轮(4),所述链轮(4)通过链条连接有位于两个滑动槽(14)之间的升降台(10);所述升降台上设有货叉(8)及与货叉(8)固定连接的齿条(12),还设有配合齿条(12)的位置固定的齿轮;所述动力机构(11)为整个堆垛装置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波段新泽耿鹏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叶印务有限公司陕西金叶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金叶丝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