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63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依次设于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P型GaN层和高静电层,所述P型GaN层设置在P型AlGaN层上,所述高静电层插入在P型GaN层中;所述高静电层包括无掺杂GaN层和/或低掺杂GaN层,所述无掺杂GaN层由掺杂浓度为零的GaN制成,所述低掺杂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a;所述P型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b,a<b。本发明专利技术在P型GaN层中插入高静电层,有效提高外延结构的抗静电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
,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镓(GaN)是宽禁带材料,电阻率高,GaN基LED芯片在生产、运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不易消失,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蓝宝石衬底的LED芯片正负电极位于芯片同一侧,间距很小,因此对静电的承受能力很小,极易被静电击穿失效,影响器件的寿命。目前传统的GaN基LED外延生长结构过程为:500℃先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低温GaN缓冲层;然后接着在1100℃下生长一层未掺杂的高温GaN;再接着高温生长一层掺杂SiH4的n型GaN层,这一层提供复合发光的电子;然后接着在750~850℃下生长几个周期的GaN/InGaN的量子阱和量子垒作为LED的发光层,该层是GaN基LED外延的核心部分;然后在950℃左右生长掺杂Mg的P型AlGaN层,起到阻挡电子的作用;最后在1000℃左右生长一层掺杂Mg的P型GaN层,这一层提供复合发光的空穴;最后是退火过程。目前LED外延生长过程中,有源层多采用几个周期结构GaN/InGaN量子阱垒区,电子和空穴在能带较窄的阱层InGaN材料中复合发光。由于两种材料的晶格常数不同容易产生极化效应,引起位错缺陷,如果这种缺陷得不到有效控制,穿过GaN/InGaN量子阱垒区的线位错会导致大量表面缺陷,形成漏电通道,进而影响芯片承受抗静电的能力。所以有效改善有源发光层的结晶质量对提升LED芯片的抗静电能力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提高外延结构的抗静电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依次设于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P型GaN层和高静电层,所述P型GaN层设置在P型AlGaN层上,所述高静电层插入在P型GaN层中;所述高静电层包括无掺杂GaN层和/或低掺杂GaN层,所述无掺杂GaN层由掺杂浓度为零的GaN制成,所述低掺杂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a;所述P型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b,a<b。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高静电层的厚度为P型GaN层的厚度的40%~50%,所述高静电层的厚度为20~100n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高静电层将P型GaN层分为第一P型GaN层和第二P型GaN层,其中,第一P型GaN层的掺杂浓度为b1,第二P型GaN层的掺杂浓度为b2,b1≥b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P型GaN层的厚度为第二P型GaN层的厚度的1.2~1.5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P型Al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AlGaN制成,掺杂浓度为c,c<b。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以及3~8个循环周期的第一P型GaN层、无掺杂GaN层、低掺杂GaN层和第二P型GaN层。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UGaN层、第一半导体层和有源层;二、在温度为700~80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有源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AlGaN,其中,Mg掺杂浓度为1*10E19atom/cm3,形成P型AlGaN层;三、在温度为800~9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厚度为20~30nm的GaN,其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E19~1*10E20atom/cm3,形成第一P型GaN层;四、在温度为800~9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厚度为2~5nm的GaN,形成无掺杂GaN层;五、在温度为800~9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厚度为5~50nm的GaN,其中,Zn或Mg的掺杂浓度为1*10E16~1*10E7atom/cm3,形成低掺杂GaN层;六、在温度为800~9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厚度为10~20nm的GaN,其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E18~1*10E19atom/cm3,形成第二P型GaN层;七、重复上述步骤三、四、五和六3~8次,形成第二半导体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有源层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在温度为810~86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一层1nm~3nm的GaN,然后再生长一层1nm~3nm调制掺杂的AlGaN,以此二者为一超晶格单元结构,交替连续生长2~6个周期,形成量子垒层;二、在温度为710~76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量子垒层上生长一层厚度为2~6nm的InGaN,形成量子阱层;三、重复步骤一和二9~12次,形成有源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温度为1000~120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UGaN层上生长一层10000~30000埃的GaN,其中,Si掺杂浓度为1*10E18~7*10E18atom/cm3,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层和UGaN层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在温度为500~5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衬底上生长一层400~600埃的GaN,形成缓冲层;二、在温度为1000~120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缓冲层上生长一层10000~30000埃的GaN,形成UGaN层。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P型GaN层中插入高静电层,会形成三种效应,具体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高静电层由于没有掺杂或掺杂的浓度低于P型GaN层,因此与P型GaN层配合,可以形成更多有效空穴,提高与电子复合的发光效率,又可以降低工作电压,还可以保证晶体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整体的抗静电能力。具体的,由于高静电层的掺杂浓度低,P型GaN层对有源层发出的光吸收变得不明显,因此可以增加P型GaN层的厚度,使得反向静电流不易击穿P型GaN层,提升静电能力。此外,高静电层将P型GaN层分为第一P型GaN层和第二P型GaN层,第一P型GaN层设置在P型AlGaN层上,由于P型AlGaN层作为电子阻挡层,因此与第一P型GaN层配合,可以降低工作电压。进一步,所述P型AlGaN层由掺杂了Mg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c,其中,c<b。通过上述掺杂浓度的变化,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一P型GaN层和P型AlGaN层的配合。二、由于高静电层插入在P型GaN层中,使得P型GaN层的浓度发生变化,形成高低高的浓度变化,从而产生电容效应。三、P型GaN层中的浓度变化,同时改变了P型GaN层的电阻高低,在静电电流通过P型GaN层中时,会因此分散开,避免集中烧毁,也提升了可靠度。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依次设于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P型GaN层和高静电层,所述P型GaN层设置在P型AlGaN层上,所述高静电层插入在P型GaN层中;/n所述高静电层包括无掺杂GaN层和/或低掺杂GaN层,所述无掺杂GaN层由掺杂浓度为零的GaN制成,所述低掺杂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a;/n所述P型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b,a<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依次设于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P型GaN层和高静电层,所述P型GaN层设置在P型AlGaN层上,所述高静电层插入在P型GaN层中;
所述高静电层包括无掺杂GaN层和/或低掺杂GaN层,所述无掺杂GaN层由掺杂浓度为零的GaN制成,所述低掺杂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a;
所述P型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GaN制成,掺杂浓度为b,a<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静电层的厚度为P型GaN层的厚度的40%~50%,所述高静电层的厚度为20~1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静电层将P型GaN层分为第一P型GaN层和第二P型GaN层,其中,第一P型GaN层的掺杂浓度为b1,第二P型GaN层的掺杂浓度为b2,b1≥b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P型GaN层的厚度为第二P型GaN层的厚度的1.2~1.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AlGaN层由掺杂了Mg或Zn的AlGaN制成,掺杂浓度为c,c<b。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包括P型AlGaN层,以及3~8个循环周期的第一P型GaN层、无掺杂GaN层、低掺杂GaN层和第二P型GaN层。


7.一种抗静电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UGaN层、第一半导体层和有源层;
二、在温度为700~80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在有源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AlGaN,其中,Mg掺杂浓度为1*10E19atom/cm3,形成P型AlGaN层;
三、在温度为800~950℃,压力为200~500mbar的条件下,生长厚度为20~30nm的GaN,其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E19~1*10E20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美懿庄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