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换热器的液氦传输杜瓦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56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相、气液两相或液相的液体罐入容器内的一种液氦传输管。其结构主要是在内管(3)外套一根回流管(4),回流管(4)外再套外管(11),在外管(11)内,于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加一个换热器(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利于推广,在实际使用中,节流效率达40%以上,输液效率不低于90%,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并可适用于其它任何低温液体的传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相、气液两相或液相的流体罐入容器内的传输管。液氦制造出来后,都存入大的主储存箱内,以便运输,等运到目的地后,再分装到小储存杜瓦内,以方便使用。在分装时,一般用输液管,一头接主储存箱,一头接小储存杜瓦,目前通用的输液管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其外管内被抽成高度真空。其输液过程如下主储存箱(1)中的氦流(可以是液相、气液两相或气相)经过阀门(2)进入内管(3),由节流阀(9)控制其流量,再经阀门(13)注入小储存杜瓦(14)中。在使用过程中氦流受环境温度影响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升温,虽然外管内被抽成高度真空,有一定的绝热效果,但仍不能防止氦流在分装时大量气化,这部分氦气,在阀门(13)下方的管道里,通过阀门(5)流入气柜(6)中,被回收。这种输液管,缺点是节流效率低,一般在10~20%之间,液氦的损耗大,气化的多,十分不经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输液管,克服上述缺陷,使其节流效率高,液氦损耗小,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设计方案是在内管(3)外套一根回流管(4),回流管(4)外再套外管(11),在外管(11)内,于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加一个换热器(7),这样,本技术的带换热器的液氦传输杜瓦管,其实际使用中的节流效率达到40%以上,而输液效率不低于90%,从而减少了液氦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2是现有通用输液管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内管(3)的左端接主储存箱阀门(2),可密封连接于主储存箱(1),内管(3)外套有回流管(4)其两端密封于内管(3)的外径上,回流管(4)适当位置有回气叉管(15),装有阀门(5),阀门(5)与气柜(6)相连,回流管(4)适当位置有绝热叉管(16),其上装有阀门(12),回流管(4)的适当位置装有节流阀(9),在回流管(4)外又套有两端密封在回流管(4)外径上的外管(11),外管(11)的外壁与回流管(4)之间,被抽成高度真空,外管(11)和回流管(4)的管道间,装有若干支撑(8),外管(11)上适当位置开有抽真空用的抽口(10),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装有换热器(7),回流管(4)的外表面包有防辐射的多层绝热材料,内管(3)的右端接小储存杜瓦阀门(13),可密封连接于小储存杜瓦(14),绝热叉管(16)与小储存杜瓦(14)相连接,绝热叉管(16)管路上装有阀门(12)。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在主储存箱(1)和储存杜瓦(14)都与内管(3)连接好后,打开主储存箱阀门(2)和小储存杜瓦阀门(13)氦流进入内管(3),经换热器(7)时,由于主储存箱(1)来的氦流与回气氦流在换热器(7)内充分换热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节流前内管(3)内的流体温度,从而提高了节流效率,再经节流阀(9),节流阀(9)可调整一个理想的流量,使节流阀(9)左边的内管(3)中的氦流能维持一个理想的压强,经过节流后的氦流存入了小储存杜瓦(14)内,产生的气氦将通过小储存杜瓦阀门(13)下方绝热叉管(16)经阀门(12)和绝热叉管(16)回到回流管(4)中,与液氦的流动方向相反成为回气氦流流入换热器(7),再经阀门(5)送至气柜(6);由于回流管(4)外表面有多层防辐射的绝热材料,再加上外管(11)内的高度真空,如适当调整阀门(12、5),即可使回流管(4)内的氦气流量适中,也即是保证了内管(3)内的氦流流出换热器(7)时,流入换热器内(7)回气氦流有最小温差,从而获得最低的节流温度。因此,本技术的输液率不低于90%,液氦的气化不大于10%,维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结构紧凑、简单、性能可靠,重量轻,使用方便,利于推广,换热器的结构类型可灵活变动,它不仅用于液氦,也可适用于其它任何低温液体的传输,如液氢,液氮,液氩等。 附图说明1、主储存箱;2、主储存箱阀门;3、内管;4、回流管;5、阀门;6、气柜;7、换热器;8、支撑;9、节流阀;10、抽气口;11、外管;12、阀门;13、小储存杜瓦阀门;14、小储存杜瓦;15、回气叉管;16、绝热叉管。权利要求1.一种带换热器的液氦传输杜瓦管,主要是由内管(3),回流管(4),外管(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管(3)的左端接主储存箱阀门(2),可密封连接于主储存箱(1),内管(3)外套有回流管(4),其两端密封于内管(3)的外径上,回流管(4)上有回气叉管(15)装有阀门(5),阀门(5)与气柜(6)相连,回流管(4)适当位置有绝热叉管(16)装有阀门(12),回流管(4)上装有节流阀(9),在回流管(4)外又套有两端密封在回流管(4)外径上的外管(11),外管(11)的外壁与回流管(4)之间被抽成高度真空,外管(11)和回流管(4)的管道间,装有若干支撑(8),外管(11)上适当位置开有抽真空用的抽气口(10),在外管(11)内管路中,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装有换热器(7),回流管(4)的外表面包有防辐射的多层绝热材料,内管(3)右端接小储存杜瓦阀门(13),可密封连接于小储存杜瓦(14),绝热叉管(16)与(14)小储存杜瓦(14)相连接,绝热叉管(16)管路上装有阀门(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气相、气液两相或液相的液体罐入容器内的一种液氦传输管。其结构主要是在内管(3)外套一根回流管(4),回流管(4)外再套外管(11),在外管(11)内,于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加一个换热器(7)。本技术结构紧凑、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利于推广,在实际使用中,节流效率达40%以上,输液效率不低于90%,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并可适用于其它任何低温液体的传输。文档编号F17C5/00GK2270153SQ96223550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洪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换热器的液氦传输杜瓦管,主要是由内管(3),回流管(4),外管(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管(3)的左端接主储存箱阀门(2),可密封连接于主储存箱(1),内管(3)外套有回流管(4),其两端密封于内管(3)的外径上,回流管(4)上有回气叉管(15)装有阀门(5),阀门(5)与气柜(6)相连,回流管(4)适当位置有绝热叉管(16)装有阀门(12),回流管(4)上装有节流阀(9),在回流管(4)外又套有两端密封在回流管(4)外径上的外管(11),外管(11)的外壁与回流管(4)之间被抽成高度真空,外管(11)和回流管(4)的管道间,装有若干支撑(8),外管(11)上适当位置开有抽真空用的抽气口(10),在外管(11)内管路中,内管(3)和回流管(4)的管道上装有换热器(7),回流管(4)的外表面包有防辐射的多层绝热材料,内管(3)右端接小储存杜瓦阀门(13),可密封连接于小储存杜瓦(14),绝热叉管(16)与(14)小储存杜瓦(14)相连接,绝热叉管(16)管路上装有阀门(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