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126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包括框梁板,所述框梁板呈下大上小的梯型框架结构,框梁板两侧倾斜面均开设有矩型口,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多个第一螺纹底座,框梁板内部顶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底座位置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螺纹底座,所述第一螺纹底座与第二螺纹底座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由增加框梁板的长度,通过一组框梁板的限位板和限位柱分别插进另一组框梁板的限位槽口和第一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将限位板与限位U型板固定连接,此时两组框梁板能够稳定连接,通过支撑杆件撑在框梁板内,提高了框梁板的承载力,避免其被荷载力压变形,提高了其结构强度。

A stable steel structure bear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
技术介绍
建筑房屋中需要使用到承重梁,用于支撑整个房顶的重量。现有的承重梁,大都用一些木质的或者一体式的钢构梁,由于木质梁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因此逐渐被钢构梁所代替,但是现有的一体式钢构梁,由于是一体式的设计,而建筑房屋时,其长度由房屋决定,因此需要切割承重梁,或者承重梁长度不够,配对麻烦,但是承重梁由于为钢制结构,切割较费力,大大增加了人力与物力,且目前的钢构梁大多为中空结构,如果承载较大,其容易发生形变,结构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包括框梁板,所述框梁板呈下大上小的梯型框架结构,框梁板两端设置有开口,框梁板两侧倾斜面均开设有矩型口,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多个第一螺纹底座,框梁板内部顶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底座位置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螺纹底座,所述第一螺纹底座与第二螺纹底座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件,所述框梁板内部在开口四角端位置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挡肋板,框梁板一端的挡肋板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框梁板另一端的挡肋板外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与第一通孔尺寸相互对应的限位柱,框梁板内部一端底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两个限位U型板,所述限位U型板与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形成限位槽口,所述框梁板内部另一端底表面平齐于限位U型板位置均固定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伸出于框梁板,且限位板的尺寸与限位槽口尺寸相互对应。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件包括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上端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下端与第一螺纹底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下表面开设有螺纹通道,且第一螺纹柱上端与第二螺纹底座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通过凸出螺纹柱与螺纹通道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框梁板内部上下表面两侧均匀固定焊接有多组加强肋。优选地,所述框梁板上下表面对应于限位U型板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限位U型板表面对应于第二通孔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限位板表面对应于第二通孔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自由增加框梁板的长度,通过一组框梁板的限位板和限位柱分别插进另一组框梁板的限位槽口和第一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将限位板与限位U型板固定连接,此时两组框梁板能够稳定连接,通过支撑杆件撑在框梁板内,提高了框梁板的承载力,避免其被荷载力压变形,提高了其结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的俯视图。图中:1框梁板、2开口、3矩型口、4第一螺纹底座、5第二螺纹底座、6第一螺纹柱、7第二螺纹柱、8凸出螺纹柱、9螺纹通道、10挡肋板、11第一通孔、12限位柱、13限位板、14螺纹孔、15限位U型板、16限位槽口、17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19加强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包括框梁板1,框梁板1呈下大上小的梯型框架结构,框梁板1两端设置有开口2,框梁板1两侧倾斜面均开设有矩型口3,从而降低了框梁板1自身的耗材,降低了成本,框梁板1内部底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多个第一螺纹底座4,框梁板1内部顶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底座4位置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螺纹底座5,第一螺纹底座4与第二螺纹底座5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件,框梁板1内部在开口2四角端位置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挡肋板10,框梁板1一端的挡肋板10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框梁板1另一端的挡肋板10外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与第一通孔11尺寸相互对应的限位柱12,框梁板1内部一端底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两个限位U型板15,限位U型板15与框梁板1内部底表面形成限位槽口16,框梁板1内部另一端底表面平齐于限位U型板15位置均固定焊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伸出于框梁板1,且限位板13的尺寸与限位槽口16尺寸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件包括第一螺纹柱6和第二螺纹柱7,第二螺纹柱7上端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凸出螺纹柱7,且第二螺纹柱7下端与第一螺纹底座4配合连接,第一螺纹柱6下表面开设有螺纹通道9,且第一螺纹柱6上端与第二螺纹底座5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柱7通过凸出螺纹柱8与螺纹通道9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框梁板1内部上下表面两侧均匀固定焊接有多组加强肋19,提高了框梁板1自身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框梁板1上下表面对应于限位U型板15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7,限位U型板15表面对应于第二通孔17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18,限位板13表面对应于第二通孔17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14。工作原理:通过一组框梁板1的限位板13和限位柱12分别插进另一组框梁板1的限位槽口16和第一通孔11内,并通过螺栓将限位板13与限位U型板15固定连接,此时两组框梁板1能够稳定连接,通过支撑杆件撑在框梁板1内,提高了框梁板1的承载力,避免其被荷载力压变形。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包括框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梁板呈下大上小的梯型框架结构,框梁板两端设置有开口,框梁板两侧倾斜面均开设有矩型口,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多个第一螺纹底座,框梁板内部顶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底座位置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螺纹底座,所述第一螺纹底座与第二螺纹底座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件,所述框梁板内部在开口四角端位置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挡肋板,框梁板一端的挡肋板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框梁板另一端的挡肋板外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与第一通孔尺寸相互对应的限位柱,框梁板内部一端底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两个限位U型板,所述限位U型板与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形成限位槽口,所述框梁板内部另一端底表面平齐于限位U型板位置均固定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伸出于框梁板,且限位板的尺寸与限位槽口尺寸相互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钢构承重梁,包括框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梁板呈下大上小的梯型框架结构,框梁板两端设置有开口,框梁板两侧倾斜面均开设有矩型口,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多个第一螺纹底座,框梁板内部顶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底座位置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螺纹底座,所述第一螺纹底座与第二螺纹底座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件,所述框梁板内部在开口四角端位置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挡肋板,框梁板一端的挡肋板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框梁板另一端的挡肋板外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与第一通孔尺寸相互对应的限位柱,框梁板内部一端底表面均固定焊接有两个限位U型板,所述限位U型板与框梁板内部底表面形成限位槽口,所述框梁板内部另一端底表面平齐于限位U型板位置均固定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伸出于框梁板,且限位板的尺寸与限位槽口尺寸相互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