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078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外壳和内胆,内胆分别通过前端的硬支撑组件和后端的软支撑组件支撑连接在外壳上。其中硬支撑组件由阀座A、管体A、管体B和阀座B共同组成,阀座A与外壳前封头焊接连接;管体A的一端与阀座A焊接连接,另一端插入内胆内与阀座B焊接连接;管体B与管体A同轴且管体B环绕于管体A的外部,管体B的一端与阀座B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内胆前封头焊接连接;阀座B位于内胆的前封头内,阀座B上设置有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不但能提高支撑强度,有效减少热量传递,还能有效控制加注天然气和储罐使用过程中的过量加注问题,提高储罐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绝热储罐,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液化天然气 储罐。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已危及 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国,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传统的汽车采用汽油作为燃料,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汽车尾气排放 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严格控制汽车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清洁汽车",减少汽车排;汶污染,显得非 常必要和迫切。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而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 特性,是世界上公认的清洁燃料,以天然气代替传统的汽油和柴油作为汽 车燃料,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是解决」成市大气污染的有 效措施。天然气不但排放污染小,还具有热值较高、成本低、供应稳定等 优点。尤其是液化天然气,不但存储量大且更纯净,成为一种理想的代替 燃料,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但液化天然气沸点较低-160。C以 下,临界点较低,膨胀系数大,必须采用低温容器进行存储。目前,通用的低温绝热储罐多采用双层结构,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绝热材料,如加入绝热纸或抽真空;其内胆通过前端的硬支撑和后端的软支 撑结构固定于外壳内。这种结构要求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 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外力,同时由于内胆存储的是天然气这一沸点较低的 低温液体,为减少热传递引起的蒸发损失,还要求支撑结构传热量要尽可能 的小。同时在向储罐内注入天然气时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以避免天然气 受热后膨胀,引起超压,影响储罐的使用安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 200520105771. 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 种低温绝热气瓶的内胆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包括与内胆内封头连接,延 伸入内胆内并密封的延伸管和与外胆外封头连接并插入延伸管内支撑固定 内封头的支撑件。这种结构虽然可以提高支撑强度,但延伸管内无法绝热, 无法更好地减少热量的传递。申请号为200510112237. 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 开了 一种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燃料气瓶防过量加注装置,采用在燃料气瓶内 上部安装喷淋器,4吏LNG以雾状形式喷出,防止过量加注。zf旦这种结构只 能保证加注时对燃气瓶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和降压,无法防范^吏用过程中随 温度的提高瓶内压力升高后引起的溢流。且上述结构中均无法随时监控天 然气储罐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状态,存在安全上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 能随时监控天然气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状态,即能保证内胆与外壳间支撑结 构的高支撑强度,又能有效降低热量传递,同时能有效控制加注天然气和 储罐使用过程中的过量加注问题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达到预定的目的一种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绝 热空间A,内胆分别通过前端的硬支撑组件和后端的软支撑组件支撑连接 在外壳上,其中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硬支撑组件由阀座A、管体A、管体 B和阀座B共同组成,阀座A与外壳前封头焊接连接;管体A的一端与阀 座A焊接连接,另一端插入内胆内与阀座B焊接连接,内部形成绝热空间 B;管体B与管体A同轴且管体B环绕于管体A的外部,管体B的一端与阀 座B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内胆前封头焊接连接,管体A与管体B之间形成 绝热空间C;阀座B位于内胆的前封头内,阀座B上设置有连通绝热空间A、 绝热空间B和绝热空间C的通道;所述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软支撑组件 由支撑封头、支撑杆、小孔A和支撑架共同组成,其中支撑封头设于内胆 后封头的内侧,下端开有小孔A,支撑杆一端插入内胆的后封头内,另一 端插入支撑架中间的插孔内,支撑架为十字交叉形,设置于外壳的后封头 内侧,支撑架上设有插孔,支撑封头与内胆、支撑封头与支撑杆、支撑杆 与内胆均为焊接连接。所述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其中阀座A与阀座B上对应设置有两个、 三个或者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进液管、出液管、放空管、液位计管或 安全阀管。所述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其中进液管位于内胆的上部,管壁上设 置有多个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可以采用两排对称排列,也可以等距离间隔 排列。所述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其内胆的后部还设置有防过量加注装置,所述防过量加注装置包括筒体和封头,筒体一端与内胆后封头焊接连接, 另一端与封头焊接连4娄,封头底部开有小孔。所述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其防过量加注装置的容积为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总容积的5%-20%,小孔的面积为进液管喉径面积的10%-3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如下^L术效果1、 前端的硬支撑结构由阀座A、管体A、管体B和阀座B共同组成, 管体B与管体A同轴并环绕于管体A的外部,阀座A焊接在外壳前封头上, 管体A与阀座A、管体B与内胆前封头分别连接,从而实现支撑结构支撑 强度高,能够保证内胆稳固的支撑于外壳内,且便于在管体上缠绕绝热材 料,降低热量传递的有益效果;2、 在阀座B上i殳置有通道,使绝热空间A、绝热空间B和绝热空间C 相连接,^v而能同时将A、 B、 C三个绝热空间抽真空,达到有效降#<热量 传递的有益效果;3、 阀座A、 B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功能孔,孔内配置安装多个功能管路 进液管、出液管、放空管、液位计管或安全阀管,放空管在长时间不使用 时将罐内残存的天然气放空,起稳压作用,安全阀管起稳压安全作用,液 位计管可以随时掌控测量储罐内液体的高度,这些管路的安装使得使用者 可以随时监控液化天然气储罐的使用情况,从而具有保证安全使用,延长 罐体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4、 进液管位于内胆的上部,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孔,从而在加注液 化天然气时,能使得气体二次液化,达到避免过量加注,保障使用安全的 有益效果5、 液化天然气储罐内胆的后部设置有防过量加注装置,该装置包括筒 体和封头,筒体一端与内胆后封头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封头焊接连接,封 头底部开有小孔,小孔的面积比进液管喉径面积小很多,当充液时感应到 液体充满时,防过量加注装置中仍然存在大部分气体,停止充液后罐内液 体会向防过量加注装置中流动直至平衡,这样储罐内胆和防过量加注装置 的上方都会有一定的气体存在,从而实现了防止充装完溢流,保护储罐使 用安全和增加无损存储时间的有益效果;6、 液化天然气储罐后端软支撑结构在支撑封头上开设有小孔,从而使 支撑封头内部空间与罐体空间相通,达到支撑封头与支撑杆的温度与状况 保持同一。避免了因封闭气体传热速度慢造成的支撑杆与支撑封头收缩程 度不同引起对后端软支撑的损坏以及焊接时留存的有毒气体对焊缝的损 害,从而实现延长软支撑结构和罐体的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设计新 颖独特,结构巧妙,便于推广应用,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硬支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l-外壳,2-内胆,3-绝热空间A, 4-硬支撑组件,401-阀座 A, 402-管体A, 403-管体B, 404-阀座B, 405-绝热空间B, 406-绝热空间 C, 407-通道,5-软支撑组件,501-支撑封头,502-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外壳(1)和内胆(2),外壳(1)与内胆(2)之间形成绝热空间A(3),内胆(2)分别通过前端的硬支撑组件(4)和后端的软支撑组件(5)支撑连接在外壳(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硬支撑组件(4)由阀座A(401)、管体A(402)、管体B(403)和阀座B(404)共同组成,    其中阀座A(401)与外壳(1)前封头焊接连接,    管体A(402)的一端与阀座A(401)焊接连接,另一端插入内胆内与阀座B(404)焊接连接,内部形成绝热空间B(405),    管体B(403)与管体A(402)同轴且管体B(403)环绕于管体A(402)的外部,管体B(403)的一端与阀座B(404)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内胆(2)前封头焊接连接,管体A(402)与管体B(404)之间形成绝热空间C(406),    阀座B(404)位于内胆(2)的前封头内,阀座B(404)上设置有连通绝热空间A(3)、绝热空间B(405)和绝热空间C(406)的通道(407);    所述车载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软支撑组件(5)由支撑封头(501)、支撑杆(502)、小孔A(503)和支撑架(504)共同组成,    其中支撑封头(501)设于内胆(2)后封头的内侧,下端开有小孔A(503),    支撑杆(502)一端插入内胆(2)的后封头内,另一端插入支撑架(504)中间的插孔内,    支撑架(504)为十字交叉形,设置于外壳(1)的后封头内侧,支撑架上设有插孔,    支撑封头(501)与内胆(2)、支撑封头(501)与支撑杆(502)、支撑杆(502)与内胆(2)均为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民姚欣李兆亭赵国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