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98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在罐体1内设有超导加热管5和(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可保障罐体1内轻烃C5原料的均匀气化和质量,它设计合理,一罐多用,投资小,是理想的环保节能产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利用石油工业和乙烯工程所产生的副产品液态轻烃C5,通过加工制成轻烃燃气供群众使用,通常制气过程较复杂,需通过储油罐、气化罐、贮气罐来完成,而且在制气过程中,设备内温度不易控气,可直接影响气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制造简单,产气量大,全自动控制,设计合理的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它由罐体1、进料口2、出气孔3组成,罐体1底部设有超导加热管5,超导加热管5一端延伸出罐体1体外,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由罐体1体外延伸至罐体1体内。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罐体内的原料轻烃C5在超导加热管和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作用下,轻烃C5可完全气化,而又由于超导加热管的作用,可使罐体内原料均匀加热,保障原料气化质量,而又不会产生走露点,只用一个罐体就可起到储油罐,气化罐,贮气罐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1罐体,2进料口,3出气孔,4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5超导加热管,6加热器,7传感器。当轻烃C5原料经进料口2进入罐体1后,超导加热管5在加热器6作用下,对罐体1内轻烃C5原料进行均匀加热,并保持罐体1内温度,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由罐体1外延伸至罐体1内,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延伸罐体1内部分的下端横管上开有分布均匀的小孔,压缩空气通过小孔搅动轻烃原料,压缩空气与轻烃C5按1∶2-4的比例混合气化,并在压力和恒温条件下完全气化,达到天然气热值标准。在罐体1上设有测量压力、温度、液位、浓度的传感器7、传感器7的触头伸入罐体1内,可随时测量罐体1内的压力、温度、液位、浓度。本技术设计合理,全制动控制,可保障轻烃C5原料气化质量,投资小,有利于环保节能和废物综合利用。权利要求1.一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由罐体(1)、进料口(2)、出气孔(3)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底部设有超导加热管(5)、超导加热管(4)的一端延伸出罐体(1)体外,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由罐体(1)体外延伸至罐体(1)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强制气化罐,其特征在于,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下端的横管上开有分布均匀的小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强制气化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上设有测量压力、温度、液位、浓度的传感器,传感器触头伸入罐体(1)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在罐体1内设有超导加热管5和(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可保障罐体1内轻烃C5原料的均匀气化和质量,它设计合理,一罐多用,投资小,是理想的环保节能产品。文档编号F17C7/00GK2433499SQ0023016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桂林, 张瑞平, 冯忠权 申请人:武汉利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轻烃C5管道燃气强制气化罐,由罐体(1)、进料口(2)、出气孔(3)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底部设有超导加热管(5)、超导加热管(4)的一端延伸出罐体(1)体外,自控压缩空气搅拌器(4)由罐体(1)体外延伸至罐体(1)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林张瑞平冯忠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