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金通专利>正文

液化气净化节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57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该液化气净化节能器是由雾化头、密封圈、套管、弹簧、输液管、支撑管和过滤网组成。它是通过液化气钢瓶内的压力,使钢瓶底部的残液沿输液管至雾化头与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混合后从雾化口喷出雾化,再经钢瓶阀门输于瓶外燃烧,残液因此得到充分利用,净化气体,节约能源,消除污染源,避免“抽残”麻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严谨、安装简便、功能稳定、经久耐用,可在现有液化气钢瓶中普及应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瓶装液化气在使用后瓶底会留下一些难以汽化的液体,俗称残液。随着用气量的增加,钢瓶内残液会越积越多。日前,国内还不存在有效利用残液的产品,用户只能在灌气前把它抽掉,这不仅给用户带来麻烦,更造成能源浪费,倾倒野外时也带来环境污染,有时甚至因此引起火灾。为了解决残液利用这一课题,本人在申请号为99209845.9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液化气残液雾化器”的节能装置,该装置虽然能使液化气残液得到有效利用,但由于其喷液头上设计了锥形体,灌气时外力不易将弹簧压缩,造成灌气压力增大,灌气速度减慢、时间延长;又由于其支撑管下端口未设过滤网,输液孔易被瓶底微粒所堵塞,同时套管过长,支撑管过短,致使造价较高,制造工序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具有雾化头(1)、密封圈(3)、套管(5)、弹簧(6)、支撑管(7)、输液管(8)和过滤网(11),其中雾化头(1)上开有雾化孔(2),密封圈(3)套装在雾化头(1)上的凹槽内,雾化头(1)的下部紧配在套管(5)的上端内,雾化头(1)的凹槽下边开有与内孔相贯通的进气孔(4),支撑管(7)套装在套管(5)的下端内,并开有进液孔(9);输液管(8)设在套管(5)和支撑管(7)以及弹簧(6)的内孔中,一端与雾化头(1)内孔的下部相螺配;输液管(8)的内孔为输液孔(10),其要点一为雾化头(1)上凹槽顶部成平面形态;二为弹簧(6)设在雾化头(1)的底部和支撑管(7)的顶端之间;三为支撑管(7)的下部设有过滤网(11);以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雾化头;(2)表示雾化孔;(3)表示密封圈;(4)表示进气孔;(5)表示套管;(6)表示弹簧;(7)表示支撑管;(8)表示输液管;(9)表示进液孔;(10)表示输液孔;(11)表示过滤网。如图1所示,液化气净化节能器由雾化头(1)、密封圈(3)、套管(5)、弹簧(6)、支撑管(7)、输液管(8)和过滤网(11)组成,雾化头(1)上开有一个雾化口(2),密封圈(3)套装在雾化头(1)的凹槽上,雾化头(1)的下部紧配在套管(5)的上端内,雾化头(1)的凹槽下边开有与内孔相贯通的进气孔(4),支撑管(7)套装在套管(5)的下端内,并开有进液孔(9);输液管(8)设在套管(5)和支撑管(7)以及弹簧(6)的内孔中,一端与雾化头(1)内孔的下部相配合,输液管(8)的内孔为输液孔(10),弹簧(6)在雾化头(1)的底部和支撑管(7)的顶端之间,支撑管(7)的下端进液孔(9)处设有过滤网(11)。当液化气净化节能器装入钢瓶后,雾化头(1)处在钢瓶阀门中部,支撑管(7)的下端与钢瓶底部接触,密封圈(3)则将钢瓶的进气口密封。当往钢瓶内灌装液化气时,外力将雾化头(1)往瓶内挤压,弹簧(6)因此被压缩,带动套管(5)下移,密封圈(3)脱离钢瓶阀门的进气口使瓶口解封,液化气灌入瓶内。灌气完毕后,外压力消失,弹簧(6)在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将密封圈(3)顶回瓶口使其重新封闭。当使用液化气打开阀门时,在瓶内压力的作用下,沉积在钢瓶底部的残液通过输液管(8)中的输液孔(10)脉冲至雾化头(1)与进气孔(4)进入的气体混合后从雾化孔(2)喷出雾化,再经钢瓶阀门输于瓶外参与燃烧。由于输液管(8)上的输液孔(10)位于钢瓶底部,又因钢瓶口被封闭,所以每当使用液化气时,该液化气净化节能器总是先把钢瓶底部的液体输至雾化头(1)喷出雾化,而瓶底液体恰是液化气残液的所在之处,所以残液往往先于汽体被输至瓶外,这样就使液化气残液得到充分利用,净化瓶内液化气,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另外,由于雾化头(1)上的凹槽顶部采用平面结构,受力面积增大,外压力可轻易压缩弹簧(6),密封圈(3)能及时脱离瓶口,使液化气顺畅灌入钢瓶,灌气时间明显缩短,弥补了现有技术灌气难的缺陷。又因为支撑管(7)的下端装有过滤网(11),杜绝了输液孔(10)的微粒堵塞现象,保证残液脉冲管道的畅通,使液化气净化节能器的功能稳定在最佳工作状态中,残液利用系统更趋完善。本技术具有结构严谨、功能稳定、安装简便、经久耐用、不消耗能源、残液利用率高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具有雾化头(1)、密封圈(3)、套管(5)、弹簧(6)、支撑管(7)、输液管(8),和过滤网(11),其中雾化头(1)上开有雾化孔(2),密封圈(3)套装在雾化头(1)的凹槽上,雾化头(1)的下部紧配在套管(5)的上端内,雾化头(1)上凹槽下边开有与内孔相贯通的进气孔(4),支撑管(7)套装在套管(5)的下端内,且开有进液孔(9),支撑管(7)与套管(5)的套合呈活动状态,输液管(8)设在套管(5)和支撑管(7)以及弹簧(6)的内孔中,一端与雾化头(1)内孔下部相配合,输液管(8)的内孔为输液孔(10),其特征在于(一)雾化头(1)上凹槽顶部成平面形态;(二)弹簧(6)设在雾化头(1)的底部和支撑管(7)的顶端之间;(三)支撑管(7)的下部设有过滤网(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该液化气净化节能器是由雾化头、密封圈、套管、弹簧、输液管、支撑管和过滤网组成。它是通过液化气钢瓶内的压力,使钢瓶底部的残液沿输液管至雾化头与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混合后从雾化口喷出雾化,再经钢瓶阀门输于瓶外燃烧,残液因此得到充分利用,净化气体,节约能源,消除污染源,避免“抽残”麻烦。本技术结构严谨、安装简便、功能稳定、经久耐用,可在现有液化气钢瓶中普及应用。文档编号F17C7/00GK2521478SQ0220203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吕金通 申请人:吕金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净化节能器,具有雾化头(1)、密封圈(3)、套管(5)、弹簧(6)、支撑管(7)、输液管(8),和过滤网(11),其中雾化头(1)上开有雾化孔(2),密封圈(3)套装在雾化头(1)的凹槽上,雾化头(1)的下部紧配在套管(5)的上端内,雾化头(1)上凹槽下边开有与内孔相贯通的进气孔(4),支撑管(7)套装在套管(5)的下端内,且开有进液孔(9),支撑管(7)与套管(5)的套合呈活动状态,输液管(8)设在套管(5)和支撑管(7)以及弹簧(6)的内孔中,一端与雾化头(1)内孔下部相配合,输液管(8)的内孔为输液孔(10),其特征在于(一):雾化头(1)上凹槽顶部成平面形态;(二):弹簧(6)设在雾化头(1)的底部和支撑管(7)的顶端之间;(三):支撑管(7)的下部设有过滤网(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通
申请(专利权)人:吕金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