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0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酰氯化: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并干燥,投入氯化亚砜,开始搅拌并加入正戊酸,控制反应温度为20‑80℃,控制反应时间为2‑8h,即可得到正戊酰氯。该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通过投入氯化亚砜,氯化亚砜遇水或醇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或氯化烃,对羟基有选择性取代作用,氯化亚砜可溶于苯、氯仿和四氯化碳,加热至150℃开始分解,500℃分解完全,即可得到正戊酰氯,通过液溴与正戊酰氯反应,液溴与氢的亲合力甚强,与有机物混合即可得到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使得产量远高于一般发酵生产氨基酸的产量,可以满足工业化的生产需要。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l-n-va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
,具体为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L-正缬氨酸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1NO2,L-正缬氨酸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溶于热水和稀盐酸,不溶于乙醇和醚,是合成多种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分子式如S-1所示的L-正缬氨酸,是合成药物培多普利(分子式如S-2所示)的关键中间体,现有的L-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专利JP7553587采用发酵法制取,产量约为3.7g/L,但远低于一般发酵生产氨基酸的产量,难以满足工业化的生产需要,目前,根据中国专利CN100352801C一种L-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但是该专利的方法采用了剧毒的丙酮氰醇作为反应原料,有其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具备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解决了采用了剧毒的丙酮氰醇作为反应原料且局限性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生产工艺简单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酰氯化: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并干燥,投入氯化亚砜,开始搅拌并加入正戊酸,控制反应温度为20-80℃,控制反应时间为2-8h,即可得到正戊酰氯。/n2)溴化:将所得到的正戊酰氯与液溴反应,得到反应液,控制反应温度为55-75℃,控制反应时间为2-9h,将所得反应液进行脱去氯化亚砜和溴地步骤,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到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即为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反应收率在90%以上。/n3)氨化:在高压釜中加入液氨,开始搅拌并加入上步所得的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控制反应温度为30-100℃,控制反应时间为5-11h,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正缬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酰氯化: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并干燥,投入氯化亚砜,开始搅拌并加入正戊酸,控制反应温度为20-80℃,控制反应时间为2-8h,即可得到正戊酰氯。
2)溴化:将所得到的正戊酰氯与液溴反应,得到反应液,控制反应温度为55-75℃,控制反应时间为2-9h,将所得反应液进行脱去氯化亚砜和溴地步骤,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到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即为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反应收率在90%以上。
3)氨化:在高压釜中加入液氨,开始搅拌并加入上步所得的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控制反应温度为30-100℃,控制反应时间为5-11h,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依次进行洗涤、浓缩步骤,得到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4)拆分:将L-酒石酸溶于甲醇中,控制其温度在5℃以下,缓慢滴加上步所得的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2h,出料过滤,即可得到L-氨基戊酰氨酒石酸盐。
5)重结晶:将上步所得的L-氨基戊酰氨酒石酸盐与混合溶剂混合,控制其温度为35-45℃,搅拌1-3h后过滤,滤液加入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即得产物重结晶料。
6)水解:将上步所得重结晶料溶解于水中,令溶液流经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信义刘汝章徐军张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雅本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