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60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在离心式净油机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所述离心式净油机上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检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在净化油液的同时可智能检测油液颗粒度和含水量,便于用户实时掌握油液净化情况,节省了取样、送检过程,节约人工成本,并为用户节省购置检测仪器的费用,还能够做到检测仪的自动清洗,另外可实现润滑系统智能进行油液监测及油液净化的工作,便于对整个油液净化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自动化管理,避免因监测或净化不及时,造成油液超标,引起润滑系统出现故障。

An intelligent centrifugal oil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
技术介绍
离心式净油机采用离心分离原理去除油液中固体杂质、水及空气等污染物。目前离心式净油机根据自动化程度不同分为手动型和自动型,自动型已实现一键启动、自动排气、自动排水、故障自动报警及显示等,自动化程度较高,但现有离心式净油机不能对净化中的油液指标(如颗粒度、含水量等)进行实时检测,净化的同时往往需要定时取样送检才能判断是否达到净化要求,若检测结果达到要求则需人工停机,待油液使用一段时间后仍需取样检测,判断油液是否需要再次净化,这样一直反复进行;但取样、送检、检测要求严格,对人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结果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且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检测设备,购买检测设备需占用大量资金,另若人员对油液监测不及时,会造成油液超标运行,给润滑系统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往往采用三台离心筒甚至更多离心筒串联的技术方案,来提高油液的净化效率,其净化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其所用离心筒的数量较多,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离心式净油机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达到节约人工,避免人为因素对净化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油液净化成本,提高检测效率,提高净油机的性价比,且便于对整个油液净化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自动化管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在离心式净油机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微压油泵,微压油泵的输出端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微压油泵与待检测油箱的连接处位于检测仪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离心式净油机上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检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微压油泵的流量为100ml/min~200ml/min。所述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离心式净油机外部,待检测油箱为用户油箱,用户油箱下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通过净油机吸油管与离心式净油机连接,用户油箱上部设置有加油口,离心式净油机通过净油机出油管连接加油口,用户油箱下部还设置有用户油箱出油口,用户油箱出油口与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仪的输出端通过微压油泵连接用户油箱。所述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离心式净油机外部,离心式净油机包括油箱和离心筒,离心筒包括第一离心筒、第二离心筒和第三离心筒,所述检测仪包括第一检测仪和第二检测仪,待检测油箱为油箱,油箱上部设置有回油口,下部设置有出油口,第一离心筒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第一离心筒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二离心筒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一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检测仪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微压油泵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第三离心筒并联在第一离心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离心筒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检测仪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微压油泵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所述油箱通过吸油管连接有用户油箱,用户油箱通过出油管与第二离心筒连接,出油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出油阀,第二检测仪的输入端位于第二离心筒与出油阀之间。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位于第一检测仪和第一离心筒之间,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离心筒和清洗盒,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检测仪连接;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二检测仪和第二离心筒之间,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离心筒和清洗盒,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检测仪连接;清洗盒内装有清洗液,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还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位于第一微压油泵与油箱之间,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与第一微压油泵连接,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油箱和收集盒;第四电磁阀位于第二微压油泵与油箱之间,第四电磁阀的输入端与第二微压油泵连接,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油箱和收集盒;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还包括第四离心筒,所述第四离心筒并联在第一离心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离心式净油机在净化油液的同时可智能检测油液颗粒度和含水量,便于用户实时掌握油液净化情况,节省了取样、送检过程,节约人工成本,避免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净化效率,并为用户节省购置检测仪器的费用,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油液净化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还能够做到检测仪的自动清洗,保证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准确,避免了因油液残留而造成的检测误差;另外可实现润滑系统智能进行油液监测及油液净化的工作,便于对整个油液净化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自动化管理,避免因监测或净化不及时,造成油液超标,引起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本专利技术采用三个离心筒或四个离心筒以及两个检测仪,可以分层次的对油液颗粒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第一检测仪检测经并联的离心筒净化后的油液,第二检测仪检测再次经第二离心筒净化后的油液,本专利技术增将离心筒进行并联,相较于离心筒进行串联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油液净化的效率;同时匹配了相应支管路数量的检测仪,大大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油液净化效率以及检测效率,有利于更精准的对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用户油箱,2是油箱,3是第一离心筒,4是第二离心筒,5是第三离心筒,6是第一检测仪,7是第二检测仪,8是第一微压油泵,9是第二微压油泵,10是第一电磁阀,11是第二电磁阀,12是第三电磁阀,13是第四电磁阀,14是清洗盒,15是收集盒,16是出油阀,17是压力表,18是出油管,19是吸油管,20是出油口,21是回油口,22是第三检测仪,23是第三微压油泵,24是加油口,25是排污口,26是净油机出油管,27是净油机吸油管,28是离心式净油机,29是用户油箱出油口,30是第四离心筒。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在离心式净油机28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检测仪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油箱,检测仪用于检测待检测油箱中的油液颗粒度和含水量,检测仪输出端连接有微压油泵,微压油泵的输出端与待检测油箱连接,经过检测仪的油液通过微压油泵重新进入到待检测储油箱中进行循环净化,微压油泵与待检测油箱的连接处位于检测仪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处的上方,离心式净油机28上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检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PLC控制系统连接触摸屏,检测仪检测的结果经由PLC控制系统将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在触摸屏上,PLC控制系统中设置有停机条件,在离心式净油机28开机净化时用户可设置当油液颗粒度达到几级或含水量达到一定值时净油机的自动停机,以实现离心式净油机28的智能工作并停机的功能。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为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离心式净油机28内部的连接结构图,其中,离心式净油机28包括油箱2和离心筒,离心筒包括第一离心筒3、第二离心筒4和第三离心筒5,检测仪包括第一检测仪6和第二检测仪7,待检测油箱为油箱2,油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其特征在于:在离心式净油机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微压油泵,微压油泵的输出端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微压油泵与待检测油箱的连接处位于检测仪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离心式净油机上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检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其特征在于:在离心式净油机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微压油泵,微压油泵的输出端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微压油泵与待检测油箱的连接处位于检测仪与待检测油箱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离心式净油机上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检测仪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油泵的流量为100ml/min~200ml/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离心式净油机外部,待检测油箱为用户油箱,用户油箱下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通过净油机吸油管与离心式净油机连接,用户油箱上部设置有加油口,离心式净油机通过净油机出油管连接加油口,用户油箱下部还设置有用户油箱出油口,用户油箱出油口与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仪的输出端通过微压油泵连接用户油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离心式净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离心式净油机外部,离心式净油机包括油箱和离心筒,离心筒包括第一离心筒、第二离心筒和第三离心筒,所述检测仪包括第一检测仪和第二检测仪,待检测油箱为油箱,油箱上部设置有回油口,下部设置有出油口,第一离心筒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第一离心筒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二离心筒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一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检测仪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微压油泵与油箱的回油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松浩马亚龙张培成闫胜乾张志培于东亮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展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